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火了!编剧中有位温州人
《漫长的季节》虽已完结,却依然“后劲”十足。有人说,它有一种惨淡的诗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还有人说,漫长的季节讲述的是大厦崩塌的生活,大家在真相中学会了与过去和解,告诉自己“别回头”。
这部剧起源于悬疑,却落脚于生活,无论是对东北转型创伤的聚焦,抑或是对三老命运走向的独特刻画,都抚慰了时代的伤口,给观众心中留下印痕。
剧集完播后,很多人嫌不过瘾,去找来了原创剧本改编的小说《凛冬之刃》,却惊讶地发现,小说与电视剧风格完全不同,制作团队将那个凛冽寒冷的土地,变成一个金灿灿的东北。
谁改的?!编剧一栏显示:潘依然,陈骥。
这样的组合并不陌生,两年前《隐秘的角落》的剧本,也是他们和同事合作改编。辛爽再次选择了老搭档。
开工之初,潘依然和同事对如何修改这件事也有些“头秃”:“因为原故事中的沈墨实际是很厉害的,已经从精神武装到了肉体,我读完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沈墨都那么厉害了,为什么不直接在18年前就把大爷杀死?后来我想到一个答案,沈墨可能不是一个从精神到肉体武装到位的人,她在行凶之前有很多艰难,她或许不敢复仇,甚至不敢面对大爷大娘。根据这个定位,团队后续调整了人物。”
最终,经过制作团队的努力与碰撞,一个与《隐秘的角落》气质截然不同的故事被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如今,距离大结局已有半月,潘依然也渐渐从故事中“抽离”出来。
她说,《漫长的季节》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它用文学性的表达,传递出一种浓郁的情感,给观众带来持续性的冲击。
这样的冲击来自哪里?《漫长的季节》“封神”背后,又经历了哪些曲折?
近日,记者专访了潘依然,让我们和她一起,重回《漫长的季节》,寻找答案。(注: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1.细节】
《漫长的季节》最突出的特征,是东北味浓厚。剧集上线不久,就有网友就说,《漫长的季节》中的东北一改往日的肃杀与萧条,开始变得温暖、明媚。
潘依然将这种塑造归功于导演辛爽和文学策划班宇,“我和搭档陈骥都不是东北的,我们对东北的感受,基本都来源于纪录片、小说等二手资料。不过好在导演和班老师是东北的,他们给这个剧集增补了很多细节,例如,李巧云办理退休的时候保健本少一个章,这件事是班老师贡献的,虽然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场戏会放在哪里,但是这段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就会记下来,把它放进合适的地方。”
类似于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说,剧中王响进王阳屋中搜到的诗集,其实是一个东北诗人的,“坊间有很多关于这位诗人的传说”,诗人符合王阳这个人物的设定,而这本诗集多少也暗示了王阳的命运走向,“我们会把这样的东西藏在故事里,等待观众去发现。”潘依然说。
虽然这些线索比较隐蔽,并不影响故事,潘依然觉得,这样的信息就像是他们埋在剧中的一个小彩蛋、小礼物,如果有观众特别喜欢这个剧,二刷、三刷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小礼物。
台词传递的内容同样丰富,潘依然记得,剧中有一场龚彪和黄丽茹看电影的戏,那场戏里,龚彪要追求黄丽茹,所以需要吹嘘自己的长板,黄丽茹则更关注现实的问题,于是就会提到分房没分房、喜欢什么类型等话题。
“这些东西我们虽然都写到了,但导演会在上面继续加工,后续拍摄的时候演员还会在这个基础之间继续做功。”
正因为现场的这种碰撞,最终才会有那段问弗洛伊德分没分房的精彩对白,潘依然说,“剧中还有很多非常地道的、充满喜剧元素的东北话,都是这么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业内会有观点称,剧本就是改出来的,“剧本实际是一个类似工作指南的东西,用剧本去会激发团队和演员,激发出好的东西就做融合调整。所以很少遇到完全按照剧本拍的戏,人生都充满变数,剧本也是。”潘依然表示。
不过,改剧本的过程非常痛苦,熬大夜、没思路是常有的事,“不害怕修改,只是害怕盲目的修改,另外影视剧是一个团体合作,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譬如剧本没有改完,但是演员档期定了,那就需要赶进度,但是一天就二十四小时,工作状态是起伏的,接近开机就越焦虑,即使最后能交出一版东西,也会觉得有些遗憾。”
【2.命运】
为了让剧集更吸引人,呈现出最贴切的东西,《漫长的季节》的制作团队不得不做些取舍,压缩原版剧本中残酷青春的情节,扩充了三老追凶的故事线,“因为在悬疑类型里,老年人追凶角度更新鲜。”潘依然回忆。
要把这条线变得清晰,需要更清晰的剖析人物,就会涉及案件的破解方法和三老的结局,最后呈现出的清晰的结局,这些都是主创团队通过一步一步的探索,逐渐达成共识的。
“例如王阳的死因,最初就决定非他杀,虽然结局的场面是并不清晰,而非他杀的定位,能聚拢后续的想法和思路。”潘依然说。
在潘依然看来,《漫长的季节》中最难确定的,就是王阳的死因,“在最初的版本中,王阳是被沈默推进河里的,当时大家就觉得不太对,因为在剧本改编的过程中,我们相信沈默和王阳之间有感情,所以结局就有了第二个方案,王阳希望沈默留下来,他自愿承担沈默杀人的一切后果,所以他用了之前求爱的方式,就是跳河,希望沈默能回心转意。”
