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侨创小镇:以侨搭桥 共创未来
温州侨创小镇创新创业新天地园区布局。
温州侨创小镇创新创业新天地园区鸟瞰图。 图片由龙湾融媒体中心提供
温州网讯 温州侨创小镇一周岁了!
一路风景,一路追梦。这一年来,侨创小镇始终秉持着专业、高效、增值服务等“娘家式服务”理念,吸引来自海内外的侨胞人才。截至目前,小镇已集聚涉侨企业283家,招引留学归国人员129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非龙湾籍占比超84%。
侨创小镇缘何落户龙湾?又因何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不断坚持、追赶、超越,为塑造“地瓜经济”新优势注入“侨”动力?故事要从一年前讲起。
应时运而生 侨创小镇落户龙湾
从某种角度来说,涉侨企业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商投资中,六成多来自于海外侨胞。在这方面,温州有着天然优势——温州是中国著名侨乡,侨史悠久、侨胞众多,全市共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83.6万人,占浙江省三分之一强。温籍侨胞分布在全球131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350个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侨团、60多所华校。
如何放大侨通四海的资源优势,吸纳更多侨资侨企集聚,从而实现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去年8月,在首届中国(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上,温州侨创小镇应时运而生,这是温州深入挖掘侨资源的创新之举。侨创小镇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创新创业新天地为中心的近6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辐射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区面积近28平方公里。
作为全国首个“侨创小镇”,温州侨创小镇宛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弄潮儿”,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它既厚植了海内外侨胞“造福桑梓”的家国情怀,也承载着新产业蓬勃成长的期待。
事实上,在侨创小镇诞生之前,全国各地已开展了各种类似功能的侨务聚集区先行探索。后发的经验总结优势决定了立意上的高远,小镇落户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将最大限度地放大龙湾区在高能级科创平台、海归人才、政务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龙湾在册华侨华人近1万人,以侨领众多、创新创业元素浓厚见长。”侨创小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陈佳坦言,侨创小镇落户龙湾恰逢其势。
一方面,龙湾有着丰富的知名侨领资源。从翁银巧、胡玲玲夫妇,担任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荣誉主席的冯定献先生等老一辈出海侨领,到如今反哺家乡产业发展的陈上松、张星、孙建强等新生代侨领,海外侨胞的乡情随着时间酝酿只增不减。数据表明,龙湾区有超百名华人华侨担任海外侨团秘书长以上职务。
另一方面,龙湾区高能级平台云集,创新创业元素浓厚。小镇内集聚了国科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瓯江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9家,充分集聚的高能级平台创新要素,为涉侨企业扩大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充沛的“养分”。
层层优势叠加,区域协同发展,助力温州侨创小镇逐步形成涉侨企业集聚地、海归人才创新地、为侨服务新高地。侨创小镇试点建设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创成2个省级侨联侨界创业创新基地,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以“侨”为媒 串联嫁接人才藤蔓
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改造建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刘雪松博士,最初并没有把龙湾视为项目“栖息地”。
刘雪松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和土木工程博士,是国家C类人才。他所研究的建筑信息化行业具备良好前景,预计明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76亿元。“建筑信息化属于数字经济范畴,放眼全省,刘博士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地方。” 温州侨创小镇招商部负责人李嘉木告诉记者,转变始于侨创小镇。
面对初创项目的种种顾虑,侨创小镇招商引资专班主动出击,话情谊、讲战略、谈合作、打营商环境的包票,自上而下抓起了人才招引工作。
最终,由刘雪松创立的温州清腾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侨创小镇,并通过领军型人才项目评审。该公司以从事建筑信息化代理为主,旨在通过自动化手段研究,高效处理和分析建筑行业的数据、文档,实现投标文件定制化生成、施工巡检报告自动化制作,及地质勘察、能源分析报告自动编制。这些功能的集成将大幅提升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眼下,刘雪松已带着同为博士的妻子和孩子常住龙湾。“和家人一起选择这里,不仅因为城市的活力,更因为这里浓浓的人情味和令我安心创业的土壤。” 刘雪松道。
以“侨”架桥,越来越多海归青鸟“归巢”。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也是其中一员。“该项目负责人是刘雪松博士的同学,公司原本在广东佛山已经设置生产线了,创始人仅仅来了龙湾三次,甚至还没和我们达成商务谈判,就已经注册了公司。”对于三顾龙湾就决意留下的这个项目,李嘉木印象深刻。
