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惠民之路“连上”省两会“委员通道” 听施丽君讲述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温州网讯 “大家看,这是我们温州龙港市的咸园乡村艺术团,现有团员200多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人员、有务工人员,还有当地村民。像这样的乡村艺术团,在温州有2700多个。”昨天上午,在省两会“委员通道”采访现场,来自温州的省政协委员、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兼)、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施丽君手里的一张照片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一条红毯、两只话筒。每年省两会上的“委员通道”备受瞩目。这条通道,绝非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短短路径,它承载着厚重民意,是百姓心声的 “扩音器”,亦是政协委员直面社会关切、传递履职决心的前沿阵地。
8点30分许,施丽君迈着从容坚定的步伐走到话筒前。有记者问道:“您作为省政协文化艺术界的委员以及一名基层文化馆馆长,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普惠,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我觉得文化惠民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它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所以我认为文化惠民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育文化’。”面对镜头,施丽君为大家讲述了地道“温州味儿”的文化故事——
自2014年起,温州市政协持续开展“六送下乡”活动,开启了一场场从未间断的为民服务之旅。这一路,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送教育、送法律、送体育,如同一股股暖流,润泽着温州的每一寸土地,尤其是偏远山区与海岛,更是深受其惠。如今,“六送下乡”已成为温州市政协服务为民的重点履职活动和特色品牌。
在这场持续多年的暖心行动中,作为温州市文化馆馆长的施丽君和温州市文化馆的文艺“轻骑兵”,始终奔走在“六送下乡”的第一线,用数千场“文艺赋美”的服务,把文化惠民送进千家万户。“这些年,我们很辛苦,但也很开心,群众的笑脸和掌声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施丽君说。
若将“送文化”比作一场场及时雨,润泽大地于一时,那么“种文化”则是埋下希望种子,孕育文化森林。
讲述中,施丽君拿出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张照片。她说,正是在这些乡村艺术团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场文化惠民活动,跨越高山和大海,连接城市和乡村,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把文化惠民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瓯越大地上。
春华秋实,随着“种文化”的种子越来越多,育出的文化硕果也越来越多。
如今,在市文化馆的牵头下,480多家温州市表演艺术类相关机构成立公益大联盟,与乡村艺术团“牵手”,让艺术团得到社会师资专业的辅导培训,各地乡村艺术团依据需求定向“点单”,文化馆实施精准“配送”,进一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目前已累计受益19万多人次。与此同时,温州市文化馆还通过“繁星计划”数字平台,实现日常运行管理数字化,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成果还不止于此,在温州这块文化沃土的滋养下,“文化种子”不断培育壮大,“育文化”的势头持续向好。
例如,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每年都会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将传统戏曲的魅力带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戏曲的声音在田野间回响,让文化的力量在乡村中绽放。
又如,在文旅方面,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也积极统筹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坐高铁 游温州”文旅惠民季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惠民举措,聚人气、增活力、促消费。
“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和文化艺术界政协委员应该担当的责任。”在讲述的最后,施丽君表示,今后将团结更多文化工作者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勇当文艺“轻骑兵”,让有创意、有温度、有能量、有流量的全民艺术普及更多人。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文化惠民之路“连上”省两会“委员通道” 听施丽君讲述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记者 金帅 黄荣杰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