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苍南焕发传统景区新活力 做面向未来的传统主义者

苍南焕发传统景区新活力 做面向未来的传统主义者

2024-06-19 09:29:58

  温州网讯 6月17日,刊发了《解码苍南文旅江湖崛起的“流量秘笈”》一文,对苍南近两年文旅产业红火发展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读者和文旅业界人士的关注。业界人士认为,传统景区要想焕发新活力,需要紧跟新形势发展东风,吹出文旅建设新风,重振传统景区雄风,有“风”才有景。

  随着大众旅游从传统的景点观赏式向深度体验式快速转变,面对一个个网红“后起之秀”,近年来众多旅游景区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不少传统中小型景区,尤其是观山、观水的山岳型景区,陆续走入发展低谷。

  市决咨委委员、原市旅游局局长张纯洁认为,“为什么苍南文旅变革后,游客就增多,在有的景点甚至翻倍?说明传统景区不是没有发展希望,而是需要新的内容来引流。所以,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运营者,需要把准市场脉搏,在景区植入更多新的业态。”

  针对苍南文旅发展“出圈”引出的话题,浙江大学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林玮认为,面对流量时代等新的社会时期,传统景区确实需要升级换代。在景区迭代过程中,有两种模式可以参考,一是无中生有,二是有中创新。关于无中生有的模式,美国的好莱坞、环球影城、迪士尼等文旅项目都是成熟案例。而有中创新,则是传统文化的转换,要勇当面向未来的传统主义者,在历史真实与美学艺术相统一的前提下,允许和倡导合理想象,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活化,从而让文化资源、景区在新时代潮流中受关注、被喜爱。他同时强调,文旅发展切勿被流量和资本绑架,以免失去文化独立性。

  省市旅游发展的决策管理者也看到了传统景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记者了解到,就在去年底,我省印发了《浙江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文化润景、供给活景、运营强景、品牌亮景、数智变景、设施成景、生活融景、生态护景“八景行动”,从创意、流量、内容、运营等角度入手,探索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路径。6月15日,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有关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中,提出了聚焦沉浸式体验、精品化呈现、年轻态消费,持续丰富旅游业态,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休闲场景,以及创新营销模式、提升景区生命力等发展要求。

  顺应文旅发展新形势,苍南创新打法,以传播前置、运营前置等思路举措,有读者指出:“眼下很红,但是不知道热度可以持续多久?在当下的流量文旅时代,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任张海琼对此疑问给出部分建议。她认为,苍南海鲜资源、参茸交易、地方小吃等资源丰富,而美食往往是最容易激发游客向往之心的旅游要素,因此,苍南不妨盘活利用在地资源,在打造民艺公园、文艺社区、活态博物馆等高端场景业态时,集成在地文化要素,让游客不仅能“动口”,还能“动手”,从而进一步提高游客体验度,增强市场黏性。

  浙江君兰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MOJ咖啡创始人朱齐鹤以自家项目为例说:“我们卖的不仅仅是一杯咖啡,而是打造出了一个集合观光、休闲、餐饮等功能的体验性场景,其拍摄性、场景感相比传统景点更强。”就旅游如何长红,他认为苍南案例提供的可借鉴经验包括:地方党政干部统一认识,学习先进,更新理念,懂旅游发展之道;做好产品线为业态产品开发奠定基础;放开姿态,免费开放景区,做好引流基础;营造优异的营商环境,引进先进团队介入文旅产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跟踪项目落地服务,早投产、早见效。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解码苍南文旅江湖崛起的“流量秘笈”》后续报道>>>

  焕发传统景区新活力 做面向未来的传统主义者

  记者 林乃鹏 林思思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