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记者蹲点泰顺大溪源蝴蝶谷,大山深处,邂逅蝴蝶经济

记者蹲点泰顺大溪源蝴蝶谷,大山深处,邂逅蝴蝶经济

浙江日报 2024-06-16 09:14:20

小桥流水,彩蝶飞舞……端午节假期,在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泰顺县罗阳镇大溪源蝴蝶谷,缤纷多姿的蝴蝶,每天都迎来送往客人1000多人次。

“现在每天都有1000多只新蝴蝶孵化出来。”泰顺县罗阳镇大溪源村党支部书记黄维业欣喜地和我们分享村里蝴蝶谷的最新消息:合作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谷里100多万只蝴蝶吸睛又吸金,大溪源村去年集体经济年收入破百万元,5年间增长了近5倍。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小山村,如今已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这么多蝴蝶如何孵化出来,它们如何产生经济效益?我们跟着黄维业走进蝴蝶谷,当起见习饲养员、文创手艺人,感受村里的浪漫事业。

想养好蝴蝶,先要养好植物

“这是村里自制的招蜂引蝶水。”黄维业掏出几瓶水塞给我们,让我们感受下这个“浪漫神器”。像喷香水般,我们朝空中喷洒几下,没过多久,成群结队的蝴蝶闻香识途,围着我们飞。

“这些大多是金斑蝶,峡谷里还有环蝶、凤蝶、粉蝶等30多个品种,它们都由我们自主培育孵化。”同行的蝴蝶谷项目负责人牛彪带我们直奔蝴蝶的养殖基地。

蝴蝶谷里,蝶舞翩迁

沿溪行至山头,23座高标准蝴蝶养殖基地远看着像是蔬菜大棚。“我们走错地方了吗,怎么不见蝴蝶踪影?”走进大棚,满眼都是花草,这让我们很疑惑。

“这些是蝴蝶的寄主植物,既是它们的家,也是它们的食物。蝴蝶的幼虫就藏在这些寄主植物间。”牛彪指着一片植物讲解起来。马利筋、板蓝、南山藤、黄柏……我们跟着牛彪巡检、养护。“哪些寄主植物长得还不够好,后续就要针对性地在土壤、水分、肥料等方面在下功夫,这是养蝴蝶的基础。”牛彪说。

原来,想养好蝴蝶,先要养好植物。我们在大棚里摸索着辨认植物,寻找蝴蝶踪迹:黄柏和板蓝都是中药材,南山藤却是菜,而马利筋是蜜源植物。金斑蝶喜欢马利筋,柑橘凤蝶、碧凤蝶喜欢黄柏,枯叶蝶喜欢板蓝,青斑蝶喜欢南山藤……我们一边跟着巡检,一边把这些要诀记在脑子里。

记者(右一)跟着养殖员蹲点花房记录蝴蝶产卵情况,并投放蝴蝶食物。共享联盟·泰顺 张来溯 摄

没多长时间我们就被蚊子叮了好几下。阳光充足、空间宽敞、远离污染,蝴蝶喜欢的地方,有些蚊虫也喜欢。牛彪提醒我们,在大棚里不能喷防晒雾或防蚊水,避免刺激到蝴蝶。

“挑选蝴蝶喜欢的花蜜加水,配上腐烂的水果或者挥发性的米酒作辅料,就能制作成招蜂引蝶水。”按照牛彪给的简易“秘方”,我们又采摘了些树上的果子。

寻找蝴蝶卵,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寄主植物的种植面积已扩展到60亩,蝴蝶养殖规模也在扩大,谷里现有碧凤蝶10万只、柑橘凤蝶和枯叶蝶各20万只、青斑蝶30万只、金斑蝶50万只……”牛彪说,数量最多的斑蝶就在大棚里的寄主植物上产卵,凤蝶、蛱蝶相对来说比较脆弱,需要把卵转移到室内孵化,再套到植物上结蛹。

转移虫卵是门技术活。我们跟着养殖专家熊飞,在寄主植物叶片上寻找蝴蝶产下的卵。蝴蝶卵多为仿生色,和花花绿绿的植物浑然一体,眼神不够锐利的话,根本无从下手。

游客打卡蝴蝶谷 受访者供图

作为初学者,我们眼睛瞪得像铜铃,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两个不同颜色的卵。但熊飞一眼就认出,这是同种蝴蝶的卵,花色的产在枝干上,绿色的产在叶子上。

