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重症医学专家:重症肺炎患者增多 普通人发生“白肺”可能性不大

重症医学专家:重症肺炎患者增多 普通人发生“白肺”可能性不大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2-12-30 09:46:24

图片据视觉中国

在ICU接受治疗的第7天,84岁的陈益(化名)老人病情好转,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在省中医院湖滨院区ICU病区里,像他这样能够从ICU顺利转出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每天约有五六个。

与此同时,网络上“白肺”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70多岁老人感染后没高烧也不咳嗽,双肺却已经白化;12岁男孩发热咳嗽一周不就医,一侧肺部已经成了“白肺”……

有人担心,哪些情况会导致“白肺”?如果因重症肺炎住院,医疗救治力量够不够?12月29日,记者从浙江省中医院了解到,连日来,该院接诊急危重症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当前,重症监护室正处于一个进出的高位平衡状态,收治的新冠感染合并其它基础病的患者日渐增多,不过“白肺”患者仅占其中一小部分。此外,来医院门诊拍CT的新冠患者真正发生“白肺”的概率也并不高。

ICU正处于高位平衡状态

陈益老人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这一次感染,经过了呼吸机支持、俯卧位通气、服用抗病毒抗炎症药物等一系列综合治疗。

在省中医院ICU收治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高龄或者超高龄的老人,平均年龄80多岁,往往都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包括中风、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尿毒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我们这里90岁以上的病人很多,昨天还收了一位105岁的老人。”查房间隙,省中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江荣林教授告诉记者,针对这些患者,一方面要进行呼吸机支持等生命体征维护,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现在病房里就有好多尿毒症患者,要做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用一些抗病毒抗炎症的药物进行治疗,还要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还要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重症患者增加的情况,医院还积极拓展综合ICU床位及可转化ICU床位,同时加强EICU、CCU等专科重症床位设施设备的保障。“我们在湖滨院区和钱塘院区新建了2个重症病区,扩充了98张ICU床位,包括改建综合ICU床位31张,储备可转化ICU床位67张,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重症床位所需设备设施。”省中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蔡利军说。

硬件设施与设备的问题容易解决,但专业人才却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需要提前培训和储备。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调整,在医院决定拓展重症病区前,医务部就已经开展重症专科人才的储备,先后从各临床科室抽调青年骨干105人,并通过国家、省卫健委及医院组织的各级重症应急处置及管理培训,提升重症管理能力。

“重症专科护士与一般护士不同,除了常规的护理能力之外,对危重症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要求更高。”省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姚斌莲明显感受到,随着重症病床的扩容,重症专科护士更为紧缺。

好在今年6月以来,护理部对206名院内危重症专科护士,通过新旧搭档、以老带新等多种组合模式进行培养,保障了危重症患者的有序救治。姚斌莲介绍,根据疫情发展态势,护理部又将近4年来参加过ICU规培的130位护士组建成第二梯队,随时可以进入重症病房开展工作。

普通人发生“白肺”可能性不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白肺焦虑”现象在患者中并不少见,往往表现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不算严重,恢复阶段总担心病毒已经影响了自己的肺部,跑到医院就诊,还要求做ct检查。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更为严重。

实际上,“白肺”是一种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口语化描述”。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正常情况下,肺泡里充满了空气,进行CT或者X线检查时,它的影像表现应该是黑色区域。但如果肺泡里出现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或者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的表现上就出现了白色区域,就是所谓的“白肺”。

“‘白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本有肺部疾病,例如肺纤维化、肺结核等,肺部受到了损伤,我们口语化地叫做‘白肺’;还有一种情况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肺部感染,包括病毒性肺炎等。”江荣林说。

普通人会变成“白肺”吗?江荣林表示,绝大多数阳性患者都是轻型或者普通型的,表现为发热、乏力、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无累及肺部。因而,发展成“白肺”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老年人,慢阻肺、支气管疾病、肺癌、心衰、肾衰的患者,要特别小心,可能会出现危重症,这个时候做肺部CT是必要的。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白肺”呢?在江荣林看来,尽早诊断更多要靠预警。目前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他建议高龄老人出现阳性症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诊断情况,明确是需要居家观察治疗还是住院治疗。“病毒性肺炎造成的‘白肺’一般不会立刻形成,往往两三天之前就会有一些信号预警,大家一定要留意,比如血氧饱和度、心跳、呼吸、脉搏等变化。”

他建议,家里老人身体不好的可以备一个指尖血氧仪,主要关注两个数据——血氧饱和度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3,就要引起重视;脉搏正常是60至100,持续高于100也要引起警惕。

没有血氧仪,应该看什么数据?江荣林表示,可以数一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一般休息状态下,如果超过20次,也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呼吸频次数不清楚,可以通过胸廓活动的频次来数。出现以上变化,就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处理。

他提醒,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感染新冠和发生重症的风险,但是65岁以上老人、养老机构居住人员、未接种疫苗人员、患有慢性疾病、各种形式的免疫抑制人群等,重症风险更高,需要特别关注。此外,过于肥胖的人群,即便是中青年,感染新冠后也要提高警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黄晓春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