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 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强烈信号
近期,浙江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澄清活动。省纪委监委示范引领,率先对7名省管干部的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日前,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浙江再一次亮明了激发党员干部勤廉并重的鲜明导向,并把实施澄清正名工作纳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
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组织要为担当干部撑腰鼓劲,不能让干部辛苦更“心苦”。早在2019年,浙江就率先制定出台开展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工作有关规定。近年来,浙江更是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不断营造为干部撑腰鼓劲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声势。
乐清市城南街道纪工委为相关人员开展澄清正名。通讯员 林渤程 摄
不让担当者寒心
自下而上开展探索实践
今年5月,根据省纪委监委开展集中澄清月活动统一部署,杭州市纪委监委组织为一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进行集中澄清工作,来自余杭区某镇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某是被澄清对象之一。
据了解,张某某因带领村班子厘清该村砖瓦厂的历史“糊涂账”,触动了相关利益,因而被诬告陷害。这次集中澄清,让张某某卸下了“包袱”,感到了温暖。近期,因在工作中担当作为,张某某被推荐为市级担当作为好支书。
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干部,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一小部分人,也更容易遭到误解甚至错告诬告。错告诬告就像沉重枷锁,在挫伤基层干部工作热情的同时,也会对基层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浙江更需要一批担当作为的干部冲锋陷阵。在此背景下,开展澄清正名显得尤为重要。”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为了不让冲在一线担当作为的干部“寒心”,浙江各地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各级党委、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大胆探索,步步为营,深入实践,紧盯基层工作的痛点难点,与时俱进制定具有实操意义的制度规范,努力不让干部流汗又流泪。在开展澄清正名工作的初期,如何确定澄清对象,如何界定予以澄清的失实检举控告范围等,曾是实践过程中困扰较多的问题。对此,浙江各地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解决澄清正名工作定性难、取证难、查处难等难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衢州是浙江将澄清正名工作制度化的先行探索地之一。2018年以来,该地在信访举报件调查中发现:有的举报人因不了解情况而错告,有的举报人因自身利益诉求而“贴牌”反映干部,有的党员干部因在执纪执法岗位坚持原则而受到恶意中伤等。对此,该市积极探索实施“鼓励实名、澄清正名、严查诬名”的“三名”全链条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澄清正名工作实施办法,精准分析研判,严格调查核实。
建德市也是浙江较早探索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实践的地方之一。建德的古城门——澄清门,自古以来就是百姓明辨是非的地方。建德市纪委监委连续多年在此地开展公开澄清正名,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澄清工作遵循原则、适用范围、失实举报认定依据、实施程序、责任追究等操作细则,形成了“古有墙外辨是非,今有门下道澄清”的时代新景。
在各地开展有效探索的基础上,省纪委监委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形成省级层面的制度规范。2019年,省纪委监委研究出台《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澄清保护党员干部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要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或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公开澄清正名。对于工作在一线的“闯将式”“尖兵式”干部,办法明确指出澄清保护应突出激励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政治导向,对于工作在一线、敢抓敢管、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受到不实举报的,应优先予以澄清。
庆元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暖心回访工作。 通讯员 周顺慧 摄
为实干者撑腰
全省联动推动澄清正名规范化制度化
5月的海岛清风习习。由省纪委分管常委带队的省纪委监委一行来到舟山,当面对反映该市某县(市、区)党委“一把手”的失实检举控告进行澄清,并向其本人送达《澄清通知书》。
“省纪委为我澄清,我感激又感慨,此次澄清给了我工作上更加攻坚克难的底气和勇气,我定会坚守纪法在心在行,讲政治守规矩,讲奉献有作为,讲担当重实干。”被澄清对象满怀感激地表态。
