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撒哈拉的一粒沙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温州市中小学的期末周,辛苦忙碌一学期的学生、家长、老师们都进入紧张的“交答卷”时刻。
此前不久,深圳南山四年级的一张数学期末试卷,因为难度太大,临时增加了20分钟的考试时间。网友神点评:“学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这条深圳的教育新闻很快成了全国热搜,五湖四海的家长们狠狠代入了,“破防”了……
“教育焦虑”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尤其每逢期末冲刺季,“成绩”这根弦总会牵扯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
深圳这张考卷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放眼一整个学期里的点滴努力,我们需要好好思考:该如何理性对待“期末考”?

图源:央视新闻
一
每年中高考季,全民“写作文”,已经成了多年的默契。然而,这次霸屏热搜榜的却是一张深圳南山的四年级数学考卷。
网络上常有这样的调侃:“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而这份数学卷,则被网友“判为”语文老师出的题,解数学题前要先做阅读理解。不少题目句句有主谓宾,段段有原因关联,需深刻理解文字才能作答。
原定90分钟的考试时间,一共36道题,整整6页A4纸。网友中不乏清北“学霸”、中学数学老师,但看完这份试卷后纷纷不淡定了,直呼“别说小学生了,我都写不完”。当地教育部门临时延长20分钟考试时间“救场”。
“几家欢乐几家愁”,对这份试卷,网友展开热议。有人支持,认为“情境化”试题贴近生活,并未超纲;有人觉得命题方向有所跑偏,用力过猛;有家长则心疼,考试难度过高,会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求“轻虐”。
一场四年级数学考卷的全民大讨论,再次激活公众对教育议题的关注热度。

图源:网络
二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共同的美好期许。
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新生儿数量相较于前一年增加了52万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人的龙年生育偏好。人口学专家何亚福曾将1952—2023年六轮完整生肖年的出生人口进行分析,出生人口最多的生肖便是龙年。
就像生肖偏好,父母对子女普遍有着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在日本、韩国,甚至远至美国的亚裔群体中,都有这么一个特点:无论父母的教育程度如何,他们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有统计显示,在甘肃华池,父母对于0至21个月的孩子期望与自身家庭背景的相关性是极小的。
“加油!距离高考还有6574天!”孩子刚刚出生,就有家长备好这张“梗”图,摩拳擦掌卷起来。呱呱坠地之刻,家长们就开始遥想孩子的远大前程。年轻的爸爸妈妈也乐于为蹒跚学步的孩子们准备各种清华、北大的儿童校园衫。这些画面总能博得网友们的会心一笑与不忍戳破。
孩子是花朵,需要用心呵护。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些母慈子孝的时刻很快就被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取而代之,当初的“状元梦”也开始“幻灭”。
普遍超高的教育期望衍生教育焦虑,而焦虑又催生补课等超负荷的学习方式。比如,相邻的韩国,位于首尔富人区的大峙洞以韩国最高端补习班一条街著称,街区内各种补习班多达上千家。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在6—17岁的孩子中,有62.9%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其中13—17岁(初高中阶段)的孩子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更是高达81.2%。
“现在的小孩太累了,如果可以选,他们估计不想被生出来吧。”网上有人如此感叹。教育内卷的尽头可能是没有孩子可以卷。在日韩等国,一边是兴旺的“补习班经济”,一边则是日益加剧的少子化。
这一尴尬,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培养好娇嫩的花朵。

图源:央视网
三
孩子不易,家长不易,老师亦不易。
“卷”,让许多人很难不陷入教育焦虑。
就像剧场效应,当前排观众起立,后排观众跟着站起,最后大家仍是集体看不见。过犹不及!内卷的当下,合力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助力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学习力,应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
我们常说,“毕竟还是孩子”。儿童的天真烂漫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天赋。儿时的调皮捣蛋曾经是可以豁免的无伤大雅。人到中年,我们常常怀念童年那些“没心没肺”、释放天性的无忧无虑时光。
18世纪,卢梭呼吁:“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童年有童年的地位。我们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有一篇微博文章广为流传,《家长都承受不住社会压力,为什么认为孩子能承受得住?》文中提及,孩子们感受到的压力与焦虑,往往是父母与老师们传递的,而父母与老师们的压力与焦虑,则主要来自于社会。家长与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扛住大部分的社会压力,不要把压力原封不动甚至变本加厉地传递给孩子。
孩子拥有美好快乐童年,方有坚强内核,足以面对长大后的艰难险阻。
我们不妨多一些耐心。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不知戳中了多少家长的教育焦虑。其实,这句口号最初是上世纪80年代一家企业的广告语——“治疗儿童缺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学者刘擎看来,“‘起跑线理论’将教育的功能简化为‘输赢’之争,这恰恰是当下社会崇拜竞争和成功学的一种病征……就算可以将人生比作一场赛跑,那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最初的一点得失可能完全无足轻重”。
孩子的成长本像一场马拉松,“风物长宜放眼量”,行稳致远。
我们不妨多一点想象。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中,新加坡教育部的副总干事在访谈中提到:“现在我们把成功的定义定得太狭小了。有一份高薪工作,你就成功。这样的心态我们正在逐步地调整中,整个社会也必须重新评估何为‘成功’。”
然而,现实中,总有些人在打破我们对既定成功的常规想象。
2015年高考,苍南小伙郑恩柏以760分的成绩成为全省理科状元。但在北大元培学院,他最终选择了文科,毕业后专职写作,最近,他刚刚出版了个人长篇小说处女作《蛮与痴》。
作家三毛为爱走天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表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沙漠》,以沙漠为背景,风靡华人世界。“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哪怕平凡如一粒沙,既可成为“题海”撒哈拉中的无名之辈,也可成就爱情之海撒哈拉中的思念。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教会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心目中的“撒哈拉的一粒沙”,是留给大人们的一道考题。

图源:温州教育发布
无论如何,期末考总会结束,新的考验、新的成长仍在前方。聚沙成塔,跬步千里,与君共勉。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如何看待撒哈拉的一粒沙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世界的温州,跑出“向新而强”加速度
社会01-20
-
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点燃温州经济发展新引擎
社会01-20
-
温州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如何让失能失智老人老有所护?
社会01-20
-
代表委员热议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温州能有大作为
社会01-20
-
为近600万人提供质优量足的用水保障 一份重点提案激起的护水涟漪
社会01-20
-
考试延长10分钟?作文被吐槽?小学四年级语文考试难住了谁
科教文体01-20
-
赏龙灯看村晚!过个“惊艳”民俗年
社会01-20
-
成功下线!苍南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社会01-20
-
已36天无降水!温州快变成“昷川”了!
社会01-20
-
“校车+校船”无缝衔接 护航海岛学子回家路
社会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