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永嘉“金家班”:一门四非遗 代代有传承

永嘉“金家班”:一门四非遗 代代有传承

温州网 2024-07-27 09:50:10

  金可兴、金魁、金墨吟三代人制作的竹雕台阁

  温州网讯 金墨吟从小是听着爷爷与父亲的故事长大的,村口的颜真卿像是爷爷塑的,村里的壁画是父亲画的,家里三层楼摆满了爷爷和父亲创作的书画、绸塑作品,连地板、墙壁、窗台都以绘画、泥塑为装饰,住所兼展厅取名为“金墨轩”,免费对外开放。

  金墨吟的爷爷金可兴身兼竹雕、泥塑、绸塑、漆画等四项非遗传承,金可兴6岁开始跟随父亲金福荣学习绘画,20多岁就复刻出祖父金家招留下的台阁手稿内容——迷你台阁,金可兴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大奖并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金墨吟的父亲金魁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同时是温州市非遗“绸塑”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市非遗“竹雕”“漆画”和“泥塑”的第四代传承人,竹雕作品《鹳雀楼》入围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薪传奖”。

  被金可兴与金魁视作家族非遗接班人的金墨吟在担任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期间,和父辈一起以非遗竹雕的形式,结合皮影元素制作了亚运会吉祥物“三小只”宸宸、琮琮、莲莲,并将它们带进了亚运会比赛场馆,让更多人知道了金氏非遗家族的非遗四绝。

  一栋有故事的非遗展示馆

  斑驳的外墙、老旧的门窗、有年代感的牌匾与门联,里面却摆满了各类艺术品,温州永嘉三江街道芦田村内有栋三层建筑名叫“金墨轩”,它是非遗传承人金可兴和儿子金魁花费了近五年时间打造的家,也是非遗展示馆。

  “金墨轩”分三层,一层展示竹雕和泥塑,二层展示漆画和绸塑,三层是休息室,一些未被分类的作品被放置在此处。该馆每件藏品都出自金可兴父子之手,甚至连“金墨轩”主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以及馆内的地板、墙壁、房梁、窗台上的绘画、泥塑也是父子俩的杰作。

  这里每件展示品都是有故事的。竹雕是金可兴诸多手艺中最早被评上非遗的项目,所以竹雕作品被他放在了展示馆最显眼的地儿。在这些竹雕作品中,金可兴与金魁最看重的是两件一小一大的竹雕台阁。其中,温州“迷你台阁”是1978年金可兴在20多岁的时候历时一个多月创作的,复刻了他祖父的台阁手稿,该作品以竹丝为主料,龙头龙尾由黄杨木雕琢而成,栩栩如生的诸多小人物错落有致地站在离骚阁、问天阁、左徒阁、三闾大夫阁,前后还配有艄公艄婆亭。

  温州台阁也称水上彩舫,是温州传统民俗中一种观赏性龙舟。早年间金可兴的祖父就靠制作台阁出了名,而金可兴也凭借制作这座“迷你台阁”在手艺人圈中有了名气与位置。

  如果说“迷你台阁”是金可兴对父辈手艺的传承,那么展馆内这件被放置在“迷你台阁”背后的大型台阁则是儿子金魁的传承。

  不过金魁说,这件大型台阁作品的问世,其实是全家的功劳。制作大型台阁并非易事,构图、选材、雕刻、上漆、搭配等几十道工序,父亲、母亲、姐姐、女儿一大家子人都参与了,历时三年才完成,“这件作品对家族里每个人都非常有意义”。

  事实上,“金墨轩”里的每件作品都有故事可讲——低头往下看,角落里的小人书《三国》,是金魁早期闲暇时练习绘画用的;抬头往上看,被搁置在柜子上的“国清寺”“楼外楼”“平湖秋月”“六和塔”竹雕,是金可兴当年参加过国内国际大展的作品;二楼柜子里金魁祖父创作的漆画,近百年了,色彩还如新;二楼墙上挂着金魁祖父画的水墨画,它是金可兴用自己的画作换回来的;边上的绸塑作品参加过世界巡回展……整座“金墨轩”都在讲述“金家班”的百年故事。

