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最后的老屋

最后的老屋

温州网 2024-03-06 09:39:31

梧田老街。 翁卿仑 摄

现在,梧田老街只剩下一座老屋。

在老街北面入口处旁边,保留着一座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砖瓦老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就是当时盛名一方的老字号“谷同春”酱园,当地人称之为谷宅。而今周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它经历过沧桑,书写过一段温州商业辉煌的创业史,这一切都印在了古宅斑驳的墙壁上。

谷宅很漂亮。房子为两层建筑,由前门台,东西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穿斗式梁架。砖饰、门窗方中有圆。老屋前临塘河。当年谷家酿造酱油和黄酒,依托这条塘河,生意不断做大做强,这河埠头是不可或缺的。现在里面无法进去,据说尚存青石阳刻楷书“谷同春”。

当年,酱园店门口墙上有“谷同春酱园”五个砖砌的大黑字。当船划到梧田,远远地就能看到,就会闻到远处飘来的酱香。谷同春酱园的创始人谷洪澜,祖上都是农耕家庭,谷洪澜青年时把自己种的谷米酿成酒、醋挑到梧田老街卖,见有钱可赚,后来索性在梧田街租小店开起酱酒店来,还附带卖米,因生意兴隆发展成大规模经营的谷同春酱园。在“谷同春”创办过程中,谷洪澜深知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对子孙的教育尤为重视,他决心让次孙谷寅侯从文。

少年谷寅侯聪明好学,私塾启蒙后,考上由英国教会主办的温州艺文学堂。从艺文学堂毕业后,由教会送他进南京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学习化学专业。可惜的是,在金陵大学读书没多久,谷寅侯因父病辍学返乡,后被聘为艺文学堂英、理化教员。“五四”运动爆发时,谷寅侯参加由北京返温的郑振铎等创办的永嘉新学会,并在郑振铎的领导下在华盖山资福寺出版《救国演讲周刊》和《新学报》,唤起民众民主科学意识。他还是由梅冷生先生牵头、温州诗人词人参加的“慎社”成员。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温州学生闻讯后,也群起声援。6月8日,城区的艺文学堂学生因集会声援而受到该校校长、英国牧师蔡博敏的威胁,愤怒的学生在进步教师谷寅侯、陈竺国等的支持下,公开声明,宣布脱离教会学校。

谷寅侯等人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并倡议自我办学,夺回教权,得到爱国师生的赞同。为了创办“瓯海公学”,谷寅侯甚至不惜变卖家产。学生反帝的热情以及谷寅侯毁家兴学之壮举,得到了温州爱国士绅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曾任温州商会会长吕渭英的支持。

吕渭英目睹学生反帝的热情以及谷寅侯毁家兴学之壮举,深受感动。当时,艺文中学计有300余师生集体脱离该校。为使师生有就学之所,吕渭英遂凭借自己在温州商会和金融业多年的威望,联系玉堂里四明银行经理,暂时安排学生驻足,原外县寄宿生则安排在四明银行内暂住,并在城区府学巷县学文庙开会,决定创办“瓯海公学”,邀请社会名流成立校董事会。会议公推吕渭英担任校董事长,谷寅侯任校长。

吕渭英慷慨解囊,雇工修葺蛟翔巷平水王庙为校舍,并添办全部课桌椅及其他校具,聘请著名的夏承焘、王季思、方介堪等人为老师。学校于9月21日正式开学,成为浙南最早的民办全日制中学。1926年春,学校将河边的魁星阁旧址改建为众乐亭,又称“八角亭”,意为“八角峥嵘”。后因办学需要,改建为图书馆,这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

如今,在温州市区九山河畔温州四中大门对面,仍有一座西式小洋房,走过的人常会被它典雅的中西合璧风格所吸引。松台山麓的那条林荫大道,参天绿树键盘般地怀抱着九山河,春夏秋冬的交响,在粼粼波光的伴奏下,余音缭绕,旋律悠长。以湖光山色为背景,黛瓦粉墙的八角亭似一朵素雅的莲花,亭亭净植,绽放其间。

就像当年谷寅侯,离开梧田老家,出去求学工作一样。我沿着塘河,一路到了小南门,走过绿荫葱茏的九山,来到九山河畔的八角亭。

八角亭是唯一还保留在温州四中校园里的瓯海公学的古迹,风风雨雨,起起落落,见证了谷寅侯先生一生百折不挠、呕心沥血、夙夜忧叹、艰辛地跋涉在办学路上。八角亭楼上就是谷寅侯先生的办公室,现在这里还陈列着他当年用过的办公桌和他置办的校钟。据说,晚年谷老先生也居住在八角亭。他的童年在梧田谷宅这座老屋里长大,暮年守着八角亭这座老屋。

塘河边,现在所剩的老屋不多了。在谷宅前面,还有一座名叫“日丰桥”的老桥,因“谷同春”对面的“日丰商行”得名,他们一起见证了梧田老街曾经商业的繁荣。当时,沿街商号中比较知名的有谷同春酱园、大兴和酱园和日丰商行,生产的酱、醋、酒和糕点销路很好,远近闻名。

新中国成立初期,“日丰商行”倒闭。1956年,“大兴和”与“谷同春”一起并入永嘉酿造厂。1959年,永嘉酿造厂改称“温州酿造联合工厂”。上世纪60年代初,温州酿造联合工厂改名为“温州果酒综合厂”,1965年开始生产啤酒,1972年更名为“温州啤酒厂”。如今这一些都不复存在了。

梧田老街的谷同春和九山河畔的八角亭,这最后的老屋,似乎都在诉说着永远的一段故事,浓浓的、深深的……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最后的老屋

陈俊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