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乐清市】从围墙“建与拆”之中看政绩观

【乐清市】从围墙“建与拆”之中看政绩观

2024-11-11 11:49:44 李青云

  近期屡屡看到一些“围墙”新闻,黄河壶口瀑布两侧砌围墙防“偷窥”、云南梅里雪山景区道路两侧新建高高围墙,引发了网友对于“围墙”该不该存在的热议,不少网友直言,“围墙挡景”损害的是地方形象,堵住的是景区长远的发展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创造性提议拆除西湖围墙,还景于民,让杭州与西湖更紧密相融。回头看这一拆,不仅拆出了西湖之景全民共享,也拆出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大发展和大跨越。在简单建与拆之间,不仅体现的是发展观,更是为政者的正确政绩观。“西湖拆墙”,也是对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生动教学和深刻启示。

  拆除的是观念之中的围墙。一堵堵围墙,带来的是可见可感的门票收益,代表的正是干部希望工作显山露水的“小心思”,甚至今天部署、明天出经验的“急速政绩”。纵观全国,这样的“围墙”案例比比皆是,有的为了贪一时之功搞破坏性开发、掠夺式经营,有的为了眼前经济招引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有的甚至为了快速出成绩搞“作假数字”“水分工作”,这些干部不仅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较大损失,还影响了党的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印象,是群众深恶痛绝、深深唾弃的。作为干部来讲,推进干事创业、做到担当作为,一定善于破除“心中贼”、拆除“心中的围墙”,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能使得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满足群众需求。

  增益的是不显不露的潜绩。没了围墙,貌似是没了门票、没了收益,但细究来看,游客多了、消费也多了,就有了长期收益。这深刻启示我们,貌似一时之失、实则长期所得。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东山县参观古文昌纪念馆时指出,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这位县委书记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群众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了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群众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伟大丰碑。为政者也是如此,工作打基础、利长远,可能不显山、不露水,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少干急功近利的傻事,多干埋头苦干的实事,总会成就利民惠民的好事。

  立起的是超前高远的格局。格局有多大,道路就有多宽;政绩观树得越正,政绩就产得越多。当前,社会上有一种恐慌,恐慌“付出得不到应有回报”、恐慌“默默无闻就真的不被看到”、恐慌“为后人铺路自己无路可走”,因此干显山露水工作的人多了、默默无闻奉献的人少了,追求一时亮点的人多了、甘于扎实打基础的人少了,追求“显绩”的人多了,追求“潜绩”的人少了。这种趋势如此下去,干实事的人会越来越少、干虚活的人会越来越多,党和国家事业会受到极大影响。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怀有超前视野和高远格局,相信“明规则”会战胜“潜规则”,相信“干潜绩”能赢过“干显绩”,把正确的政绩观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同时,作为各级党委,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仔细甄别“显绩”与“潜绩”,为真干活、干真活的人保驾护航。

  干部历练成长也如同这一围墙,难免会面临“建”与“拆”的困惑、“进”与“退”的抉择。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政绩不在于眼前的光鲜亮丽,而在于长远的福祉与民众的满意度。作为新时代的干部,应当具备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勇于拆除心中的“围墙”,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既要有显绩、也要有潜绩,将个人的政绩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之中。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