第二个结局最终还是被否决了,潘依然和团队还是想要一个更准确的结局,“王阳的死是王响的一个心结,折磨了王响18年,我们希望这个答案,能让这位老人彻底松一口气,重新找到自己跟这个世界和命运相处的方式。在这个思路里,王阳因为救人而死,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他在王响心中还是那个勇敢的、不会让人失望的儿子,这会支持王响继续走下去。”
《漫长的季节》杀青庆功宴上的蛋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仅仅是王响的故事,其他角色的命运走向让观众揪心,比如说龚彪,有网友看完剧后感叹,龚彪善良真诚有知识有情义,却死在中了彩票的那一瞬间,“生活难测,各有艰辛”。
为何这样安排龚彪的死亡?
潘依然说,“整个故事是关于命运和时间的,那命运的走向是从来不会跟我们商量的。龚彪是故事里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和王响、马德胜组成了整个故事的表达,而整个故事的主题也需要在他身上体现。但是龚彪之所以值得被描述,因为他身上有一种站着迎接命运,人倒势不倒的态度,这挺了不起的。所以当出租车起飞,龚彪的生命走向尽头,他也是笑的,是一种浪漫的释怀。”
这种浪漫的释怀,来自个体对命运的抗争与顺应,在潘依然看来,龚彪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哪怕面临必输的结局,他也能够和命运面对面地对抗,“龚彪这辈子一直在潜心研究彩票,在死亡那一刻突然就中了,你无法定义他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但这种情感非常有力量”。
顺着情感,故事就这样流淌了出来,像龚彪、马德胜一样,剧集的结尾,每个角色最终找到了落点,至于这部剧到底悬不悬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悬疑本身就不是这部剧的重点,就连马德胜,他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为了破案,我们想要用三位老人从纠结到释怀的人生经历,抚慰时代的创伤,向观众传递更多东西。”
【3.阅历】
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悬疑剧,因为《隐秘的角落》与《漫长的季节》同为辛爽导演作品,难免有人会将二者进行比较。有人觉得,《漫长的季节》没有《隐秘的角落》好看,因为谜面太过简单;也有人说,《漫长的季节》可以直接“封神”,它的韵味,只有对人生有想法、有体验的人能够体会得到。
某种程度上来说,《隐秘的角落》和《漫长的季节》是气质完全不同的两部作品。
在潘依然眼里,《隐秘的角落》像一个朝气蓬勃性格锐利的少年,上来就是杀人犯行凶,给了观众强烈的刺激;《漫长的季节》则像一个内敛的中年人,会把激烈的东西藏在心里,需要相处才能认识他。
“在它身上,你很难看到猎奇的冲击,但你也会看到一些少见的东西,比如说老年人破案、东北马大帅式的喜感,拨开这些表象,层层深入,里面还有更深的情感和时代的记忆,某种程度上讲,它代表着人一生中更为成熟的阶段,如果观众接受了故事中发生的一切,就会感受到里头强烈的情感。”潘依然说。
在叙事结构上,《漫长的季节》也呈现了比《隐秘的角落》更为文学化的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潘依然说自己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去呈现,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多收获和启发。
“之前我在创作的时候,会陷进某种惯性思维,追求情节紧张,担心节奏慢,就像职业病一样,《漫长的季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文学性的东西也可以在影视剧中做出魅力的,能和观众产生共鸣。”潘依然说,经过《漫长的季节》,自己重新定位了闲笔,当“闲笔”能与主线形成呼应感,那么“闲笔”就不是多余的,对她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收获。
【4.编剧之路】
潘依然是温州人,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
2019年《隐秘的角落》刚开始筹备时,她就作为第一编剧,加入了制作团队。彼时,潘依然并没有预料到的剧集的爆火,也因为害怕拖进度婉拒了制片人卢静。幸运的是,潘依然并没有因此与《隐秘的角落》擦肩而过,看过她写的一集剧本后,制作团队决定重新搭了班子,由潘依然负责剧本的整体结构与人物,剧中那些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家庭戏在此后渐渐成型。
因为《隐秘的角落》,潘依然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也顺其自然地加入了《漫长的季节》制作团队。虽然在职业上小有成就,潘依然的编剧之路却不像许多观众想象的那样“名正言顺”,因为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班生”——入行前的潘依然,心中虽然有一个“影视梦”,却没有将它付诸实践,“高中的时候我是个电影爱好者,喜欢买电影相关的杂志,高三的时候也想去艺考,但是家人反对,自己也放弃了。”
