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
金秋时节,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发展工作,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
何以成就“诗与远方”
对于旅游发展,温州人是期待的。温州旅游本底好,“天生丽质难自弃”,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旅游强市的进阶之路谈何容易。
从这几年爆火的城市来看,虽各有各的出圈方式,但背后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归结起来,“底蕴+个性+风口”“资源+传播+服务”,是这些城市从“网红”到“长红”相通的“密码”。
当下,城市文旅比拼已然“白热化”。温州要下好旅游发展的“这盘棋”、在众多城市中杀出一条“风光路”,势必得修炼锤炼自身的战略、战术与战法。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就是在战略认识、战术布局、战法执行上的一次总动员,是实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攻坚三年行动的一次全面部署。
引人关注的是,会议提出,要让“温州旅游”成为业界新势力和城市新品牌——从这一提法中,可以隐隐捕捉到,温州人对于旅游发展那种“璞玉待雕琢放光彩”的质朴的砥砺之心,也能感知到,这一目标的设定,于温州发展现实而言,是恰如其分、合乎现实的。
有人说,一切美景,皆是远古的馈赠。老天爷、老祖宗就馈赠了温州好山好水好风光、城美景美人美,让温州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一年四时,一日朝夕,温州时光风景皆是和美宜人的。这里,集山、江、海、湖、岛、瀑、湿地之大成,聚戏曲、歌舞、书画、百工之底蕴。可以说,在北纬28度线这条旅游的神奇纬线上,温州的温润“独具”、温馨“独厚”、温情“独有”,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推进“炼成”旅游强市。
但客观地说,温州旅游发展,与当下形势发展、与市民承载期待相比,确实存有不少短板不足,比如,坐拥名山名水、名城名人,却难出“现象级”旅游IP;景点“各美其美”,却难以“美美与共”,等等,无不困扰掣肘着温州旅游发展。
雁荡山卧云栈道。 叶金涛 摄
在这次大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就强调,温州具备这么好的条件、坐拥这么好的资源、面对这么好的机遇,我们更要以“对得起这片土地”的使命,让旅游事业强起来。
谁不想自己生活的城市,是别人心中的“诗和远方”,那么“群雄逐鹿”中,该如何找到找准旅游发展的“十里春风”,且以诗意共远方?透过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或可发现几个“主攻方向”。
故事新“传”。
有市民调侃,一些景区观光导游词,听了几十年故事依旧,伴着少年变成中年。这从一个小切口反映出传统景区发展的理念滞后。当前,文旅发展已进入体验式、沉浸式的3.0版,而我市还处于向休闲式提升的阶段。“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十大攻坚行动,其题中之意就是开辟新赛道、探索新玩法、建立新规则、激发新消费,不断催生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
旅游发展,“有故事”还要学会“讲故事”。温州景、温州味、温州戏、温州夜、温州礼、温州情,各有各的精彩,也应各有各的故事表达。这种故事表达,应是时尚的、潮的,能共情共鸣的,就好比当年乌镇的那一句“来过,未曾离开”。
小题大做。
旅游发展是创意比拼。从淄博的烧烤到“尔滨”的冰雪,一个“爆点”抓住了撬动的就是整个城市的红利。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形成独具温州辨识度的六大标志性景区和八大标志性场景,说到底就是要在放大优势中找到“主卖点”、“闪光点”和“引爆点”。本次大会上签约的奇云实景电竞小镇、百丈漈沉浸式江湖主题“演艺+”综合体等,也紧扣潮流趋势,打造新一批温州旅游爆点新势力。
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无中生有,素来是温州人所擅长的。“诗画山水”中何以独辟蹊径,“温润之州”中何以以小见大?今天的温州旅游,需要的是将“小元素”做成大产品、大爆款,成为有品质、有内涵、有流量的个性产品、网红产品,让年轻人“一见钟情”“近悦远来”。
楠溪江音乐节
软硬兼施。
被流量选中的,短期可能是单个景区、单个项目,但长期的是一座城的吸引力。温州旅游发展,要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一个关键点就是全域系统性、集成性,在配套建设、旅游业态上“软硬兼施”、串珠成链。
此番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吃、住、行、游、购、娱”不同维度上产生新形态、新引力,把温州城打造成为旅游发展的“大孵化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打破“孤岛效应”,从景区的封闭循环走向城市开放融合发展,旅游的“根系”才能深扎于城市“土壤”。
在这最美的秋分时节,向着“诗与远方”,等风来不如追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