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入海口有三颗明珠,为何在1600多年前已被写进诗篇?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南北朝·谢灵运)
中国有不少依江而建的城市,少数城市因造化神秀,在城市中心区拥有岛屿。如长沙橘子洲、南京梅子洲、厦门鼓浪屿、福州中洲岛等。这些城市中的岛屿,伴城而生,又稍离城市喧嚣,往往富含历史文化底蕴,被称为镶嵌在繁华都市中的璀璨明珠。
拍摄于19世纪末的一张江心屿照片。
温州城似乎更得山水之灵气。瓯江如一条曲缓的水龙自西往东,依次有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三座岛屿,犹如瓯江口含着的三颗明珠,串珠成链,环抱有情。尤其是江心屿,早在南朝时已经声名远播,名列中国四大名屿,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千首诗篇,被誉为“诗之岛”。
尤值一提的是,三座岛屿在谢灵运的诗文中都能找到身影。那么,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究竟在何时形成,又有怎样的故事?本期,三十六坊君带你了解瓯江三颗明珠的前世今生。
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到了下游温州,瓯江江面宽阔。由于长期受瓯江挟带泥沙自上而下的冲积,再加上瓯江口的潮汐影响,在江流与海潮共同作用下,泥沙沉积,形成了江心屿、七都岛和灵昆岛等江中沙洲。
清乾隆《温州府志》记载:“瓯江……至府城北门外为孤屿,又东南九十里,至磐石南宁村北曰双昆口入海。……沿江有三洲,曰西洲、蒲州、任洲。”
江心屿
江心屿,位于温州古城北面瓯江中,是瓯江三颗明珠中成名最早的岛屿。
因为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一诗,江心屿成为历代文人必至的“打卡地”。早在唐代,就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等名人,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九山斗城、七大城门、江心屿和环抱温州全城的水系
唐宋时期,江心屿分为东西两座小山,各建有塔寺。中间有江水川流而过,被称为龙潭。川中有暗礁,潮落而现,即孤屿,因此有“孤屿之椒露于佛殿后”的记载。这也与谢灵运诗中描绘的“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相吻合。
唐代温州刺史张又新《孤屿》诗中的“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以及孟浩然《登孤屿赠白云先生》的“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形象描绘出了江心屿最初的面貌。温州地方志书中,对江心屿的旧貌也多有记载,如“孤屿原为两岛,东西对峙,中贯川流,有龙潭深幻莫测。”“初离为两山,筑二塔于其巅。中贯川流为龙潭。川中有小山即孤屿。”旧时,因江心屿与润州(今镇江)居长江中之金山、焦山形势相似,有“小金焦”之称。
1903年10月20日《浙江潮》第10期刊登的江心屿照片。
江心两屿合二为一,与宋高宗赵构有关。南宋建炎四年(1130)正月,宋高宗为避金兵浮海至温州,登上江心屿,驻跸普寂禅院。当时,东屿有普寂禅院,西屿有净信讲寺,两寺隔水相望。南宋名臣、状元王十朋未出仕时,曾在净信讲寺攻读,现江心屿上还留有王十朋读书处。
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书诏蜀僧青了禅师,由普陀来主普寂、净信二寺。时值中川淤塞,青了禅师率众人抛石填平,并在填塞处建寺,联两寺为一,名曰中川寺。后经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东边普寂改名为龙翔寺,西边净信改名为兴庆寺。并镌“清辉”“浴光”两碑,立清辉轩于龙翔寺,立浴光精舍于兴庆寺。因寺庙位于瓯江中,俗称江心寺。
江心寺
“龙翔兴庆禅寺”被奉为高宗道场,香火旺盛,日本、朝鲜等国僧人纷纷前来学习。因此,永嘉四灵之一徐照《题江心寺》诗中,有“两寺今为一,僧多日东人”之句。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时,该寺被列为十刹之一。
南宋永嘉学派先贤薛季宣有《雨后忆龙翔寺》诗:“二峰高峙夹禅扃,长落潮音逐磬声。老僧睡起绝无事,不管波涛四面生。”诗中描写龙翔寺耸立中川,二峰夹峙,四面波涛拍岸,磬声与潮音相和。
法国摄影师泰奥菲勒·皮瑞镜头下的江心屿
两屿合一后,江心屿面积大了不少。后来僧人们又在寺庙后面的滩涂上围垦种粮,面积逐渐扩大。1974年,温州市政府成立“江心屿扩建工程指挥部”进行航道整洁,滩涂改造,将原来只有60亩的公园扩建到1000亩,奠定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江心屿的主要面貌。
七都岛
七都岛地势平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冲积岛,东邻乐清琯头,南与龙湾区隔江相望,西眺温州杨府山。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当时七都属永嘉县膺服乡,下辖任洲、沙洲、青岙三图;七都设有任洲铺。
七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曾前往乐清行田,也就是巡视田地,考察农业和水利。当时乐清沿海的田地,尚处在山海之间。从谢灵运“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的诗句可以想见,从山上俯瞰,海堤之内是千顷良田,堤外就是大海。
温州大桥建成前的龙湾、七都岛、琯头原址鸟瞰图。(摄于1993年)
谢灵运《行田至海口登盘屿山》诗中,有“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之句。学者研究认为,盘屿山应该是今磐石镇北的岭岙,在瓯江入海口北岸。谢灵运所见的“碧沙渚”应指如今的七都。渚,小洲也,即水中小块陆地。可见在南朝时期,七都还是一处有着碧绿沙滩的小沙洲。
