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市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市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2024-09-01 08:35:00

  8月30日,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31日上午,中共温州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情况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丹,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梁彬,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项伟胜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孟晓晨主持。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一作了解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请介绍一下这些年温州改革的特点。

  梁彬:

  市委高度重视改革工作,接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温州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出市领导领衔的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218项,实施省级以上重大改革试点279个,近3年连续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回顾这些年来温州改革历程和实践,有5个鲜明特点:

  一是始终贯穿“续写创新史”这一主题主线。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320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农村“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龙港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等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标志性成果、实现整体性提升。

  二是始终突出民营经济这一最亮底色。始终把有“5个9”特征的民营经济作为温州发展的最大优势,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率全国之先开展“两个健康”集成改革,首推“两个健康”地方立法、省级标准等一系列原创性举措,50项制度成果、87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47万户,连续3年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居全国第一方阵。

  三是始终坚守改革为民这一价值取向。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持续深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随迁子女入学便利化”等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七优享”等政策制度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1,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连续5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四是始终坚持破题解难这一基本路径。聚焦制约温州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以改革探索开路、以制度创新破题。比如,以杭温高铁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新路径,以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推动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等。

  五是始终依靠基层首创这一动力源泉。始终将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作为推进改革的力量源泉,相继推出“百姓健身房”“明眸皓齿”等170多项首创性改革举措,实现民办、民营、民有、民享、民富。

  新华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温州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在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时,是如何系统布局和科学把握的?

  李丹:

  本次全会和《实施意见》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的系统谋划,主要体现在以系统化的目标体系引领改革攻坚突破。《实施意见》结合温州实际,谋划提出了“456”的体系化目标,即再筑“四个新优势”、重塑“五个新格局”、实现“六个先行示范”。

  再筑“四个新优势”,就是发挥改革“关键变量”作用,再筑民营经济、创新驱动、海洋经济、瓯越人文四个新优势。其中,再筑民营经济新优势,就是要依托新时代促进“两个健康”创新探索,在“温暖营商”、统一大市场、要素支撑供给等领域攻坚改革,树立“民营经济看温州”新标杆;再筑创新驱动新优势,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再筑海洋经济新优势,就是要构建“向海而生”统筹发展机制和港产城一体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温州迈上陆海统筹全面发展道路;再筑瓯越人文新优势,就是要在文化兴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领域深化改革,优化促进城市发展的文化赋能机制,提升温州“令人向往”的文化魅力。

  重塑“五个新格局”,就是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城市、开放、区域、产业、治理等五个体系化发展领域重塑新格局。其中,城市重在深化“强城行动”、建好“五城三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谋划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千万人口更相适应的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重塑强城强芯新格局;开放重在提升温州城市的开放度和全球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通过实施对外开放领域集成改革,主动引领构建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协同建设机制等,重塑内外开放新格局;区域重在稳固在区域经济新布局中的龙头引擎地位,提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浙南闽北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浙南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重塑区域领跑新格局;产业重在通过改革组合拳,做强做大有温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产业强市新格局;治理重在完善有利于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与生态、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与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系统打造平安温州、美丽温州、和谐温州、幸福温州,重塑协调发展新格局

  通过推动“再筑四个新优势”“重塑五个新格局”实现“六个先行示范”。即在激发活力上先行示范、在创新发展上先行示范、在开放融通上先行示范、在区域一体上先行示范、在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在市域治理上先行示范。

  中国网记者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温州将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伟胜:

  此次市委全会提出要“再筑民营经济新优势”。下一步,我们将聚力抓好四个方面,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更加注重营商环境。锚定“营商环境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目标,全面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省“32条”和温州“195项任务清单”,有力打响“温暖营商”品牌,争创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强化涉企服务渠道、服务职能、服务资源、服务力量统筹整合。

  二是更加注重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健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每年向社会资本推介重大项目10个以上。积极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主动帮助民营企业向上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三是更加注重公平竞争。严格实施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用好“民呼我为”“12345”等市场主体投诉举报平台。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落地,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四是更加注重开放创新。加强“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侨创小镇等侨胞侨企在温创新创业新平台。创新优化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模式,加强对外开放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统筹推进“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浙江日报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请问温州下步将如何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项伟胜:

