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把污水厂屋顶变成体育公园 央视报道温州这一创新做法

把污水厂屋顶变成体育公园 央视报道温州这一创新做法

温州网 2023-09-25 09:04:00

  温州网讯 污水厂屋顶,建起滑雪场、足球场、篮球馆,成为城市“网红打卡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近日播出《做好闲置房产“盘活”文章》,重点关注温州盘活闲置低效资产、用闲置土地引来“金凤凰”的创新模式。栏目还对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城发集团等单位的配合联动下,探索分层供地,实现地上、地表和地下不同竖向空间的多维立体开发利用的相关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

  据悉,低效土地资源盘活体制创新改革此前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的《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针对闲置土地利用难题,温州通过创新机制盘活各类闲置资源、低效资产,唤醒“沉睡”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释放产业发展新空间。近日,我市再次成功获批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全国共43个。

  污水厂屋顶建起了体育公园

  污水厂垃圾场等基础设施,是维持一座城市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们大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对当地环境土地价值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而在温州瓯江新城滨海商务区桃花岛片区,污水厂90亩的屋顶上,却设立了包括户外足球场、室内篮球馆、滑雪场等在内的众多体育场馆,成为城市的“网红打卡点”。而在此前,该区域集聚了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周围还有高压铁塔。

  为提升区域建设品质,完善生活设施配套,在市政府支持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针对片区已建污水处理厂上方屋顶空间,编制了一个以康养体育、户外生活为主题的规划,采取了土地空间分层利用(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理念,即以污水处理厂屋顶为起始高度,采用上下分层供地模式,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并将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与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及绿地相结合,削减“邻避”设施负面影响,从而“变废为宝”,提升了土地整体价值。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处处长李龙杰告诉记者,平面的供地模式变成了分层的供地模式,可以分别设立使用权,并供给不同的业主,相当于一次许可变成多次许可,滚动开发、立体设权,让90亩屋顶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如今,总投资3亿多元修建的室内滑雪场、篮球馆、户外足球场已经运行3年,成为市民们喜爱的打卡地。

  创新构建资源保障温州模式

  把体育公园建在污水处理厂的屋顶上,背后是温州探索城市土地空间立体分层开发的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盘活了城市低效用地,提升了景观功能和品质,更是创造了城市发展的新效益。

  近年来,我市坚持“向存量要资源、向立体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有效推动城市能力提升和品质蜕变,创新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资源保障的温州模式。

  聚焦存量换增量。通过旧村城中村、旧市场、旧厂房工业改造,我市腾出大量建设用地空间,补足城市各类公建设施短板。近年来,全市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占总供地量的40%,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明显提高。

  聚焦立体换平面。通过“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土地分层供应确权、规划审批管理创新”等政策措施,温州全面大力释放城市上下、立体空间潜能。近年来,温州城市不断向上向下生长,主城区开发地下空间单体项目超过270万平方米,超100米以上高层项目59个。

  聚焦资金技术换效益。通过“产业置换、零地技改、腾笼换鸟”等措施,产业类型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近年来,我市建设用地产出效率不断提升,单位GDP建设用地耗地量较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前下降26.3%。

  据统计,今年温州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3万亩,接下来还将加大力度,推进约1000亩的低效用地再开发,继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把污水厂屋顶变成体育公园 央视报道温州这一创新做法

  记者 何群芳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