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冬,瑞安县前头的红榜
县前头,旧时县衙前的地方,也是老城的中心。温州、瑞安等地百姓中有句俚语:“肯勿肯,县前头相等”。意谓无论有什么纠纷,都去县前头解决,解决不了,则走法律程序,找公检法。
瑞安县前头,曾有一堵单墙,当是照壁,又称影壁、影墙、照墙等。照壁为中国传统建筑特有,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据说照壁是古人为冲煞而设,《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无照壁气流直来直去,有了照壁气流则要绕着而行,因而气流减慢,气则不散。古代的告示、宣谕一般就张贴在这里。在我们同龄人的记忆里,这是贴大字报和法院判决书的地方,由于反复的撕刷和张贴,时光堆积下显得有些斑驳、破旧。这堵单墙对面就是县公安局。我翻阅手头的瑞安历史文化资料,以及借助百度,瑞安县前头的这堵单墙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而据老人回忆,它在1986年前后被拆除。应该说,这堵单墙经历了历史的岁月风雨洗刷,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和时代的变迁。
1977年11月的一个早上,这堵单墙前面人头攒动,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翘首寻找着刚刚张贴的红榜上有无自己或熟悉的名字。时不时地有人叹气道:“唉,没了!”,时而也有人尖叫着“找到了!”我也挤在人群中,如同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范进中举一般,“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1977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尤其是在中国教育史上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10月21日,新华社发出通稿,中国将恢复高考,《人民日报》在当天头版公布消息并发表社论,各地闻令而行。消息突然,没有统一教材,没有统一大纲,组织者、出卷人和考生都没有多少时间准备,因而无法全国统一命题高考。经教育部提议,国务院批转,1977年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高考试卷,自行组织考试。
“恢复高考”是由于废弃高考已有12年(1966-1977)之久,加之允许在校高中生报考,所以当年参加高考至少有13年的高中生及相当的同等学力者。关闭了多少年的高考大门突然神秘地开了条缝,芸芸众生中不甘寂寞的热血青年一下子被透进来的强光照晕了,但很快,憋了多年的能量在急剧地膨胀……。那年的考生实在太多(全国到底有多少报考者已无法统计),包括浙江在内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于11月中旬报名,下旬完成文化水平“初试”。大部分参试者在“初试”中被淘汰,分数上线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由省级统一命题的正式高考(即常说的“复试”)。
本文开头提及的县前头红榜,公布的就是“初试”合格者名单。“初试”合格者将参加12月15日至16日的全省统一命题考试。
假如说,“初试”是稀里糊涂,一拥而上的话;“复试”那就有点短兵相接,无从下手了。从得知消息到“复试”大概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也只能临时抱佛脚了:翻出箱底的中学课本、到处求借有关高考的复习资料。但是,经过那场十年浩劫,能留下来的适用的书籍和资料已是凤毛麟角,而出版商们还没反应过来去抓住这大好机会。也罢,没有复习班,没有历届试题的参考,不像现在的考生被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压得气都喘不过来。好在,我作为中医学徒,平时一直在学习古代典籍,语文功底自然明显强于数学。浙江省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是“路”,记得我还引用了马克思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数学试卷中附加题有关“高等数学”(其实是高等数学中最基础的),我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欧阳修说过,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和厕上。不知历届考生有无此等体会,我可是在厕上无意中得到也许决定我人生命运的2分!“抱佛脚”期间,我几乎分秒必争,如厕时也手不离书。一天,在厕上翻阅《汉语成语小词典》,随意瞥到“高屋建瓴”这词条,不知何意,也就好奇地读了下去:“建”,倾倒;“瓴”,音零,水瓶。《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几天后,高考的语文试卷里“成语解释”一栏中居然恰有此词条!还在“建瓴”两字下方加小黑点要求重点解释,分值2分。我自然轻松得之,而大学同学中当时能解此题者可真不多。
1978年2月25日,那是一个好日子,我们家收到了来自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的录取通知书。感谢上苍!
后来得知,1977年,570万人参加高考,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仅为4.8%,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中国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一届——这还是被“初试”筛选过的人数。浙江全省共录取5346人,温州地区录取有391人,占全省高考录取比例7.3%。其中温州市区142人、乐清县86人、平阳县69人、永嘉县34人、瑞安县29人、文成县18人、泰顺县9人、洞头县4人(见下图)。瑞安考取的29人中,现在我认识的有黄兆鸽(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吴兴中(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林济晚(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物理系)。
其实,有关77级的回忆文章很多了,正如著名学者、77级考生陈平原教授喟然感叹:“该说的都说了,几近题无剩义。”近日,刚刚读到对“恢复高考”颇有研究的杭州大学历史系77级陈侃章先生的一篇文章,其题目为《“跨六奔八”的77、78级,你还好吗?》。是啊,当年的考生现在都“跨六奔八”了!作为亲历者,对有些“亲历”也渐渐模糊了……我不知道谁写过有关1977年恢复高考的瑞安轶事没?总觉得这段旧事应该留下雪泥鸿爪,性子一上来,就敲起键盘来了,敲起了飞云江畔早已趴在滩涂上的一朵小浪花……
县前头,那堵单墙早已经不在了,而当年红榜上的一部分人因为参加了1978年、1979年的高考而迈进了大学之门,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站在飞云江渡口,你会觉得人生有时候正如陆游诗所曰: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1977年冬,县前头的红榜
作者:叶 真
美编:小 叶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新能源产业,温州这样布局
要闻04-20
-
“出海”拓市场,温州底气从哪来
经济04-20
-
东南沃壤 一都巨会
媒体专栏04-20
-
废弃布角料变宝,苍南启动温州首个国家级试点项目
经济04-20
-
十年探索书香满城 温州建成156家城市书房
科教文体04-20
-
加强高校合作 征集为企办实事项目 温州市工商联助力“强城行动”
社会04-20
-
温州民警狂追20多条小巷,嫌疑人累到放弃挣扎
社会04-20
-
@温州市民,近期温州多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社会04-20
-
茅威涛:没有温州,就没有越剧《新龙门客栈》
科教文体04-20
-
西牛东送!这位乐商将3万头“高原牛”送上浙江餐桌
经济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