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主研固体喷漆喷粉工艺,通过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方式,解决了传统热风炉固化时间长、费用高、用工密集、易受灰尘污染等问题,能有效降低能耗约30%-50%,可广泛应用于温州教玩具、阀门、家具、新能源等多个产业。
放眼整个小镇,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创客带着项目而来。星曜半导体等海归人才主导型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温州元宇宙创新中心顺利开园……侨创小镇持续掀起引才聚才最强攻势,并将人才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一组数据可以表明侨创小镇的人才回归力度:依托侨创小镇“园区+院所+企业”全链条优势,截至今年7月,小镇范围内共汇聚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485人,海外人才占比超42%。今年1-7月份,新增全职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82人,海外人才占比超48%,其中新引育全职海外顶尖人才1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8人,以高速增长之势持续领跑全市。
全链条孵化 加速科研落地生金
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泉。但转化这些引领性技术的创新项目,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
如何加速前沿科技成果落地生金?侨创小镇的突破关键,在于前瞻性的预判分析和联通本地产业的增值服务,摸准先进技术、产业与当地发展需求的结合点。
以欧途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为例,小镇招商专班在接触到项目信息后,第一时间主动与公司创始人联系,提供“一站式店小二”跟踪服务,5个工作日内先后完成对项目落地的可行性分析,系统提供全区各类政策宣讲和解读,全面考察创新创业新天地、浙南云谷、温州海洋科技创业园等辖区可承载场地资源,并选定场地后以绿色通道形式完成场地测绘、评估等系列前期工作。现项目已明确选址方案,明确落地意向,并启动场地装修前期工作。
“我们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把科研方向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为两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平台。” 温州侨创小镇人才与科创服务部部长项彩月常年奔走在科研平台与企业之间。她注意到,一方面,本地企业求贤若渴,希望获得科技赋能;另一方面,手握大量创新成果的科学家也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
在初创项目选择方面,侨创小镇“触角”前延,主动对接区里申报的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同时与本地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大赛、局办项目处、侨领等加强沟通机制,最大化扩宽项目了解渠道。与此同时,借力龙湾区委组织部和清华大学校友会合作成立的“侨智库”,为项目落地评估和后续项目成长提供帮扶。
依照本地特色产业,侨创小镇已制定明晰的产业方向,锚定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以及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2+N”产业链条制定产业招商图谱,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目前我们已投用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的侨商大厦,作为整体孵化大楼,设立侨创小镇综合服务中心,包含法律、金融、企业、物业、生活、为侨等六大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各类服务平台资源,为侨企开通服务直通车。同时还在设立“侨胞之家”,依托区留联会、区欧美同学会等统战资源,组建小镇为侨服务联盟,全力推动华商回归,侨创项目和人才回归。” 侨创小镇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空间上,侨创小镇已储备物理空间70万方,预留工业用地15000亩,以最大的空间资源虚位以待。其中,梳理预留空间承载荷载等各项基础指标,以期更精准高效地对接项目落地。
在政策保障上,小镇不断整合政策服务“加油包”。制定《温州“侨创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建《温州侨创绿色产业基金》,出台“惠侨10条、惠企10条、惠才10条”,以最明晰的政策确保优惠落在实处。
2023年8月25日
温州侨创小镇揭牌,组建温州侨创绿色产业基金,探索制定《侨创小镇温州标准》
2023年10月30日
成立“浙南海创城”与“温州侨创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3月12日
签约落户温州侨创小镇杭银人才活动基地
2024年5月31日
侨商大厦揭牌暨温州市龙湾区侨商会成立,发布侨创小镇惠侨惠才惠企政策三十条
2024年7月12日
《推进“侨创小镇”试点建设,打造侨务工作先行标志性成果》入选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2024年7月30日
成立温州浙南科技城招商运营有限公司,全面承接温州侨创小镇“双招双引”工作任务
2024年8月20日
投用温州侨创小镇综合服务中心,成立温州侨创小镇归国华侨联合会,8家涉侨组织入驻侨商大厦,组建侨创小镇为侨服务联盟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侨创小镇
以侨搭桥 共创未来
记者 金瑞雅 通讯员 李希赛 实习生 王灿蕊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