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药茶饮成“现象级”爆品,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中药茶饮成“现象级”爆品,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2024-06-19 09:29:56

  温州网讯 “卖爆了”“断货了”“延迟发货”……连日来,我市各大医院和中医馆推出的中药茶饮受到市民热情追捧,生产线开足马力,仍然供不应求。

  走过街头的一众奶茶店、咖啡店,年轻人掀起了去互联网医院下单买酸梅汤的热潮。这波潮流自去年兴起后,如今愈演愈烈,自称“脆皮”的青年人热衷于把手中的“冰美式”换成“新中式”。

  传统中药为什么能成为“现象级”爆品?面对当下热潮,如何接得住又接得好?老药“新”茶火起来的背后,有哪些启示?

  中药茶饮火起来

  去中药房配酸梅汤,从去年开始登上全网热搜。

  视频里,一名博主来到中药馆询问是否可以买到酸梅汤。药师现场抓药现场熬煮,1小时后拿到了酸梅汤。品尝味道后,博主感叹道:“真好喝!没想到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借着短视频的风,中药茶饮迅速“出圈”。各地中药房、中医馆迎来一拨又一拨尝鲜的人。

  延生堂推出的“酸梅汤”茶饮

  温州延生堂去年9月开出“酸梅汤门诊”,每天来买酸梅汤的市民排起长队。据延生堂企划部负责人黄晓颖介绍,随着网红主播来药店买酸梅汤视频的爆火,药店酸梅汤大卖,最高一天卖出了2000多帖。“热度大概持续了一周,之后缓慢下降。”

  今年,夏季来临前,酸梅汤的风刮得更盛。从中医院到医馆、药店,纷纷下场进入酸梅汤的赛道,为市民提供多种便捷购买的服务。比如在互联网医院下单、家门口药店购买等。

  市民陈先生说,自己在互联网医院上下单了20包中药茶饮,每天用养生壶煮上一壶,口感好还有健康功效。“方便又实惠,很好喝!”

  前不久,市中医院公布数据,中药代茶饮上线一周,售出11万帖,单日最高售出2.5万帖。卖得太火爆,导致发货延迟,还有几款茶饮因部分药材短缺暂停售卖。同样的,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酸梅汤一上线,2小时售出6000单,一天卖出2万多帖。

  如何火下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酸梅汤能火多久?从“一时火”到“一直火”,还需要做些什么?

  当下,延生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茶饮店,将“温六味”与奶茶、咖啡等饮品结合,碰撞出新的茶饮的火花。“通过融合创新,推出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健康茶饮。”黄晓颖说。

  契合需求、本土化创新,在市食品药品检验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秉湘看来,这是中药茶饮火下去的关键。“中药茶饮以药食两用的药材为主,起到中医保健功效,契合当下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市民在市中医院购买“清心入眠茶”

  比如市中医院推出清心入眠茶、清热降火茶、熬夜复原茶等,功效的多样化使得体验感进一步增强。

  在去年南塘中医药街区举办的康养市集上,现场推出的中药茶饮备受市民追捧。温州市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促进会会长谷献旦也在思考,中医生活化如何往前多走一步。

  谷献旦建议,一方面打造具有温州辨识度的中药茶饮品牌。温州有历史悠久的中医文化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可以使文化和中药与时下流行的饮品“相知相融”,满足市民对健康、养生、好喝、好玩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做好中医特色的文章。立足温州本土,根据市民体质辨别,做好中药茶饮的个性化差异,同时可以向中药茶饮熬煮体验延伸。

  热潮下的冷思考

  中药茶饮爆火,一方面是顺应了时下人们对养生的高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年轻人的尝鲜心理。

  市健促会药食同源专家组成员告诉记者,中药茶饮并非新鲜事,如红豆薏米祛湿茶、冬瓜荷叶茶等,基于近年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的再度走红,加之短视频的传播,去年中药茶饮刮起了一股旋风。“中药茶饮很火,但能否产业化还有待观察。”该名专家认为,中药茶饮产业化面临几方面挑战。

  比如,厘清药品和食品的身份界限。作为药品,须符合药品相关监管及标准;作为食品,则应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那么中药茶饮究竟分属哪一种监管类目,还需进一步明确。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及地方省市在积极推动药食同源目录的试点与认定,已有超100种中药材被纳入该目录。药食同源对于中药茶饮的产业化,作用不言而喻。

  比如,引导市场有序和规范。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中药茶饮的赛道,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引导商家合规经营,就成为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专家建议,可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牵头统一中药茶饮质量标准、规范宣传、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中药茶饮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再比如,深耕创新融合。中药茶饮的养生作用,前提是经过辨证,因人、因地、因时,盲目使用不只对健康没有帮助,严重的还会产生副作用。而作为方便饮品,只有便于获取和饮用,产业才能更好发展。因此,中药茶饮的产业化还需要更多创新,包括技术、服务、方式等。通过创新融合,让中药茶饮好喝又健康,健康功效大众化,这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老药“新”茶出圈

  中药茶饮如何接好这波“新中式”热潮?

  记者 孙余丹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