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老爸老妈一年三次踩坑 80后儿子感叹这一届家长难带

老爸老妈一年三次踩坑 80后儿子感叹这一届家长难带

温州都市报 2025-04-18 09:22:00

  温州网讯 “家里长辈固执己见,屡次陷入手机里的消费圈套,老是为他们解决麻烦,让我很苦恼。”近日,80后胡先生向媒体倾诉,70多岁的父母在使用手机时,连续三次掉入消费陷阱。从隐秘扣费到高价修补,“中招”不断,令他心力交瘁。

  第一次入坑:“保密群”中诱导打赏,自动扣费从1元涨到68元

  2024年初,胡先生的父亲老胡被莫名拉入一个“保密群”。该群等级森严,还有等级进阶制度,群主不时发布任务,声称完成任务后可“进阶”,并承诺达到一定级别将获得国家高额补贴。老胡在完成一次“观看视频任务”后,被诱导支付1元“打赏”。起初他并未在意,但数月后手机频繁出现不明扣费。“老人对手机操作不熟悉,对方在初次付款时便设置了自动扣款,起初两个月每月扣1元,第三个月起骤增至68元。”胡先生回忆道,发现后他立即取消自动扣费,并向运营商投诉,最终获得退款。

  第二次入坑:300余元的“祖传膏药”,无效反添堵

  胡先生的母亲则因刷小视频而“中招”。前段时间,她看到一则理疗馆宣传“祖传膏药”的广告,声称能治愈各种疼痛。他妈因左腿膝盖偶尔无力,便让胡先生陪她购买膏药。“我劝她身体不舒服应该就医,别信广告,但她就是不听。”拗不过母亲的要求,胡先生无奈带母亲前往理疗馆,对方检查后称他妈妈半月板磨损严重,让他们花300多块钱购买了3贴膏药。实际上,三贴膏药使用下来并没什么效果,“事后我带母亲去了医院,骨科医生告诉我,70多岁的老人半月板磨损是正常现象。”胡先生对此哭笑不得。

  第三次入坑:5000元胶水补漏,漏水未止人已失联

  今年春节前,他妈妈刷到一则“高科技红外线查漏”广告,视频中工人利用仪器精准定位漏水点,不用拆墙就轻松搞定漏水,这让她动了心,恰逢家中老房子漏水,她立刻联系广告中的工人。工人上门后提出处理方案,还要求先签施工协议,“胶水80元一斤,需灌注60多斤,总计5000元。”

  工人一番操作,注入胶水后匆匆离去。次日,胡先生发现漏水依旧,且有越发严重迹象。他尝试联系对方,起初对方还接电话,随后便彻底失联。“现在墙面如同烫手山芋,砸也不是,留也不是。”胡先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未得到有效处理。目前他已收集证据,计划向法院提起诉讼。

  胡先生有话说

  其实,父母被坑的事件远不止这三起,实在是令我心力交瘁。为防止他们再踩坑,我定期检查他们的手机,了解他们接触的人和观看的内容。不过,尽管如此,家中仍状况频出,为此我很苦恼。我父母70多岁了,但还需要像管教孩子一样盯着。管吧,毕竟是长辈,我不敢说重话,但新问题总层出不穷,唉!

  记者有话说

  记者采访胡先生时,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无奈又生气”:他希望尽量尊重父母的决定,但同时对现实中父母屡屡被套路很无奈。看得出来,他很想帮父母摆脱经常被坑的困境,但又觉得无法与父母有效沟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为此,记者帮忙联系专业心理医生,希望在与长辈沟通方面给胡先生一些建议,让他少一些焦虑。

  心理医生有话说

  千万不要直接指责,越指责越糟糕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 潘琳玲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受骗,与认知能力下降、情感需求未得到及时满足有关。与这类老年人沟通,首先要保持尊重与耐心,避免直接指责,越指责老年人就越封闭内心,就越不愿与子女好好讲。

  如果不清楚如何与长辈沟通的,可以试试这样说:

  1.多讲“我们一起看看”“我们问问别人”等,这样的表达会让长辈感到你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容易建立信任感。

  2.“老爸/老妈,你最近有没有接到奇怪的电话?我有点担心你。”

  “我看新闻说最近很多老人被骗,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被骗的,咱打个预防针。”

  3.若老年人坚持相信某些信息,可带他们咨询专业人士,听取权威意见。

  通过这些方法,通常能够更好地与老年人有效沟通,能帮助他们提高警惕。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不明扣费、没用的“祖传膏药”、补不好的漏水

  老爸老妈一年三次踩坑 80后儿子感叹这一届家长难带

  记者:严嘉瑜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