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瑞安这家老年食堂如何从“舌尖”到“心间”

瑞安这家老年食堂如何从“舌尖”到“心间”

潮新闻客户端 2025-04-18 09:35:41
以公益为支点,吸引志愿者投身助餐服务,开垦“爱心菜园”供应蔬菜,这是林源村打造老年食堂的实践路径。

  “老林,吃饭啰。”“小陈,今天中午啥菜啊?”“红烧肉、豆腐干、虾皮和海带烧豆芽,都是您爱吃的……”

  每到饭点,瑞安市林川镇林源村老年食堂的志愿者陈诗训,都会把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准时送到数十位老人家中。

  自从村里的老年食堂开业,陈诗训就主动当起“服务员”。以公益为支点,吸引志愿者投身助餐服务,开垦“爱心菜园”供应蔬菜,这是林源村打造老年食堂的实践路径。

  村民接力,志愿服务暖人心

  上午10点30分,林源村老年食堂的开饭时间。5名身穿红马甲的“服务员”,熟练又迅速地打菜、打饭、盛汤。他们并不是老年食堂的工作人员,而是村里的热心志愿者。

  “在我们村里,村民轮流来老年食堂当‘服务员’。”提到老年食堂,志愿者林莲媚言语间满是自豪感。她指着墙上的值班表介绍,每天有七八名志愿者来食堂帮忙。

  林源村党支部书记林建林是这张值班表的制作人。他说,老年食堂自2024年3月开业,便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爱心人士的资金赞助。前期调研时,他发现村里有50多位高龄老人面临买菜难、做饭烦等难题,急需送餐上门服务。

  “有没有村民愿意加入送餐队伍。”林建林刚把想法在村里公布,就立刻得到热烈响应。参与者中有党员干部、村民义工、爱心企业家,更出乎意料的是,不是林源村村民的热心人士陈诗训也报名加入。目前,林源村有30多位村民加入了老年食堂的志愿服务中。

  村民轮流当“服务员”,让老年食堂的服务愈加贴心。每天上午10点30分,志愿者们兵分两路,将打包好的午餐送至老人家中。90岁的村民林安棉称赞道:“多亏了老年食堂,我和老伴每天都能准时吃上热乎饭。”

  爱心菜园,蔬果飘香稳运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林源村老年食堂运行一年多来,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能一直运营下去,一是没有场地成本,二是我们努力增强食堂的‘造血功能’,以此降低运营成本。”林建林笑着解释。

  他领着大家来到老年食堂旁,指着一片菜园子说:“我们整合了60多亩闲置土地,用来种植萝卜、土豆、花生、大白菜等农产品,为老年食堂提供新鲜食材,节省开支。”

  如今,这些菜园有了一个温暖的名字——爱心菜园。“菜园丰收时,我们还会把农产品卖给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所得收入全部存入老年食堂账户,当作运营经费。”

  得益于这一举措,林源村老年食堂自开业以来运营状况良好。

  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滋味,在林源村仍在延续。当下,林源村党支部还把“爱心菜园”打造成农耕实践基地,通过亲子游、夏令营等活动,让游客体验山村农耕文化,探索农村老年食堂的长效运营新模式。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瑞安这家老年食堂如何从“舌尖”到“心间”

  记者 张银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