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点石成金:“嵌”出东西方融合之美

点石成金:“嵌”出东西方融合之美

温州网 2024-06-17 09:15:12

温州网讯  捡拾五彩斑斓的石头,镶嵌成一幅画,这是独属于浙南的一份“烂漫”。昨天正值父亲节,市区公园路的温州书城举行一场非遗技艺分享会,一位非遗达人通过讲述子承父业的故事,向自己的父亲致以节日的祝福。

“点石成金”的技艺一度遇冷

这位达人叫缪一川,今年52岁,曾经是海外IT行业老板,2013年回国后接过父亲的衣钵,如今是市级彩石镶嵌非遗传承人,也是温州崇林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父亲叫缪成金,今年81岁,是彩石镶嵌第三代传人,在温州收藏界、工艺美术界颇有名气。

缪一川告诉记者,他从小在市区仰义“玩石头”,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有这么一项“点石成金”的本领。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的他,成年后却没有追随父亲从事这一行当,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彩石镶嵌也与许多非遗一样一度遇冷。他远赴西班牙,在那里从事与彩石镶嵌毫无关联的IT生意。直到父亲年事渐高,彩石镶嵌这门非遗技艺面临失传,他才返回温州,踏上了彩石镶嵌传承之旅,决心让传统非遗与现代时尚碰撞出华丽的“火花”。

满世界找石头嵌出东西方融合之美

“打造一幅彩石镶嵌作品,需要精雕细琢,有许多繁琐的程序,一些复杂的作品常常要花一年多时间来完成……”缪一川说,彩石就是大自然中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石头,一幅彩石镶嵌作品的珍贵,除了镶嵌技艺的精湛之外,寻找天然的石头,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为让这份古老的“烂漫”更具时代气息和多元化,缪一川常常到世界各地寻找石头。“通过朋友打听到某个国家或某处深山老林里有特殊的石头,我就会特地前去寻找。一次,我在西班牙的一个山林里寻找到深夜,就为了带几颗适用的石头回国。”缪一川介绍,如今他在温州开了彩石镶嵌工作室,在线上线下售卖自己的作品,还把这项非遗技艺带到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展览会上,培养了一批喜爱收藏的受众,其中不少来自外国。

他的作品中,有传统的梅兰竹菊、春夏秋冬,也有一些壁挂充满了油画的质感,展现出西方美学的特征,甚至用彩石镶嵌再现梵高的名画,让人看到了东方非遗技艺与西方美术技法巧妙融合的震撼之美。

当天,缪一川的新书《彩石镶嵌艺术探索之新旅程》在温州书城发售。他说,这是在传承和创新中对这项技艺和自我的一次总结。

活动现场,浙江省数字贸易领军人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鲁丹萍教授报名鹿城区文化特派员,拟助推温州非遗走向海外市场。入驻温州鹿城的省级文化特派员董佳莺也已参与到温州非遗产品出海行动中来,为项目顺利实施出谋划策。

资料链接 

彩石镶嵌

彩石镶嵌是温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1920年就远销南洋一带。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温州出口的重要工艺品之一,曾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2007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统的彩石镶嵌是以天然叶蜡石为材料加工成预先设计好的图案,镶嵌在红木、樟木等木材上的工艺美术作品。彩石镶嵌可分为浮雕、高浮雕、擎雕、平磨平嵌、黑地平磨镶嵌、浅色地彩石平磨镶嵌等。其制作工序为:把所需镶嵌的图纹形状在板面上刻凿出来,把切好形状的彩色石片嵌入相应凹槽内,在凸出的石片上雕琢或磨平。凸出的工艺叫浮雕镶嵌,磨平的叫平磨镶嵌。经过画稿、勾形、排列、刻线、砑格、配石、框架、填漆、镶嵌、雕刻、粘贴、打磨、上蜡等工序,才能大功告成。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点石成金:“嵌”出东西方融合之美

记者 金晖/文 受访者供图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