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民意、议民生、汇民智 市人大代表共绘城市发展新画卷
温州网讯(记者 潘涌燚)2025年温州市“两会”进行中。会议期间,温州市人大代表们牢记使命、心系发展,围绕住房、农业、教育、交通等领域积极建言,所提建议紧扣时代、关乎民生,为城市发展谋新篇、为百姓幸福献良策。
市人大代表张佳玮:
多措并举,推动温州“好房子”建设

“好房子”不仅是满足居住需求的物理空间,更是融合安全、宜居、绿色、智慧等多种元素的生活载体。它是人民安居的基础,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层层递进,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温州“好房子”建设,张佳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在政策层面,完善相关体系,结合顶层设计与落地实践,丰富政策内容;在管理方面,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创新组织架构;统筹多元主体参与,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此外,张佳玮还建议,注重技术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绿色、数字化的“好房子”;在片区更新上,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实现更新绩效最大化;同时强化贴心服务,提升物业服务与生活服务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人大代表赵东远:
精准发力,支持文成县高山种苗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文成县为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生物资源及逐步完善的交通物流网络,将现代种业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实施 “五山联动” 战略,在果蔬种苗、食用菌种、鱼苗等领域积极探索,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文成高山育苗产业,全力打响 “高山育苗看文成” 品牌,赵东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支持建强种苗生产基地,更新智能化设施设备,搭建数字农业管理平台;二是借助科技力量助力良种选育,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造科创中心,优化品种结构,拓展市场;三是推行品牌化发展模式,依托生态优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旅、渔旅、乡旅融合发展。
赵东远表示,文成县高山种苗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以上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市人大代表陈时满:
多方协同,推动温州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温州民办教育历史悠久,在扩充教育资源、满足多元教育需求和特色办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温州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民办学校在校生比例也相对较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温州民办学校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陈时满建议政府从政策支持、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指导等方面给予有力帮助,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陈时满说,温州作为民办教育改革试点城市,政府要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转化为政府的实际行动,从而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市人大代表王茂法:
加快立法,为温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温州市市域铁路 S1、S2的开通运营以及S3的启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如何为温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了一道现实的“考题”。
王茂法认为,制定《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迫在眉睫。该《条例》的制定不仅能填补国家和省级层面在我市轨道交通领域立法的空白,构建权责清晰的建设和运营监管体系,促进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能固化管理经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回应人民群众高质量出行的需求。
王茂法建议,应尽快推进《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制订工作,通过立法明确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的衔接、保障乘客安全便捷出行等问题,提升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市民,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温州理工毕业生获近2亿元融资!大二业务就遍布全国
媒体专栏01-22
-
在省域开放大通道中,如何成为“核心增长极”?
社会01-22
-
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难题?市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
代表在线01-22
-
教育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代表委员建议培养“AI胜任”型学生
社会01-22
-
中小学食堂如何办得尽“膳”尽美 政协委员这样建言
社会01-22
-
四海同心!助力家乡“双万”城市建设
社会01-22
-
儿童友好如何与“城市美好”双向奔赴
社会01-22
-
“冻”人年味里的温暖记忆
媒体专栏01-22
-
温州14岁少年被牛津录取,家长做对了什么?
科教文体01-22
-
在最美山城,“桥”见人文之美
社会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