按照家人的规划,潘依然考上了温州医科大学,学了医学,然后按部就班地读书、毕业,找到了一份还不错工作,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当时对影视还是念念不忘,就想着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高考一次,反正我现在上班了,也开始挣钱了,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失业半年到一年,要是结果不理想,我就把这件事放下。”潘依然说。
在陌生领域走出一条新路的难度可想而知,无论是潘依然还是她的家人,都觉得拍影视剧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所幸,命运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第二次高考,潘依然顺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重新念了一遍本科,之后又读了研究生,离心心念念的影视行业越来越近。
不过,现实中的影视行业和潘依然脑海中的想象之间,存在很大区别,“虽然好像每天都接触电视和电影,但其实对影视行业的分工是非常模糊的,进入学校后对不同工种才熟悉起来。”
潘依然回忆,参加工作后,当自己真的见了一些导演,才知道导演真的是个高强度工种,要协调各个部门、把控非常多事,不太符合她喜欢和自己相处的个性。
因此,潘依然就开始尝试一些案头工作,成功在2017年前后成为了一名编剧,接连参与了《疯狂的外星人》、《悬崖之上》、《古董局中局》、《隐秘的角落》、《回来的女儿》、《漫长的季节》等电影和剧集的编剧工作。
《漫长的季节》开机当天,编剧潘依然(右)和搭档陈骥的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让潘依然越来越多走进了观众的视野,也有人开始好奇,她选择项目的眼光到底从何而来?
“最重要的就是故事,对我来说,故事是素材,也是我挑选项目的前提,如果编剧看完之后,产生一些添砖加瓦或者剪裁故事的想法,就证明他被这个故事刺激到了。”在潘依然看来,类型剧虽然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套路,但那些套路只是组织材料时一个比较初期的方式,最终打动大家的肯定是故事,所以一定要找自己有表达欲的题材来做。
“拿《漫长的季节》来说,里面最戳中我的其实是个体面临人生巨变时的态度,”潘依然说,“人们走出挫折和痛苦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我们仍然要迈出那一步,持续向前,不回头。”
合作方也是潘依然选择剧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她觉得,彼此信任,合作愉快的团队会激发出更多的能量。
同样,好的合作方会给编剧很多滋养,“不同导演的有着不同的长板,像宁浩导演,他很擅长将黑色幽默和本土的文化特征做融合;辛爽导演则擅长在现实主义土壤里注入浪漫主义的想象,都是很有辨识度的特质。”
除了导演,还得提起潘依然的搭档、编剧陈骥,他和潘依然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友,比潘依然小两届。
“2018年,陈骥在公司里有些焦灼,我就问他愿不愿意一起来写剧,后来我们就一起写了《隐秘的角落》,发现大家在审美有重叠,配合也比较默契,因此工作之外也是很好的朋友。”
【5.向往的生活】
虽然做出了一些作品,生活中的潘依然仍旧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很幼稚的人,在她看来,编剧工作最大的乐趣就是增加了生活的多样性,“这种生活会和你原来的生活有些不一样,我参与编剧的剧集播出之后,多少都会收到以前朋友的来电,我们就会借机聊聊现在的生活状况,这大概是这份工作给我最大的馈赠。”
更多的时候,潘依然还是过着一种规律的生活,每天上午背着电脑出门,找个地方开始一天的创作,然后再迎着月色回家。这是她想要的生活,但也不完全是,她说,自己很羡慕《漫长的季节》中马德胜那样的人,乐于迎接变化,并且每一次变化幅度这么大,生活中她很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所有角色里,我最喜欢马德胜,我觉得这个人有很多乐子,也没有包袱,乐于接受改变,说不当警察就不当了,说要跳舞就去跳了,他这一辈子尝试了很多生活方式,一辈子活出了几辈子的质量,生活中这种人非常难得。不像我,体验非常重复,一直在一个框框里打转,时常向生活妥协,也不像他那样敢想敢为,所以很羡慕他。”潘依然说。
和潘依然一样,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从自设枷锁中挣脱,在庞杂的世界中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有关大数据、算法的讨论,大家可能都会有种感觉,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大数据筛选过后推荐给你的,有的时候我会思考,我们是不是正在被算法控制,走向异化?我有冲动用故事去探讨这个话题。”潘依然说,她还在等待一些故事元素,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剧本或者一部影视剧,呈现在观众面前。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漫长的季节》火了!编剧中有位温州人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