据了解,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澄清月活动。省纪委监委全面梳理2022年以来办结的涉及省管干部和省直单位干部(组织)的失实检举控告,率先组织实施为7名省管干部澄清正名。活动期间,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澄清,形成了为担当者担当的强大声势,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如此大规模的集中澄清在浙江已非首次。时光回溯,2019年初春,新春过后天气还有些阴冷,但被集中澄清的10名省管干部心里却很暖。那是省纪委监委首次对省管干部失实检举控告实施集中澄清正名,在问题线索的挑选、核查、鉴定等程序上,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的同志审慎严谨,其中,仅仅是对某一名干部薄薄一页的问题反映所形成的线索澄清材料就有90多页。
推动澄清正名规范化、制度化,浙江省纪委监委一直在努力。在把今年确定为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提升年并开展集中澄清月活动的同时,最近,浙江省纪委监委又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实施办法》。
记者注意到,《实施办法》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作了大胆探索,既扩展了澄清范围、实施主体,又明确了工作流程、强化了成果运用,目的就是持续放大澄清正名的效果。
如今,浙江已逐渐形成了体系化的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制度。仅集中澄清月期间,在省纪委监委强力推动下,全省市、县就形成制度规范13个。
日前桐庐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向两名在规范执法中遭受失实检举控告的民警发放《澄清正名通知书》。 通讯员 徐军勇 摄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闭环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感谢组织的暖心回访,让我真正解开了心中的‘疙瘩’。今后,我将认真履职尽责……”今年5月,松阳县纪委监委对曾受到诬告的该县干部叶某某进行回访,叶某某深情地说。
今年年初,松阳县新兴镇某村村民李某某故意捏造叶某某在担任该村驻村干部时侵占村集体9万元地基款的虚假事实。县纪委监委经调查核实后,对叶某某进行澄清正名,并由县公安局对李某某诬告陷害行为予以处置。此后,该县纪委监委积极开展暖心回访,进一步消除被澄清正名对象心中顾虑。由于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目前,叶某某已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澄清正名不能“一澄了之”。干部受到错告诬告后容易产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负面心理,只有充分做好澄清正名“后半篇文章”,才能真正解开干部心结。《实施办法》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注重了解掌握干部被澄清后的状态,对表现优秀、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大胆使用。
为进一步形成工作闭环,浙江各地围绕澄清工作做好宣传教育、通报曝光和跟踪回访“三篇文章”见行见效。杭州萧山区、宁海县、天台县等地纪委监委探索实施“双回访”制度,即在澄清正名后,根据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及被澄清人意愿,同时对党员干部本人及所在单位进行回访,鼓励当事人主动消除顾虑、善作善为。乐清市纪委监委推出“暖心+”澄清专项行动。嘉兴南湖区、绍兴越城区、遂昌县等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公开报道、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积极引导干部群众依规依纪依法进行信访举报。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双管齐下”。宁波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名义印发《宁波市关于处置检举控告中诬告陷害行为工作办法(试行)》,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公检法等各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信息互通和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台州市纪委监委前移关口,建立诬告陷害预警机制,在初信初访办理过程中就通过定人员身份、定行为性质、定主观意图,分析信访举报的背景成因、动机理由。
“澄清正名工作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指示的政治任务,也是落实省委激励担当、勤廉并重的重要抓手,要常态化抓细抓实抓好,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有安家费补贴、考公优先录取!温州计划招募30人,7月5日起报名
社会07-05
-
漫步道堆放杂物成私人“仓库”? 附近商户这样说
社会07-05
-
在小小的“浴缸”里面游啊游 无边际泳池让你游不到“头”
社会07-05
-
《朔门潮》试演的背后——浅述周启运的人物脉络
社会07-05
-
连日来温州各地持续高温天气 温州消防发布今夏首个火灾预警
社会07-05
-
骑电瓶车遇车祸他头撞裂了 提醒:一定要做好“一盔一带”
社会07-05
-
热浪滚滚!气象部门发布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社会07-05
-
会展路360多米没有人行道,行人“无路可走”?
社会07-05
-
谨以此文为元代温州“带盐”!
社会07-05
-
温州脚步,世界节奏
社会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