不远处的枝叶上,疑似有一些毛毛虫静卧着,我们吓得缩回手。熊飞笑着说,这是碎斑青凤蝶的蛹,看起来像热门影视剧《花千骨》里的那个“糖宝”。我们刚想伸手去摘,熊飞提醒道,这样容易不小心捏破附近的蝴蝶卵。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收集到的卵,带到阴暗干燥的虫舍孵化。而一些摘下来的蛹,则要带到附近的暗房。暗房在大棚的不远处,形似黑色帐篷。走进其中,眼前是一排排架子,松软的篷布挂在架子上,上面整齐地布满了蝶蛹。

我们学着熊飞的手法,轻轻托起收回来的蝶蛹,将它们一个个倒挂在篷布上。像保护鸡蛋一样,没敢太用力,但又不能掉下来。“你看看,这样足够整齐吗?”我们指着刚挂好的蝶蛹询问。熊飞用一个手指量了量,“要保持合理的距离,这样蝴蝶在羽化、展翅时不会互相碰伤。”

斑蝶 拍友 钟鹏 摄

每只蝴蝶都是当地的致富宝。普通的活体蝴蝶和蝶蛹,每只售价3至5元不等,标本的附加值更高,部分稀有品种,身价能达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很多研学基地、植物园、博物馆,还有科研院所、制药机构都有需求。现在还有婚庆公司找我们购买蝴蝶,在婚礼时放飞,营造浪漫氛围……”熊飞、牛彪的讲解常常被客户来电打断。

做标本做首饰,延续蝴蝶的美丽

一些颜值高的成蝶,会在峡谷里集中展示。凤蝶部落、蛱蝶部落、斑蝶部落……一个个半球形的透明花房中,彩蝶在阳光下飞舞,引得游客赞叹不已。

“你看这些美丽的蝴蝶,像不像在飞的花朵?”正在喂养蝴蝶的村民黄维钱,是大溪源村首批加入蝴蝶谷工作的30人之一。已近退休年龄的他,一点儿也不服老,跟着熊飞学习、钻研,成了蝴蝶养殖能手。

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溪源蝴蝶谷朝气蓬勃。泰顺县委办供图

黄维钱正在给蝴蝶调配养料,我们给他搭把手。调配养料的讲究可不少。我们依照着他说的方式,把蔗糖、蜂蜜、米酒等按比例添加。“怎样才算做好了?”“像泡蜂蜜茶那样,搅拌均匀,香气起来了就差不多。”黄维钱说,要诀是,气味要浓,这样蝴蝶吃起来口感才“甜”。随后我们拎起手里的养料桶,往托盘里加料,蝴蝶纷纷落下来进食。

尝到甜头的,何止是蝴蝶。在大溪源村,有的村民在蝴蝶谷上班,有的则在周边开起农家乐、小商铺,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多了,年轻人也回来了。

来自河南郑州的95后魏娇娇,是蝴蝶谷的文创指导师。她带我们一起参与蝴蝶标本的制作。

在文创工作室,我们挑选了色彩鲜艳的风干蝴蝶。这些蝴蝶约半个巴掌大小,触须、腿脚等细如毛发的部位完好无损。“先要把蝴蝶身上这根用于固定的针抽出来。”魏娇娇轻松自如地示范着。我们一手捏住针头,一手拿着蝴蝶,尝试直接拔针,针却纹丝不动。我们一下子用力过猛,蝴蝶头部断了,第一次制作宣告失败。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都是反复磨炼出来的。我们再次小心翼翼地尝试,力度适中,匀速转动针头,终于顺利地拔出了针。

记者跟着文创老师制作蝴蝶标本。共享联盟·泰顺 张来溯 摄

“打胶枪时,胶体要打厚,蝶身固定上去才会有立体感,不然看上去很干瘪。”魏娇娇提示,要是不小心弄断了蝴蝶翅膀,也不要扔,后面还可以再次利用。

蝴蝶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也被搬进了电商直播间。00后返乡青年徐洋是蝴蝶谷直播间的主播,他带着我们在直播间展示蝴蝶首饰的制作。分配到放大镜、小剪刀、圆刻刀后,我们在之前弄坏的那只蝴蝶翅膀上,找准亮眼的渐变色部位,用圆刻刀定位,再用小剪刀沿着切痕慢慢裁剪,剪出翠绿色的小圆片。在徐洋指导下,我们用镊子把圆片拾掇起来,嵌入铂金戒指,打上胶水,再装上水晶。在灯光下,那色彩如梦幻般,延续了蝴蝶的美丽。

“每天播两场,开播两个月来,日均交易2000多元。”徐洋说,希望更多年轻人来蝴蝶谷创业,如同这蝴蝶,结伴成群、翩然起舞。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记者蹲点泰顺大溪源蝴蝶谷,大山深处,邂逅蝴蝶经济

记者 尤建明 共享联盟·泰顺 赖淼莲 吴经磊 林港 张来溯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