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本完全以温州为背景的书 陈河《误入孤城》读者分享会在温举行

一本完全以温州为背景的书 陈河《误入孤城》读者分享会在温举行

温州日报 2025-05-14 08:50:03

陈河(左)在给读者签名。 彭依玮 摄

温州网讯  5月11日下午,温州传奇的前传——陈河《误入孤城》读者分享会在温州市图书馆举行。著名作家陈河,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孙良好,知名作家、温州市文联原主席王手,温州大学中文系主任鲍良兵,作家、评论家郑亚洪共同探寻清末民初温州的历史褶皱与精神脉络。

陈河,原名陈小卫,生于浙江温州。1994年离开中国,在阿尔巴尼亚经营药品生意。1999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多伦多。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西尼罗症》等,长篇小说《红白黑》《沙捞越战事》,曾获首届咖啡馆短篇小说奖、第一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第二届华侨文学最佳主体作品奖、《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误入孤城》首发于《十月·长篇小说》2023年第4期,同年出版单行本。2023年12月,该小说入选南京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公布的“2023年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好作品名录”。

《误入孤城》以清末民初的温州(书中隐为“W州”)为舞台,编织了一幅现代工业文明与地方传统碰撞交融的史诗图景。作者依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温州旧报文献,以虚实交织的笔法,将历史考据化为文学想象,重现了一座滨海孤城在时代巨变中的觉醒与阵痛。

西北汉子马本德因缘际会闯入这座偏隅之城,从漂泊者渐渐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小说以其命运为轴,与历史相映照,从《中英烟台条约》开放温州海关,到电灯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医院等现代文明的进入,温州的地方特性掺杂了来自海上的开放胸襟。温州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传奇历史为陈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但《误入孤城》并没有选择从温州人的视角看温州,而是从西北汉子马本德的际遇,看清末民初的历史浮沉。翻阅浩繁的卷帙,陈河在史海深处打捞起一个个鲜活故事。陈河说:“我很想写一本完全以温州为背景的书,像帕慕克写伊斯坦布尔一样。”

王手和陈河是少年朋友,从前常常一起写小说。《误入孤城》出版后众口不一。有人说可读性强,有人说虚构的且不真实。“陈河的这部作品是小说不是纪实。”王手认为,这涉及写作伦理。作为写作的人,遵循的是逻辑,只要跟着逻辑走就没问题。陈河曾说:“我有当职业作家的野心。”在王手看来,这是一种格局,需要能力去担,陈河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因为他心里有使命感,迎难而进。最值得赞赏的是,陈河小说有种“另类的呈现”。比如,一群小动物闯入了他的家,一群猫呼啸而过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渴望生命和自由等。

“有些小说第二次看就没意思了,但陈河这部小说越看越有意思。”郑亚洪赞赏陈河新作的文学性。身为评论家的郑亚洪同时注重严谨性,他认为陈河新作中呈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不够真实,这是这部小说的弊端。“我们读一部文学作品,会注重是否真实,至少是情感流露上的真实。小说家写到到一定程度都是有抱负的,要成为经典,必定要让读者认为自己读到了更好的东西。”郑亚洪说。

“这部小说有趣的是,真实人物与虚构角色一同踏入小说。”对于“真实与虚构”,鲍良兵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温州是真实的城,所有的虚构或非虚构的事件、人物、地址、建筑都有名字,温州却化为一个代号:W。这是个有趣的悬置,正如小说的最后那句——“一支船队在大雾中悄悄出发了”。字母的指代也如这最终大雾一般,是陈河赋予作品的一重雾障。雾障对于小说必不可少,提醒着读者虚构的魔力。鲍良兵提及,陈河这几年创作有转向,以前创作与亲身经历有关系,后来转型到历史考证上。“在我看来小说就是虚构的,历史也带有一定虚构性,我们需要理解‘真实’,毕竟小说探索的是人心的真实。”

在孙良好看来,文学与现实容易混淆,“真实”的分寸感对文学家来说是一种考验。这部小说的生命力在于把温州放到了世界中,“孤城”不孤。误入,就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小说的戏剧性所在。小说固然需要戏剧性,但戏剧性不能强行制造、生造,而是要在历史联系中重建戏剧性的历史瞬间。“如何在国际视野和故土情结中游走,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法宝。”放眼《误入孤城》这部小说,从戏曲舞台和金乡卫人的历史中为马本德在W城寻找身份定位,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陈。温州古称永嘉,是南戏的故里。古戏曲中,西北之地属于番邦,马本德可以在《四郎探母》中以假乱真,上台直接扮演番邦金瓦术。如此,马本德与W城金乡卫之间则建立了组织上的联系。明末戚继光抗倭队伍中,有一支是从祁连山脉过来,驻扎在军事要塞金乡卫。平倭之后这些西北人氏被就地安置。马本德遇海难,被金乡卫人救起,马本德不仅在金乡卫认了宗,还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节庆“拔五更”——每年三月初七迎神赛神庆典的主祭司。“拔五更”结束后就是族斗,金乡卫人与矾晶山人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进行年复一年的械斗,马本德不知不觉中被卷入其中。马本德的误入,修路,最终成为了终止W城地区械斗的现代性力量。

在互动环节中,有读者向陈河提问下一部作品会不会跟温州有关。陈河表示,最近关注词宗夏承焘先生,在阅读《夏承焘日记》。如果有机会写一部相关的书,相信会更有意义。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一本完全以温州为背景的书 陈河《误入孤城》读者分享会在温举行

记者 华晓露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