  此次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全会部署,重点抓好“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产业提质,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推动电气、鞋服、泵阀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新产业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未来医疗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优化“一港五谷”等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比如新能源产业方面,加快三澳核电工程建设,推动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等重大项目开工,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领域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创新链。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今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4800家。高标准建设千万方级规模大孵化器集群,今年争取入驻孵化企业总量突破1万家。持之以恒建强建好高能级创新平台,特别是发挥好我市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优势作用。

  三是聚焦保障提升,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完善产业和科研人才引育用留等机制。推广“科创指数”融资、数据得贷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充分发挥我市“1+1+1”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的引导支撑作用。深化“数据得地”“工业上楼”等土地要素创新性配置经验做法。

  浙江法治报记者:市委全会《实施意见》提出了16个标志性改革成果。请问,这些重大改革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丹:

  市委全会《实施意见》在400项具体改革项目中,精炼出16个标志性改革成果,体现了改革系统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标志性改革的筛选,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突出改革品牌的迭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围绕国家所需、温州所能、未来所向,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改革标志性成果。此次第1-4项标志性改革,均为既有改革品牌。《实施意见》对这几个“金招牌”作了延续和迭代,体现了市委常抓不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第二,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温州要打造“全省第三极”,必须找准路径、锁定赛道、锻造长板,充分发挥在高质量发展中具备的独特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实施意见》结合再筑四个新优势的目标谋划标志性改革,筛选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综合改革、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文化赋能发展综合改革等标志性改革项目,主要是通过抓住改革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把客观的潜力和资源转化为赢得竞争的优势和长板。

  第三,服务支撑“全省第三极”格局。温州要以更大格局实现更高水平发展,需要打破发展壁垒、提高政策协同。市委全会《实施意见》立足全局观念谋划创新突破,以改革的办法聚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力求通过跨领域、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发力,打造形成支撑“全省第三极”的大格局。标志性改革当中,浙南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对外开放集成改革、市域一体化统筹机制改革、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均是出于这一考虑。

  第四,紧扣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标志性改革围绕幸福这一关键词,谋划千万级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持续服务天下英才“来温州•创未来”;谋划市域治理集成改革,提出迭代更新“大平安”“大社工”“大生态”治理模式等,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温州日报记者:市委第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千万级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请问下步温州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

  项伟胜:

  我们重点将立足“推进千万级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做好“保基本”和“促优享”两方面工作:

  在“保基本”方面,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迭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组织编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五五”规划》。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按照“服务跟着人口走、要素跟着服务走”原则,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在“促优享”方面,聚焦人民对品质生活的向往,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领域资源布局,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构建“好学温州”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健全公共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深入建设国家医防融合试点城市,打造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区域医疗高地。完善生育、养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建成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城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高水平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积极推动体教融合、全民健身,擦亮全国游泳之乡、中国龙舟名城、国际象棋之城金名片。持续组织实施好小切口、惠民生的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温州新闻网记者:这次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举措,并明确要“全面对标、深化落实”。请问,市委改革办作为全市改革攻坚的牵头单位,下一步将如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梁彬:

  作为市委抓改革的中枢机关,市委改革办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将五年任务分年度实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实。

  一是抓好任务分解。会同市级有关单位,逐条细化分解《实施意见》10个方面改革任务,编制改革项目清单,制定9个专项领域改革攻坚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体系化落实。

  二是创新载体抓手。把“小切口、大撬动”改革攻坚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全会改革任务的重要抓手、撬动各领域改革的“新引擎”,滚动推出具有温州特色、见效快可复制、群众有获得感的具体项目。

  三是强化实战实效。从“抓精准、抓落地、抓推进”的角度,按照“系统谋划—推进实施—督察问效—考核评估”全周期闭环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生成、清单管理、试点转化、经验推广等抓落实机制。

  四是营造浓厚氛围。健全完善改革风险预判管控等机制,用好用足改革激励、容错纠错、尽职免责等措施。坚持“开门搞改革”,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加强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进一步营造尊重改革、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发改委

  原标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市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温州日报记者:叶凝碧

  制图:胡晓瑞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