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透过三组新词,读懂温州“强城行动”

透过三组新词,读懂温州“强城行动”

2024-01-20 08:42:00

  1月19日上午,温州举行全市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温州向万亿级GDP、千万级人口冲刺,发出“强城行动”集结号。

  这是温州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关于提升温州“全省第三极”功能、推进四大都市区建设要求的重要动作,目标指向全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努力把温州打造成青年人近悦远来向往之地、东南沿海重要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

  “强城行动”一词,在2023年11月22日举行的温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首次出现。

  会前,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强城行动”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意见》。《意见》提出“强聚合、强经济、强循环、强品质、强功能、强文化”目标、部署六大行动以及近期“五城三园”重点板块打造等内容。

  六大行动,包括空间重构、产业创新、循环畅通、品质提升、功能优化、文化赋能等;五城三园,是中心城区近期重点聚力推进的区块,包含瓯江新城、千年斗城、科教智城、东部科技城、西部时尚城和生态园、园博园、海上花园等规划建设。

  细读文件,我们注意到《意见》中新词频出。温州为何需要“强城”,“强城”又将为温州发展补齐哪些短板,带来哪些支撑?不妨透过三组新词一探究竟。

  这组词,来自《意见》中让“城市空间更加优化”部分。

  此次《意见》中,“一主”内涵扩容,提出构建“一核三辅”空间结构,其中“一核”为中心城区核心区,涵盖鹿城、瓯海、龙湾,“三辅”为乐清辅城、瑞安辅城、洞头辅城,实现中心城区“拥江面海、中心崛起、东拓西优、南联北跨”。“一副”指大力推进龙平苍一体化发展,新增的“两城”为文成、泰顺县城,“多点”则是指特大镇等,支持特大镇高质量发展和扩权改革。

  这样的调整,是温州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补短板”。

  中心城区首位度不够高、城市能级不够强,是多年来困扰温州发展的一道命题。温州中心城区面积全省排名居后,与省内的杭州、宁波等兄弟城市相比,温州中心城区人口、经济总量占比相差较大。撑起中心城区这个“主心骨”,提升温州大都市区辐射带动能力势在必行。    

  如何“补短板”?空间重构只是其中一小步。温州提出强聚合、强经济、强循环、强品质、强功能、强文化,提升绿化、美化、序化、亮化、文化、智慧化、低碳化、国际化水平,切实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强城,不仅在于中心城区,还要聚力全市域能级提升。比如《意见》就提到大力推进龙平苍一体化发展,三个县(市)在产业发展、区域创新、基础配套等各层面高效协同,努力打造南部副中心增长极;支持“两城”文成、泰顺县城高质量发展,打造浙江大花园生态明珠;以特大镇为主体的“多点”,则希望多培育都市区功能支点,实现“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等目标,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迈进。

  不难发现,“一主一副两城多点”名称和内涵的调整,根本目的是要摒弃“摊大饼”式发展,引导组团、集聚式发展,强化中心城区和县城等人口集聚效应。

  主中心崛起与全市域蝶变相统一,温州通过一体谋划都市圈、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县城、特大镇,实现“中心崛起”与“全域建强”良性互动。

  “强城行动”要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近期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展新貌”要求集中攻坚,打牢发展基础。

  “五城三园”则是近期聚焦主中心“强核”,重点要打造的标志性成果内容,具体包含瓯江新城、千年斗城、科教智城、东部科技城、西部时尚城和生态园、园博园、海上花园。

  “五城”之中——

  瓯江新城,瓯江两岸核心板块,要打造辐射温州大都市区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和现代都市产业新高地,成为温商温智集聚、人才人口汇聚的创新之核,引领温州从滨江时代迈向滨海时代。其中“强城行动”十大标志性成果第一条,便是要在瓯江新城内,打造滨江商务区CBD总部大楼群,打造代表温州最高建设水平的“城市封面”。

  千年斗城,要整体擦亮“江心古屿、朔门古港、九山古戏、五马古街、斗城古址”品牌,重现千年斗城“北斗七星”格局和“倚江、负山、通水”独特风貌,打造“海丝名城”文化地标。

  科教智城,依托大罗山科创走廊,加密校地合作等,打造中心城区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

  东部科技城要发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等优势,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基地,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新质生产力示范高地。

  西部时尚城,包括推动鞋业、服装、箱包、眼镜等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传统产业时尚化改造集聚区,打造中国时尚产业之都。

  三园之中——

  生态园要推动三垟湿地、大罗山一体化发展,打造山水相连的城市绿心、大都市生态会客厅。

  园博园,打造展示“世界风采、中国气韵、浙江元素、温州特质”园博盛会的靓丽窗口。

  海上花园依托瓯洞一体化发展,在临港产业、海洋经济、生态旅游上实现跃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

  很显然,“强城行动”在中心城市重点聚焦“五城三园”建设,剑指的还是城市能级、城市吸引力、都市圈辐射力等方面提升,且充分结合了温州在区位辐射、绿色生态、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让人颇感期待。

  为推动要素资源向重点区块集聚,做到同向发力、全域提升,此次温州还组建“五城三园”指挥部,并下发任务书,制定百项任务清单,努力实现“五城联动、三园辉映”。

  多山多水,向来是温州风貌的一大特点。自古以来,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温州,因偏居一隅,在发展中吃了不少苦头。而今,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交通枢纽持续完善,依山傍水的绿色生态自然禀赋转而成为温州的优势。温州是宜业宜居宜游山水城市,是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山水公园城市”一词,来自《意见》总体目标中“让城市品质更加精美”部分。与温州高水平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的工作任务,紧密关联。

  2025年,温州将承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成为我省首个承办该博览会的城市。把承办盛会作为打造山水公园城市的契机,温州将园博园建设列入“五城三园”重点板块,提出要打造浙南闽北赣东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动植物共生园和最佳旅游目的地。

  园博园建设和博览会落地,为一座城市带去的形象改变,绝不止是一座园而已。上一届举办地合肥以博览会举办为契机,通过园博园促进城市更新,活化利用老建筑,将老骆岗机场进行改造,在建设实践中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将园博园与城市功能融为一体。几年间,这样的更新从园博园不断向整个城市辐射。

  温州想要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力促城市实现环境大提升、功能大完善,借助“强城行动”的契机,设定全城园博、山水公园城市等目标,彰显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个城”的追求。显然也看到了合肥的变化。

  看眼前,结合本就有的山水禀赋,温州提出布局“一园多点”,打造提升一批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让园在城中、城在绿中。与此同时,推进园博园、生态园和海上花园一体建设,实现“全城园博”,将真正让博览会效应在城市品质建设中显现。

  看长远,山水公园城市的打造,还是践行人民城市和公园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强城”下的温州,通过城市品质、功能的变化,除了让老百姓不断感受到身边增多的“小确幸”,还会吸引更多青年人近悦远来,让温州成为大家眼中“值得留下来的城市”。

  站在这些维度,再看“强城行动”布局的全城园博、山水公园城市,则是城市与人的又一场“双向奔赴”,会为强城提供最为坚实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透过三组新词,读懂温州“强城行动”

  记者 周琳子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