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未来三年,温州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权威解读这份《实施方案》

未来三年,温州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权威解读这份《实施方案》

温州网 2023-04-23 08:15:00
不断拓宽学生的成才路,让他们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成功有榜样,享受更出彩的人生。

温职院数智实训大楼。

2023年市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温州网讯 今年3月,我市发布《温州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方案》),高规格出台二十条高含金量措施,吹响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冲锋号。

  在4月21日市教育局召开的“温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从《方案》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特色亮点等全方位解读,重点聚焦职业教育全链条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谋划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建设“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培养地方生力军。

  不仅如此,在职业教育愈发受关注和重视的当下,我市职业教育将目光落在每一个人身上,以“人人出彩”为目标,通过纵向贯通、职普融通、育训结合等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成才路,让他们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成功有榜样,享受更出彩的人生。

  聚焦“目标”

  锻造5000名“双师型”教师

  全市职业学校办学全面达标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产业、促进就业,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方案》明确了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定位。

  《方案》提出,利用三年时间,高品质锻造5000名“双师型”教师,高标准完成20万名在校生、90万人次社会人员培养培训任务,力争高职院校毕业生留温率达60%以上。到2025年,全市45所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赋能温州经济发展,《方案》强调,我市将重点争创五项“国字号”品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东西南北中”分布式办学模式成为全国典范;政校行企协同共建的“一县一产业学院”成为全国特色;“中高职一体化”创新模式成为全国样板;“数字职教”成为全国金名片;力争创成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

  聚焦“路径”

  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

  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

  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方案》提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将中职、高职、本科的升学成才通道打通,我市将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开展“3+4”人才培养,争取“3+2+2”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省级试点。到2025年,计划建成“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共同体30个以上,全市5所高职院校“中高职一体化”本地招生比例均达40%以上。

  同时,推动普职教育横向融通,试点两种类型教育学校间学生互转、课程互通、学分互认等制度,在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计划每年组织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300场以上。

  在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上,《方案》明确,我市将加大力度裁撤“老旧”“重复”专业,推动专业建设紧密匹配产业需求,使开设的专业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此,我市积极探索专业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对紧缺专业领军型人才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等考核方式,同时可按不超过专业教师总数30%的比例聘任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在提升教师技能水平上,温州加快实施“千企万岗”计划,遴选骨干教师分批次、成建制出国研修访学,多措并举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聚焦“创新”

  政校行企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实践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与企业的深度参与,才能让学生练就真本事、硬功夫。《方案》鼓励政校行企共建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我市将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认定办法”,重磅推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对通过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当地财政将一次性给予5万元、20万元、50万元补助。

  政校行企四位一体、中高职一体的“一县一产业学院”建设同步推进,支持学校和行业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同时支持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建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到2025年,“一县一产业学院”成为全国特色,完成200个以上“订单班”,新建15个以上市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扎根本土特色,利用温州“侨乡”优势,我市将深化共建“姊妹校”等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包括中-意、中-德职业教育园建设,推进巴西、智利、南非等“丝路学院”项目等,同时支持开展中职国际“3+2”“3+4”和高职国际“专升本”“专升硕”试点。到2025年,力争每年培养100名左右国际职业硕本专科生,建成“丝路学院”5个以上,中-意职业教育园成为省职业教育新标杆。

  温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未来规划

  一、从“达标、培优、高地”三个层面推进中职学校建设。加快全市45所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升级,深化国家“双高计划”和省“双高”学校及专业的建设。

  二、抓好中职“双师型教师、班主任、校长”三支队伍建设。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扎实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十大行动任务。建设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支持扩面提质、迭代升级教师技能大赛,“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以上。成立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

  三、不断完善“升学、就业、创业”多元成才路径。积极推动市内外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中职学校加强3+2、3+4贯通培养,支持学生出国留学,鼓励学生回温就业创业。挖掘树立一批技能人才创业创新的典型,升级拓展“能工巧匠进校园”职业启蒙活动,推进职教学子学历、能力“双提升”。真正让“学在职校、前途广阔”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温州职业教育发展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摘要

  4月21日,市教育局召开“温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温州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产教融合、多元化成才路径等方面答记者问。

