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南戏为桥,串联温州长沙文化纽带

南戏为桥,串联温州长沙文化纽带

温州网 2023-11-11 09:47:32

  董苗先生展示父亲使用多年的钢笔

  温州网讯 温州是南戏故里,作为一座千年商港,钟灵毓秀的瓯越水乡,孕育了中国戏曲的摇篮。沿着蜿蜒的水路,从瓯江到湘江,流光溢彩的剧场、行舟如织的河道、动人心弦的戏曲,一汪江水徜徉出长沙和温州两座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的“文化丝路”剪影。

  南戏之祖《琵琶记》,在传唱数百年后,因缘际会,携手湘剧,借一位“南戏乡亲”之笔,再次走上巅峰,成为现象级的存在,也由此成为湘剧高腔的经典剧目。这位“南戏乡亲”就是温州走出的戏剧大家——董每戡先生。董每戡先生曾在湖南长沙生活、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是串起温州和长沙两座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的一个重要文化人物符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一行在湖南长沙市登门拜访了董每戡哲嗣——董苗先生家,向他了解董每戡先生这位“南戏乡亲”的戏之缘和乡之情。

  人物名片

  董每戡(1907-1980),原名董国清,又名董华,永嘉三溪横屿头村(今属瓯海潘桥)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著有《中国戏剧简史》《说剧》《西洋戏剧简史》《五大名剧论》《〈琵琶记〉简说》和《〈笠翁曲话〉拔萃论释》《C夫人肖像》等。董每戡的学术研究,为中国戏曲学术界创立了中国“剧史家”之说的思想体系,同时构建了中国“戏剧史体系”。

  戏从温州来

  为中国戏剧之祖正名

  “我小时候喜爱看戏,也许因我出生于南戏故乡温州之故……”在董每戡先生所著的《说剧》里,他曾这样提到自己和戏曲的渊源。

  见到远道而来的温州乡亲,董苗先生自然是很高兴。他拿出自己珍藏的父亲所著的厚厚一摞专著,其中有初版书籍遗存的孤本,泛黄的纸张浸透着董每戡先生对戏的痴迷。这些专著也成为了解董每戡先生对南戏研究的索引。

董每戡先生所著初版书籍

  对于南戏是中国戏剧之祖的说法,董每戡先生在《温州戏文初探》一文里曾这样提及:“如果有人一定认‘曲’‘科’‘白’三者俱全才算是真正戏剧的话,就得承认温州杂剧,这也叫‘南戏’或‘戏文’的东西,便是所谓完整的中国戏剧的祖宗……我个人认为温州之所以成为‘南戏故乡’,和这一地区的经济历来繁荣密切关联。温州近海,历来是对外贸易的基点……”

  董每戡先生道出了南戏萌生和温州在古时商港贸易繁荣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作为千年商港走出的“南戏乡亲”,董每戡先生在研究戏曲时,也喜欢用南戏作为例子和研究对象开展学术研究。董苗先生介绍,《琵琶记》是元朝末年温州人高则诚所作的一部南戏,一直享有“南戏之祖”的盛誉,“过去,中国戏曲界历来把《长生殿》《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剧,我父亲把《琵琶记》加进去,变成五大名剧,并且首创研究《琵琶记》的专著。”

  南戏湘剧携手共鸣

  《琵琶记》全国“一炮而红”

  值得一提的是,《琵琶记》在全国引起讨论和重视,与湖南当地的湘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董苗介绍:“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当时湖南当地文化部门想选送折子戏《琵琶上路》进京演出,长沙市的文化局局长康德专门写信要我父亲提些意见,我父亲后来研究《琵琶记》可以说都是由此而起。”改编后的《琵琶上路》由湘剧名角儿彭俐侬与徐绍清合演,在京获演出二等奖,自此《琵琶记》在全国“一炮而红”。

  董每戡先生在《琵琶记》讨论会上发言(1956年7月5日)

  1955年,董每戡先生的《〈琵琶记〉简说》完稿,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剧作研究”的论著。195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在北京举行古典剧本《琵琶记》讨论会,湘剧团再次受邀在此次会议上演出,精彩的表演获得一片赞誉。会上,董每戡率先提出“就戏论戏”说,在1950年代中期,为我国文学界、戏曲界在“如何评价《琵琶记》”的疑惑和困境中,提供了肯定《琵琶记》的思想意义与学术价值的全新理论依据。