宋代,七都已形成村落聚居。南宋乾道二年(1166),温州发生严重水灾,弘治《温州府志》中就以“永嘉任洲”来举例:“一村千余家,家以五人为率,计五千余人,存者才二百人,余可类推。”可见当时岛居生存条件恶劣。
叶适像
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曾自述出生在一座海边小洲上,“我生海旁州,古言江来铺”,周边“湛湛游无梁,滔滔济无桴;纵横洄伏中,暮齿将焉需。”有学者撰文认为,叶适所称的江来铺,应指五代或唐以前驿站名。对比相关史籍资料,温州古代曾经设铺的海边岛屿,很有可能就是七都任洲。
宋元时期,七都已经淤积成大片涂地。元代孙以忠的《温州路儒学记》中提及,永嘉县七都江水心有五百余亩涂地,自宋以来一直被划为地方学校的学田。文中还描述七都涂地的现状:“是涂地者,长江水势之所下,大海潮汐之所上,涨沙淤泥,积岁月而成者。愈积则愈高,愈阔则愈平。”当时的涂地五谷不生,只适合咸草生长。百姓常来此处采集咸草,编成草鞋或绳索售卖。但因常受到水灾侵扰,以至于“此涂不常也,一或暴洪破山,怒涛翻溟,又复崩春而去之矣。桑田沧海,可为太息。”明代,也有邑人捐献七都新洲地作为温州府学学田的记载。
清乾隆年间,瓯江沿江有西洲、蒲洲、任洲三个沙洲。蒲州如今已经成为陆地,成为龙湾下属街道的名字。任洲即今七都岛的主体部分。
清光绪宗源瀚等编绘《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中,七都岛由三块组成。
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古旧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七都的变化:清光绪年间,宗源瀚等编绘《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中,七都分为任洲、任洲前涂、东村涂三块,其中本岛任洲面积最大。
1937年《浙江省全图》中,七都主岛被标注为任洲。到1942年-1948年间的永嘉地图中,七都岛淤积范围逐渐扩大,与今天眼睛形状的岛屿已非常相似,东村涂和任洲连为一体,但南北之间呈还是分离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的航拍图看,七都岛东南方还有一处滩涂,南北间有江水流过。70年代后,南北已连成一片,中间被改造成水库。
1942年《永嘉县全图》中的七都岛
灵昆岛
灵昆岛是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岛屿,也是三颗明珠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灵昆山,去城东南八十里,在海中。”
谢灵运《山居赋》中,在“崐涨缅旷,岛屿绸沓”句后自注云:“海人谓孤山为崐。”
谢灵运像
灵昆古称灵崐,原是瓯江中的单崐、双崐两座小山。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认为,谢灵运所说的海人,就是当时永嘉郡人;称孤山为崐,当为瓯越古方言。灵崐作为古地名,跨越1600多年保留至今。
史料记载,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沿海渔民在灵昆岛双昆山麓筑寺庙,称“下寮殿(双昆宫)”。
明代,灵昆岛开始大面积开发。隆庆年间(1567-1572),两座山面向海洋的东侧已淤积成两片滩涂。万历间,因“灵昆山下多旷野,旧为乐(乐清)民侵据樵采”,永嘉县令林应翔令百姓在此垦田数千亩。
清初因迁海废耕。清雍正六年(1728)展复玉环,灵昆复准报垦。邻境永强、乐清乃至平阳、福建等地农民相继迁来,开发围垦,灵昆土地渐成沃壤。清光绪年间,温处道童兆蓉发布《温属兴办谕》,在玉环至灵昆设立海关分局,并捐金采购桑秧,招岛民领种养蚕。灵昆岛呈现出“桑田千顷,环以沙堤”的兴盛景象。
灵昆山还有海市蜃楼奇观的记载。清光绪《永嘉县志》“瓯海”条中记载:“有双昆山为海门,遂入于海,海山之际常有蜃气凝结,忽为楼台城橹,忽为旗帜甲马锦幔,光彩动人。”
民国地图中的灵昆岛
民国初年刊印的《大中华浙江省地理志》中,有关瓯江的记载提到:瓯江口中有二洲,曰大灵昆,曰小灵昆。可见直到民国初年,大小灵昆还是分开的两个沙洲。到1932年《永嘉县全图》中,灵昆岛的两个沙洲已连成一片,并向东扩张。
参考材料:
弘治、嘉靖、乾隆《温州府志》,清光绪《永嘉县志》
《鹿城人文景观》沈克成、汤章虹
《温州通史汉唐五代卷》鲁西奇
《叶适出生在哪里?》余力
《温州老照片》
《温州古旧地图集》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瓯江入海口有三颗明珠,为何在1600多年前已被写进诗篇?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新举措 首批“蓝眼睛”观察员上岗
社会08-24
-
老年人就餐最低7元 温州首家市场化便民食堂营业
社会08-24
-
三年办100场公益讲座 这位温州人把书院做“活”了
社会08-24
-
“一年级”新生升入新阶段 温州家长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社会08-24
-
温州这场招聘会让企业和残疾人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
社会08-24
-
警用电动车上线 泰顺铁骑警务助力开展“夏季行动”
社会08-24
-
全国“数智港航”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在温举办
社会08-24
-
确保杭温高铁温州段5G信号全覆盖 温州北站通讯设备调试启动
社会08-24
-
“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风吹到了制鞋行业!这场皮革鞋材鞋机展上“新设备”多多
社会08-24
-
浙江首个法务集聚区探索一年间,温州试出了哪些经验?
社会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