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万工程”方略 培育文旅创业沃土
今年是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周年。二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千万工程”持续迈向纵深,进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新阶段。近年来,温州农业经济、乡村环境和村民生活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农林牧渔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茅。2022年,我市农林牧渔业产值为277.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8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17元,同比增长7.4%,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0元,增长15.6%。乡村全年招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63个,总投资431.4亿元。
就温州充分把握农村区域先天后天优势,培育文旅产业创新创业沃土,助推乡村经济振兴,笔者浅谈几点建议:
依托优越生态优势,打造最美山海之乡。温州乡镇区域山海资源多样,多地生态环境获得官方认可,先后已创立成2个国家级生态县,4个省级生态县,截至去年已建体验地48个。建议一是要用好自然资源优势,以文旅产业为切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固“诗画山水·温润之州”品牌,打造绿色山海之城的鲜活样板和国内外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要坚持“两山”理论,继续推进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政策落实,探索EOD生态旅游项目落地。依托生态优势,坚守环境保护底线,借助区域山海特色,联动生态效益优先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具备经济效益优势的相关产业实现有效融合。三是要立足乡村实际,关注并持续做好乡村生态生活环境提升工作。从认识和把握乡村生态和社会优势入手,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提升游览观光舒适体验度。
彰显深厚文化积淀,破解人文传承密码。温州的乡村文化多元且独特,集汉、闽、客族文化精髓,融合船帮、侨乡与商贸传统,孕育了丰富思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一是应依托瓯江文化纽带,将各区域民族特色和人文资源连珠合璧,结合“宋韵瓯风”热潮,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瓯乡”文旅品牌。二是要大力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乡村记忆,激活乡村活力。在展现传统民俗、家风祖训和宗族观念等非物质文化的同时,全面落实维护传统村落建筑和拯救翻修老屋等物质文化遗产。三是要关注文化传承,以文引旅,以旅兴文,加强与周边邻近省市乡镇的合作,积极探索“以一带多”的辐射共赢效应。例如推动文成泰顺等地的温州少数民族畲族,联动与其毗邻的畲族自治县丽水景宁,以温丽边界畲乡辐射区域为载体,依托两地相近的廊桥文化和民俗传统,积极打造畲族文化传承协作区。
把握农业发展新动力,构建共富多元业态。温州海陆农特产品丰富,现建有大黄鱼等十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紫菜之乡等25张国家级农产区“金名片”,藤桥熏鸡等地方美食,更是游客热捧的伴手礼。但长期以来我市大部分农特产品面临品牌附加值不足、销售渠道狭窄、总体知名度局限等问题。建议一是应依托本地乡村特色,打造融合“农文、农食、农产、农居”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业态,加速推进“把游客带进来+带农特产走出去”的农特双向发展体系。如永嘉村域可乘借“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之风,大力宣传本地名茶乌牛早,与泰顺三杯香、平阳黄汤所在乡镇一同推出温州品茗之旅等文旅路线。二是探索创新多元主体合作势能,构建受众群体广泛的“农活体验+农闲时光+粮食教育”的农村文化旅游新模式,提高农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业的积极性,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增加农业生产附加收入。
数字赋能提升环境,营造投资兴业热土。浙江是全国唯一数字乡村引领区,温州应积极把握该项优势,推进我市农村在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和人文环境五个方面的营商环境数字化提升。建议一是深化各部门协作,借力浙江乡村大脑,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政策传导和问题反馈“双向渠道”建设,打造农村文旅投资项目审批“光速通道”,落实农村招商引资政策集成改革。二是依托“浙农码”,助力老一辈乡民农产品走出去,吸引新一代乡村“移民”落户创业,调动乡村本土资源,激活农村致富要素。三是应依托数字技术,立足农特海陆美食、民俗传统历史、生态山水风情等不同元素,规划多样乡村特色文化与旅游路线,搭建温州“乡游”数字地图,赋能农旅特色路线“出圈”。四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数字化改革,利用大数据推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探索生态产品产业价值评估体系,支持农村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保障,加快农业保险创新,提高农村金融灵活度。
内外协同引智引资,共建共富和美乐土。发展以农村资源为基础的文旅项目,关键资源是人。不仅要重视本地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更要合理“招才引智”,内外协同。建议一是要加强村集体与高校和产业机构间合作,针对重点产业环节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二是应充分调动在外“乡贤”的凝聚力,吸引“归侨”资源强劲注入,发挥其在本地乡村创新创业、引资汇智、农产品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境内外两地侨联联谊与合作,提升对华侨的行政和金融服务,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和创业绿色通道等方式,宣传对侨优惠政策,依托侨商资源大力推动“始于情怀,畅享未来”的“归侨助侨乡”工程,吸引华侨人才回乡创业,侨资回流兴乡。四是应积极完善人才下乡优惠政策,鼓励青年返乡助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文旅兴村合伙人”思维,补齐人才短板,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赓续“千万工程”方略 培育文旅创业沃土
郑梦乔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正月喝一杯温州早茶 首届中国(温州)早春茶大会周六举行
社会02-23
-
注意!这些人民币已经停止流通,温州人可去这些网点兑换
社会02-23
-
四通十二达!温州要建“回”字型高速路网
社会02-23
-
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记:走出一条有温州特色的青蓝接力接班路径
社会02-23
-
温州花灯闪耀宝岛 台湾同胞啧啧赞叹
社会02-23
-
告别“冷板凳” S1线列车焕新升级
社会02-23
-
永嘉乐清等地突发冰雹 两保险公司已接冰雹车损报案1300多起
社会02-23
-
瑞安小伙带乌克兰女友回温 沉浸式过年她找到家的感觉
社会02-23
-
猛一用力,骨折了!25岁健身达人掰赢手腕却躺进医院
社会02-23
-
盘活上亿元抗疫资产惠及“银发族” 龙港创新高品质养老模式
社会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