  讨论会结束后,董每戡从北京返温探亲,受当时温州市图书馆梅冷生馆长邀请,在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举行《琵琶记》专题讲座,《琵琶记》借此机会“荣归故里”。

  顽强治学精神

  探寻董每戡岳麓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董每戡先生在湖南大学文教学院中文系任教过三年时间。为探寻董每戡先生在长沙的足迹,经董苗先生介绍,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志远热情接待了记者一行。

  湖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脚,因岳麓书院的历史渊源,被称为“千年学府”。在该校文学院一楼的走廊,记者看到董每戡先生的肖像和简介被挂在墙面上,激励着莘莘学子努力学习。唐志远介绍,任教湖大期间,董每戡先生曾先住在河东韭菜园的湖南大学文教学院内,后迁河西湖南大学胜利斋,岳麓书院附近也曾是董每戡先生的留连之处。唐志远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院史资料中的师生珍贵合影,照片摄于岳麓书院附近的爱晚亭前,董每戡先生在第二排的“C位”就座,显得意气风发。在湖南大学期间,董每戡先生完成了《戏剧的欣赏和创作》等著述的写作。

  在唐志远眼里,董每戡先生这位学界前辈最令人钦佩的有两点,一是董每戡先生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1957年董每戡先生被划为右派,从中山大学迁居长沙,诸多作品在抄家时佚失,在生活艰辛和手疾发作(痉挛)的情况下,身体与心灵遭受磨难,仍坚持用右手横握钢笔,左手推着笔尖写字,重写专著并成果卓绝,他的毅力可见一斑;二是董每戡先生心忧天下的爱国革命精神,除了戏剧研究,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董每戡先生在湖南长沙开展救亡运动,和田汉等人并肩作战,任一致剧社社长兼编导,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想董每戡先生身上这些可贵品质,与温州人精神不无关系。”唐志远说。

  心香一瓣鹤归来

  永远的“南戏乡亲”

  近年来,家乡温州也积极推动董每戡先生相关书籍出版工作。如“温州市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曾资助出版《董每戡集》(共分五册);温州学者马必胜先生倾心撰写《南戏乡亲董每戡传》,陈寿楠先生参与编辑《董每戡文集》;在瓯海区政协委员、作家周吉敏的推动下,由瓯海区文联、瓯海区档案馆、温瑞塘河环境与文化促进会资助出版《永远的南戏乡亲——董每戡纪念文集》《董每戡手稿精粹集》《董每戡诗词辑存》《董每戡书信辑存》等书籍。

  周吉敏说,在编辑这套书籍时,还有一段寻找董每戡先生“南戏乡亲”这四字手稿的故事,“在温州学界,一直听大家称董每戡先生为‘南戏乡亲’,出处在哪里却没有依据,我就拜托董苗先生帮助找找,董苗先生帮着找了几个月,终于在阳台上一个当年从中山大学带回来的箱子里找到了。这是一份剪报的封面,上面有董每戡先生用钢笔写的‘南戏乡亲’四个字。”

  董每戡先生对故乡温州一直念念不忘。1976年,他写下三首《乡思》,抒发对故乡山水、景物、亲情的思念。其中一首写道:“谢池春草年年绿,月夜花朝入梦频。我亦有家归未得,痛心追悔负慈亲。”自1956年回乡,因境遇和身体等各种原因,董每戡先生回归故乡最终未能成行。“没能让父亲叶落归根,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遗憾。”董苗先生说。

  2020年,在董每戡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瓯海区举行大型纪念活动,董苗先生将父亲的大量手稿捐赠瓯海区档案馆。同年12月16日,以周吉敏的作品《戏剧家董每戡 心香一瓣鹤归来》改编创作的董每戡为人物原型的实验性瓯剧《那年梅开鹤归来》在市区东南剧院首次试演……出走半生,董每戡这位戏剧大家,以这样一种“戏剧回归”的方式重回家乡,再次走进温州市民的生活,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戏剧大家董每戡“就戏论戏”《琵琶记》再登高峰

  南戏为桥,串联温州长沙文化纽带

  记者:高寒潇/文 杨沈平 周蓓蓓/摄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