  金墨吟曾祖父制作的漆画

  父子两代人的传承

  金可兴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他曾受邀上武当山从事修复工作,又先后在永强工艺美术厂、永嘉雕刻厂、永嘉盆景厂、黄田盆景厂、黄田麦秆盆景厂、永嘉工艺美术实验厂等单位工作过,甚至还在昆剧团担任过美术指导。

  金家四项绝学——竹雕、泥塑、绸塑、漆画,基础都是绘画。金魁受父亲金可兴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金魁入行不久,就被金可兴推荐到村里画壁画。金魁手艺技术过关,却也曾在历史人物造型上“卡壳”。有次他画的壁画内容是上古人物,人物手中拿着一把剑。金魁正画剑时,有人提出疑问,上古时可没有轻钢剑,这物件与人物不符呀。

  自此,金魁每次在创作前都会弄清楚人物时代背景,再去研究人物构图。画古代人物还要区分古装和戏装,古装主要是为了还原历史时期的服装风格,‌它强调历史真实性,要‌尽可能还原历史上的服装样式和材质;而戏装则主要用于戏剧表演,旨在通过服装来增强戏剧效果,‌突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增强戏剧的观赏性。

  金魁说,成为非遗传承人,并非简单地接手老一辈的名号,还需要自身学习钻研。他为家中四项绝学排了一个序,在有绘画功底后,先学竹雕,然后是泥塑、绸塑、漆画,漆画是综合前面三项的绝学,而且每个阶段的作品需要时间去磨炼。

  在父亲的教导下,金魁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被中国台北故宫书画院聘为客座教授,被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授予“国宝级艺术家”荣誉称号。

  但金魁坦言,他受父亲影响至深,在非遗传承上,传承多过于突破,所以他希望女儿金墨吟今后能给“金家班”带来变化。

  谁说“传男不传女”?

  “2009年至2013年,爷爷先后获得竹雕、泥塑、绸塑、漆画四项非遗传承人称号。就我所知,还没有身兼四项非遗传承的传承人。爷爷常说,家中还有几项非遗手艺,可以再提出申请。”聊起家中那么多项非遗传承,就读浙江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大三的金墨吟语气中透着一股骄傲。

  金墨吟是金可兴与金魁认定的接班人。金墨吟从小是听着爷爷与父亲的故事长大的,她从懂事起就跟在爷爷与父亲身边,看他们做手工活,长大了又给爷爷与父亲打下手,展馆中的大型台阁也有她的参与。

  金墨吟高中时期撰写的历史论文《竹雕:家族记忆与传承的纽带》,获得2023年第四届“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的论文省级一等奖。

  在担任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期间,金墨吟也不忘推广非遗文化,她请父亲赶工竹雕亚运“三小只”的零件,她则利用休息时间组装,送给亚运场馆的工作人员与运动员。

  金墨吟在接受采访时说,非遗传承的道路注定艰难而漫长,但它承载着家族文化,她的目标不只是传承前辈的非遗技艺,更要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努力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金魁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与使命,父亲打破了祖辈定下的“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二姐从事雕刻20余年,作品多次在省市展览会上展出。

  身为“金家班”第四代传承人的金魁忙着研发非遗周边产品,结合文旅,用传统非遗展示温州人文山水的美。同时,金魁还在院校进行非遗教学,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上非遗。

  金墨吟则从年轻人的视角去解读非遗,今年五月她曾尝试做过竹雕直播,收获颇佳;近期又参与高校非遗短剧脚本创作,利用新媒体推广非遗。

  金可兴说,家中绝学交给后辈他放心,现今他将目标锁定在山水画上。他调侃道:“以前是匠人,如今想成大家,哈哈。”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永嘉“金家班”:一门四非遗 代代有传承

  记者:小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