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最早的台风记录出现在温州 你知道老温州的“风痴”说的是什么吗?

中国最早的台风记录出现在温州 你知道老温州的“风痴”说的是什么吗?

学习强国 2022-09-18 10:51:08

  每年夏秋时节,台风总会成为温州人生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东海之滨的温州,自古以来就深受台风灾害的影响,甚至创下多个全国之最:

  晋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影响温州的一次台风,被气象学界认定为我国关于台风最早的记录。地方志书记载当时温州遭遇“飓风、暴雨、海溢,四县人多死者”。

  1947年,温籍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海坛山海神庙戏台下发现、拼合北宋元丰三年(1080)海神庙残碑,碑中提到的“海动”“风痴”“风报”等术语,或是目前最早关于台风灾害气候的专业性描述。

  北宋元丰三年海神庙残碑及拓片。

  最迟在北宋时期,温州人已经称呼台风为“风痴”。有学者研究认为,溯源台风一词的来历,最早与温州方言中的“风痴”有关。

  晋代:最早的台风记录

  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沿海地区民众对台风家喻户晓。不过,“台风”一词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被国人广泛使用。在此之前,古籍中曾将其称为飓风、旧风、黑风等。

  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南越志》第一次提到“飓风”:“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后人统计,唐诗中共有16首提到飓风,如唐代诗人韩愈在广州清远遭遇台风,写下“峡山遇飓风,雷电助撞捽”的诗句。

  中国早在公元4世纪末就开始有台风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台风活动的国家。而这次记录的内容,就是晋太元十七年影响温州的一次台风。其中提到的四县即永宁、安固、横阳、乐成。

 

  明弘治《温州府志》中关于晋太元十七年台风的记载

  温州濒临东海,几千年来,温州人既享受着“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的丰乐太平,也时常面临海洋带来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台风及由此引起的暴雨、海溢最为严重。据地方学者研究,自唐代至清代,温州发生死亡千人以上的大水灾多达11次。

  这些大水灾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都发生在农历六月至九月的台风季节;二是成灾的原因都是台风、暴雨、大潮三碰头;三是损失严重。

  大罗山船形摩崖石刻

  对温州影响最大的一次台风,发生在800多年前的南宋乾道二年(1166)八月。因正值天文大潮,风暴潮三碰头引发严重海啸灾难,永嘉、瑞安、平阳、乐清等地均受灾严重。据《宋史》记载,此次台风中,温州沿海仅仅因翻船而溺死的人数便达二万余人,民间至今尚有“乾道二年发大水,水漫温州城门柱”“乾道二年水满炎亭坳,江南只留十八家”之语。

  灾后温州出现严重人口危机,由此引发史上规模最大的福建民众迁入温州移民潮。不少温州人的祖先就是此时从福建来温繁衍生息的。至今大罗山山坡石壁上仍有“乾道二年水满到此”的船形摩崖题刻。

  面对台风,温州历来就有抗台的传统。晋代周凯就被认为是温州最早的抗台英雄。明宋濂《横山周公庙碑》记载,永康(300—301)年间,横阳(今平阳、苍南一带)人周凯带领百姓治水。一次台风来袭,江水暴涨,周凯挺身而出奋起抗击,最终英勇殉难。为纪念他“平治水土”的功绩,人们将其故里改名“平水”,并建祠纪念。唐代,周凯被朝廷敕封为“平水王”;明太祖朱元璋就“横山仁济庙”诏礼部定议周凯为“横山周公”,并指令温州地方官府每年二月初一祭祀。

  北宋:最早关于台风的专业描述

  现存于温州博物馆的北宋元丰三年海神庙残碑中,提到“海动”“风报”等术语。专家认为极可能是目前最早关于台风灾害气候的专业性描述。

  夏鼐是我国当代考古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47年返乡期间,夏鼐在海坛山海神庙戏台下发现并拼合了这块残断石碑。

  经考证发现,因温州相继发生飓风、水灾,时任温州太守石牧之、通判赵?于当年八月到海神庙祷神祈佑,并刻碑记之。

  碑文提到因经常受到台风灾害影响,温州人熟练掌握观察气象的方法:“温人自夏徂秋,常观云以候风。苟或日间,其云气或黑或赤,低重凝澄,密而不散,则居民、海贾咸以为忧。”

