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世界矾都 非“矾”转型
浙闽交界、东海之滨,以矾得名、因矿而兴的苍南县矾山镇,有着600多年的采矿历史,明矾储量达2.4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0%、世界的60%。
这座举世闻名的“世界矾都”,曾是温州工业发展的核心,造福一方百姓。当采矿炼矾业褪去历史光芒,矾山人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通过积极转型,走出了一条非“矾”共富路。
今年是矾山申遗十周年。如今的矾山镇,正锚定“打造国际工业遗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奋勇前进。矾山镇党委书记林开新说,矾山镇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文旅融合转型发展战略,全力开启建设浙南闽北文旅强镇幸福矾山新征程。
矿山井巷带动共同富裕
矾矿是矾山人的骄傲。上世纪七十年代,矾山镇工业生产总值一度占到温州全市的38%。
然而,这也是矾山工业生产的最顶峰。此后,由于明矾逐渐被硫酸铝取代,销售量骤减,加上矾矿提炼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大,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另外,由于生产方式粗放,炼矾所产生的矾浆、矾烟和矾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河水被污染,山体植被变得稀疏。上世纪九十年代,矾矿开始出现亏损,矿工与家属集聚的福德湾村也不见了人气,矾山的采矿业步入萧条。直至2017年,矾山镇炼矾工业正式停止采矿生产。
矾山人只得另谋出路。不少掌握了精湛矿山井巷技艺的矿业从业者选择去往全国各地从事矿业开发,开创了矿山井巷业的“矾山现象”,也为矾山赢得了“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的美誉。时至今日,矾山全镇年均有2万余人劳务输出大军在全国各地承揽冶金、人防、交通等地面和地下工程,承包了全国近七成的有色金属开采。
近年来,矾山镇紧抓“矿”这一传统优势,出台矿山井巷建筑业回乡纳税优惠政策,成功动员温州东大等5家企业总部回归。更难能可贵的是,矿山井巷业具有明显的共富特征,往往是“一带多”,即一个人带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致富。同时,矾山乡贤深度参与新矾山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15~2022年,企业家乡贤累计捐款捐资达2亿元,回乡纳税近8亿元。
开发工矿旅游特色资源
实际上,利用矾矿这一独特资源,矾山镇谋求旅游开发,早已不是新鲜事。从2013年开始,矾山就活用镇内5大类、100多处矿业遗址,累计投入近2亿元,开展福德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工程、三车间矿山环境整治工程,修缮保护了大量的炼矾高炉、苏式办公楼等最具特色和开发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
得益于这些工业遗产和创新举措,矾山矾矿先后获得了“国家工业遗产”“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今年,温州矾矿工业旅游区登上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拿下第五张国字号名片。该旅游区拥有温州矾矿博物馆、矾都奇石馆、矾都矿石馆和矾都机械馆等。
作为典型的矿山集镇,矾山镇特殊的“镇即矿、矿即镇”融合生态,就是最大的文化遗产。福德湾村入选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还在201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堪称“世界矾矿文化遗产样本区”。
今年,矾山镇更是对外开放了312平硐等核心矿山资源,建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矿旅游环线。这也是目前矾山矾矿唯一以半开放形式开通的对外参观、考察、学习的矿硐旅游体验区。
矾山镇的红色资源也不少。在修缮抗战名将朱程故居的同时,该镇投入1500万元启动朱程事迹馆建设,此外还计划引入一批退役装备打造极具国防教育特色的军事主题公园。
在各项旅游资源的加持下,预计今年矾山镇的全年游客总量有望突破120万人次。
绿色经济催生幸福产业
矾山人重“矾”,但不唯“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印证下的产业转型,让矾山镇对经济发展有了更多思路和期待。矾山镇以环境治理逐渐恢复矾矿地区生态面貌,居住环境得到质的改善,旅游业进入转优阶段。而旅游业态的持续活化,也刺激矾山镇第三产业的迅猛崛起。
酒店、民宿是旅游业的重要配套。由“矾矿五车间”改造而来的开元美途酒店,将昔日废弃建筑变换成为沧桑感与现代艺术时尚感紧密结合的工业旧厂房,是苍南首个工业文化主题酒店,共有45间客房,还配有大型宴会厅、综合型会议室、音乐酒吧、咖啡厅等设施设备。位于福德湾最高处的左舍,依托鹤顶山建于1958年的茶场旧厂房改建而来的“茶通天下”,位于内山村山脚的度湖伴月山舍,都是矾山镇颇具特色的民宿。
今年,矾山镇提出建设“浙南闽北文旅强镇幸福矾山”的口号,引入并发展“婚庆”幸福产业。聚焦全新的婚庆摄影产业链,该镇申报了6200万元的中央专项债资金,启动了幸福街区和浙南闽北最大室内婚纱摄影基地建设,未来还将引入婚庆会展业,并植入化妆、喜糖等相关业态,持续做大“幸福产业”。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矾山镇还积极接轨全国新能源产业布局全景图,活用矿硐空间、高山落差等自然禀赋,与华能等大型央企开展合作。截至目前,矾山镇已谋划近百亿新能源产业落地。今后在矾山镇,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古老“工业遗址”,还能领略现代科技新能源特色产业风采。
幸福网格夯实幸福民生
幸福民生是打造幸福产业的前提。矾山镇认识到,曾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让自身在城镇配套基础设施上欠账较多,急需补齐功课。
为此,矾山镇努力推进有机更新,坚持“工业风、矿山情”理念,投入1.5亿元打造“矾山印象”灯光夜景、矾山溪“滨水栈道”,以及“石浪花海”等休闲旅游地标,进一步改造提升城镇风貌,完成矾文化街区、水尾美丽街区改造提升,有效连接建成区与矿工村、煅烧炉、生产车间、结晶池等矿业遗址。比如引入知名旅台画家王道强,在水尾村美丽街区改造提升中,打造具有矾山识别度的工矿风墙绘,在美化232省道矾山入口的同时,也增添更多吸引年轻游客的潮流元素。
交通,是连接内外、促进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矾山镇优化交通网络,相继建成、提升四好农村公路超70公里,实现村村通大道的目标;与苍南县城的15分钟快速通道矾藻线即将建成通车;苍泰高速矾山段政策处理即将启动;长达5公里的高速城区快速连接线方案基本敲定。
以网格为单位的基层治理体系,让矾山镇兴产业、促民生、谋发展有了坚实的抓手。在强村共富改革方面,矾山镇重组了5片区24个村居,重新划分7个强村共富委。中岙村少数民族共富委在挂牌成立一个月时间内圆满化解矛盾长达两年的隧道爆破房屋受损信访隐患。相关案例获评苍南县“同心共富”首批“十佳案例”。
在幸福网格建设方面,矾山镇划分25个网格,118个微网格,由党员带头组建“1+3+N”网格治理团队,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今年以来,通过网格精细化管理,矾山镇化解环境治理、村民纠纷、安全隐患等事项320余件。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世界矾都 非“矾”转型
作者:朱斌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