正在阅读:【市委组织部】绿了青山 红了日子

【市委组织部】绿了青山 红了日子

2022-09-06 09:59:51 张译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千年大计。可以看出,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首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深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为祖国山川披绿,为神州大地增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就浓墨重彩的绿色。

  瞧,从万里长江绿为先到沙退水清的九曲黄河,从“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洱海湖畔到“马头看桃花、马尾扫风雪”的秦岭深处,从赤岭童山披绿到余村矿山复绿......一幅青山悠悠、绿水潺潺、晴空朗朗的万里江山图正徐徐展开,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与心系人民福祉的情怀,彰显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和重要地位。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生态文明成果,如何更进一步刮骨疗毒、守正出新,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必答的时代考题。

  逐“绿”而行,扮靓“绿色家园”高颜值。“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无穷遐思,无论是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都蕴藏了尊重生命、尊重万物、尊重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而“斧斤以时入山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等朴实道理更是揭示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再看当下,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而发展壮大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指引着中国创造一场“绿色变革”,自此开启“高颜值”模式。从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到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到污染防治共建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多少令世人惊叹的生态奇迹绽放于此,“绿色家园”不再是纸面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变作身边的生态美景。

  点“绿”成金,迈向“绿色共富”新赛道。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守望“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一变再变。过去,“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生态损伤。如今,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经济”正火红发展,各地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秉持既护生态、又促经济的发展理念,引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态经济潮流,大力推动生态与经济相得益彰,实现厚待青山得“金山”。持之以恒“给生态投钱”,摸索创造以最美生态吸引最优产业、集聚最强人才的共富道路,真正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拿稳拿好生态经济产出的“金鸡”“金蛋”。

  “绿”暖人心,共筑“绿色福祉”中国梦。“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同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脉脉相通。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驰而不息地践行着“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宗旨。而生态常青、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社会现实更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落脚于民生。“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在生态文明蔚然成风时,人人既是“乘凉者”,也是“种树者”。吾辈当培养树立好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传承弘扬“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精神谱系,干好生态文明这项“一辈子的事业”,肩负担当起千千万万辈的生态文明使命,持续擦亮人民幸福的绿色底色。

  四目望去,绿染华夏神州,入目之处,皆是美景笑颜。只愿时光荏苒,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执山水之笔,聚万众之力,绘就绿意永不褪色的美丽中国画卷。

评委点评:

  本期入选的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紧扣绿色这个主题,从生活、生产和生态进行谋篇布局。此文分三个层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要实践及其着力点,条分缕析、条理清楚,既有宏观的描绘,也有具体的主张,真正着眼于事、落脚于人,可谓站位高而又落点实,是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佳作。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陆向东监制:张佳玮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