  温州人还对台风来临前的表现“海动”“风报”及“风痴”与“飓风”的说法进行经验总结:

  海动:方未风时,蒸溽特甚,而波涛山涌,若有物驱之,此邦谓之“海动”。

  风报:其始发于东北,微者一昼夜,甚者三数日;已而复有西南之风,随其一昼夜或三数日以报之,此邦谓之“风报”。

  风痴:暴风大起,其色如烟,其声如潮,振动天地,拔木飘瓦,惊畏者不敢屋居以惧覆压。风稍息则雨大倾,雨稍霁则风复作,一日之间,或晴或雨者无虑百数,此邦谓之“风痴”。

  风痴与飓风:其风之来,狂暴而喧豗不止,故谓之“痴”,二广则谓之“飓”。

  明朝内阁首辅朱国祯撰写的《涌幢小品》中,引用了海神庙碑中的“风痴”由来这句话,可见此碑影响力之大。

  从“风痴”到台风

  从北宋海神庙碑可见,当时温州人已经用“风痴”来指代台风、风暴。

  南京静海寺内明成祖朱棣为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时所立石碑。

  宋元两代,“风痴”“痴风”被华南、华东航海者普遍使用,见诸文献记载。如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徐兢奉命出使高丽,回国后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写道:“恶三种险:曰痴风,曰黑风,曰海动。”

  1716年的清《康熙字典》解释“飓风”词条时,引用南朝《南越志》的飓风说法外,还在后面特别加了一句说明:“永嘉(今温州)人谓之风痴”。

  在古代官方语言中,飓风的说法长期占主导地位,直到在20世纪初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台风”逐渐代替“飓风”。台风在史料中出现较晚,从明朝开始文献资料中有“颱”和“颱風”。多位学者考证认为,台风在广东、福建、台湾三省的闽语叫风颱,在温州、台州、象山都说风痴。闽语风台与吴语风痴同出一源,但是风痴出现时间早于风台、地区也比风台广,因此闽语风台来自吴语风痴。

  至今温州民间仍有许多人称发台风为“做风痴”,将台风天里忽晴忽雨的天气称为“汏浪”。在琦君、林斤澜等温籍散文家的笔下,都曾提到“风痴”。如林斤澜在《瓯海感想—石头》一文中写道:

  台风登陆时候,电台报纸惊呼风暴,狂风暴雨,全国的形容,离不开狂与暴。只有温州本地的传统叫作“风痴”;风“痴”了,“癫”了,“武”或“舞”起来了。当然,情“痴”也是这个“痴”,这个“痴”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另一种感情,对天地的又一种感应。观音千面,皇天三宝,阴阳二极,七情六欲,千奇百怪都属自然。我们都是自然之子,也同是自然本身。

  温州谚语中常常见到风痴的说法,如“风痴,六月怕尽(指月底),七月怕半(指月中),八月怕初”,意谓农历这三个时节台风最多,商贩舟船视为畏途。又如“风痴小,回南大”,意即风痴虽甚癫狂,相比登陆时的回南还逊一筹,比喻后发制人,或不虚心接受别人批评。还有“求雨求个大风痴,求男求个败家子”(比喻事与愿违)等。

  清人郭钟岳竹枝词云:“劝郎莫贩茶和丝,劝郎航海且迟迟。天边云色卜风信,黑云起处避风痴。”

  因为没有天气预报,民间还用风痴草测定台风。如据万历《温州府志》:“风痴草,俗传其叶一折,风痴一次,二三折如之,士人恒占焉。占风信者视其折痕之大小而定。”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在温州期间,曾绘就《瓯中物产图》,其中就有风痴草。他还写下《风痴三首》,其中有:“东瓯夏秋多风痴,土嚢盛怒不可挫。三日西方见飓母,炼风既出声势大。奔驰一气无何有,旋转九天如此作。撩人下攫台笠掷,入门倒握承尘播”之句。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