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战”到“量价均衡” 银行消费贷开始变谨慎了
温州网讯 “价格战”熄火,但消费贷的“卷”并未停止。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从昔日的“价格战”到如今各家银行追求的“量价均衡”,银行零售贷款业务更加注重合规性与资产质量,温州一些消费者已感受到这一变化。
低利率 消费贷“踩刹车”
“冰点价1.88%!”今年3月,江苏银行一款消费贷产品引发大众关注,其宣称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利率可低至1.88%。让人不得不感叹消费贷价格战曾经的“疯狂内卷”。
然而,银行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然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客户,但也带来了资产质量下降、贷款风险增加等问题。记者了解到,如今不少银行已经开始主动上调消费贷利率,同时部分营销活动也陆续退场。
在温州一家企业工作的张女士最近申请了杭州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她告诉记者:“年化利率最低3%起,没以前低了,而且审批过程非常严格,需要提供详细的收入证明和信用记录。不过这样也好,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消费和借款。”
“3%以下的消费贷确实很诱人,但现在基本找不到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办理了一笔2.8%利率的消费贷用于孩子留学,今年续贷时利率已涨到3.5%。
记者走访发现,此前的几款网红消费贷产品利率明显上浮。比如,招商银行消费贷产品利率从2.85%调整至3%以上;兴业银行“兴闪贷”最低利率也上浮至3%以上。
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中银E贷”年化利率最低可至3.1%,该最低利率截止到6月30日,额度最高为30万元,支持线上申请;邮储银行面向个人信用状况和社会记录良好的客户发放用于各种合法消费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分为信用和抵押两种担保模式,信用类最高可贷100万元,抵押类最高可贷50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可至3%(单利)。
“虽然消费贷利率不再让人惊叹,但银行推销消费贷产品的势头依然凶猛,我经常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问有没有贷款需求。”市民黄先生坦言。
银行放贷趋谨慎
“去年我申请消费贷时,银行客户经理特别热情,现在态度明显谨慎多了。”在温州某传媒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最近想申请20万元装修贷款,但银行只批了12万元,利率也从去年的3.2%涨到了3.8%。
在温州从事金融行业的张女士也有类似经历:“我信用记录良好,年薪50万元,以前能轻松拿到30万元额度,现在银行说最多只能批15万元,还要提供更多收入证明。”
据央行公布的2025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住户贷款增加51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6亿元,反映出个人端信贷业务的收缩态势。在银行风控策略调整和政策监管趋严的双重影响下,银行在零售贷款审批投放上明显变得谨慎。
“无论对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平台而言,信贷资金流向、用途的监控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应将虚构贷款用途、挪用信贷资金的行为纳入征信系统,提高借款人违规成本,从源头上遏制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等。金融机构可以适时建立灰名单、黑名单等制度。同时,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快金融科技应用。
董希淼进一步补充,建议对金额20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或个人经营性贷款,只做负面清单的约束,对贷款用途和流向不作具体规定,借款人无须事前或事后提供用途证明等材料,进一步激发居民有效融资需求。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从“价格战”到“量价均衡” 银行消费贷开始变谨慎了
记者 余婷婷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旭日桥”通车!温州市区矮凳桥附近交通卡点打通
社会06-17
-
一园江南事,两城共此时——苏州园的三重回响
社会06-17
-
一种精神,如何让海岛如“鸽”展翅
社会06-17
-
湿度“爆表”!防潮家电销量猛增
社会06-17
-
村里来了年轻职业经理人 乡村振兴添活力
社会06-17
-
雁荡山“集章特种兵”活动上新
社会06-17
-
70岁阿姨的十年义务陪诊,“老”给力了
媒体专栏06-17
-
永嘉老人25年守护“母亲河”!购买3800个“跟屁虫”防溺水
社会06-17
-
苍南“一片多产”打造民宿村、露营村、文创村等 重点村片区组团壮大“共富圈”
社会06-17
-
《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宣传进校园
社会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