  温州职业教育发展新变化

  问:温州作为职教高地国家试点,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有五个变化最为明显:一是政策供给越来越好。我市高规格出台“活力温台”建设实施方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创新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认定办法,为温州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学校专业布局越来越优,围绕环大罗山科创走廊,重点打造市区职教圈、以乐清为核心的北部职教圈、以瑞安为核心的南部职教圈,形成“市区一体、南北两翼”发展格局。

  三是教育质量越来越高,全面加强学生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让中职学生升学有优势、就业有能力、发展有通道。

  四是办学路径越来越宽,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体制有了新的突破,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学校与企业的空间距离不断拉近,人才培养更精准、更有保障。

  五是职教吸引力越来越大。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推进职普毕业生同等待遇,厚植职业教育发展“土壤”,形成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生态环境,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知名度与美誉度。

  多措并举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问:温州目前正在打造技能型社会,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让我市技能人才吃香,请问人社部门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政策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

  答:近年来,我市围绕节能型社会建设,促进技能人才成长,实施“百万人才聚温州”和“新时代瓯越工匠培育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1.2万人。

  在技能人才平台建设上,我市推进技工教育提质增量和温州技师学院扩容工程,现有技工院校7所,技工类在校生规模近8000人。同时依托院校和企业建有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8家,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79个。

  同时我市不断完善构建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全市现有1人获中华技能大奖、7人获技能类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18人获全国技术能手和“钱江技能大奖”等。

  今年,温州被列为全省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构建技能型社会的试点城市。市人社局将着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技术工人增技增收改革,同步改革技能人才评价工程,塑造产业工匠品牌,开展技能竞赛人才选拔,优化职业培训,紧贴紧缺人才和地方品牌建设,加强补贴服务产业力度。

  专业布局与产业规划深度融合

  问: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请问工贸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有什么特色和经验?

  答:学校将专业群布局与温州产业规划相结合,实现与“5+5+N”产业精准对接。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诊断改进机制,持续更新专业设置,近年来,新增了新能源汽车等专业。

  与此同时,学校立足我市中小微企业众多的现状,构建依托行业协会的产教融合机制,打造校行企利益共同体,与有关单位共同牵头发起成立温州市网络经济促进会、温州市知识产权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依托行业协会,与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实践平台,政校行企共同参与产业学院治理,形成多方同向同行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此外,学校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多元协同推进“双创”教育,政校行企共建“学校+园区+城市”融合体,荣获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品牌。共建共享“双创”教育资源体系,形成“研训创融通”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协同发展。

  开拓多元化学生成才路径

  问: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制度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省中职高水平学校,瓯海职专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成才路径?

  答:随着中职教育定位的明确,学生升学的需求不断提升,学校拓宽多元化的成长渠道,形成了中本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单独考试等全方位的升学形式。近年来,学生升学的通道不断拓宽,个别优秀毕业生还考入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流本科高校。

  除升学有通道外,学校还对接本地产业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与地方产业高度匹配的四大专业集群,且通过深化“校中厂、校中室、校中院、厂中校”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注重技能提升的同时,学校通过“数智”赋能中心、服装产业学院、E网直播等“双创”平台,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两年来,学校师生共同研发了100多项专利,如建成全国眼镜行业首个“黑灯工厂”,为瓯海眼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助力打造技工教育“新高地”

  问:我们关注到市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温州技师学院力争创成全国优质技工院校,请问在这方面学校有什么打算?

  答:学校将探索实践“1+N”市域联合办学模式,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温州“5+5+N”核心产业,迭代升级传统产业专业群,及时发展数字催生新兴专业,全面建立起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集“专项技能培训、综合能力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温州模式”。

  同时学校将多渠道探索技工教育“与区域产业共生、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发展路径,突出产教融合、工学一体,进一步拓展“政、校、园、企”合作空间,打造具有温州区域特色的“厂中校、校中厂”协同育人模式新样板。

  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为载体,学校进一步构建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同时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推进世赛集训基地落户温州,全方位服务温州“塑造技能温州新生态”十大攻坚行动。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未来三年,温州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权威解读这份《实施方案》

  记者 金叶 通讯员 陈华明 吴含荃 钱正明 夏雯雯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