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图,学党史!《2025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地图》正式上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磅礴之力。为助力打造“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在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联合指导下,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精心编制了《2025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地图》。
这份“红色指南”,清晰标注了全市的党史教育基地,是您探寻初心、感悟信仰的便捷之选。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地图,循着红色印记,走进身边的党史教育基地,在历史的回响中砥砺前行!


扫码进入电子地图
查看更多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01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于2008年5月建成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纪念馆展厅分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部分共15个专题,展出反映革命斗争的图片551幅、文物208件,并运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悬浮成像等现代陈列手段,翔实、形象地展现了浙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史。



扫码进入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全景VR
02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该馆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馆园坐北朝南。
纪念馆门上方为沙孟海题写的“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金字匾额。楼梯的中堂,高挂大型瓯塑《浙南风光》。陈列馆第一展厅展示的为党的创建、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的事迹,第二展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事迹,第三展厅为社会主义时期的事迹。同时展出了原中共中央秘书、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创建者谢文锦、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等157位著名烈士的事迹。三个厅共展出原始复印照片350张、珍贵实物280件。在陈列品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彭德怀等为谢文锦、李得钊、朱程等著名烈士所作的题词。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





地址:鹿城区松台街道江心屿景区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渔潭村,由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灵佑殿)、浙南火种精神主题教育馆和红色广场三部分组成。它是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第四批党史教育基地。

灵佑殿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由门厅、正殿、南北厢房组成。正殿面阔五开间,门厅东侧附设戏台。殿中有地下密室,既隐蔽又便于疏散。通过不足一米高的小门,再沿着四级木制小梯往下走,就进入了约7平方米的地下密室,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1992年2月,灵佑殿南侧兴建了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2009年、2020年分别进行了重修和提升。2021年6月29日,浙南火种精神主题教育馆迎来盛大开馆,占地面积1916平方米,分早期浙南党组织的建立和武装斗争、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浙南一大召开后的浙南革命、浙南特委重建和浙南革命发展四个单元。


沿着“中央-浙江-浙南”三级历史发展时间轴去探寻,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便从眼前铺展开来。互动电子沙盘、全息成像、互动电子翻书、霍格沃兹互动墙、多通道融合等先进技术的融合运用也为参观增加了记忆点和趣味性。这座升级版的纪念馆成为浙南党史教育重要展示窗口,成为时下热门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为了贯彻中央指示精神,配合军事斗争,浙南党组织积极重建中共浙南特委。1930年5月,王国桢以温、台游击区域代表身份,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后返回温州,于6月18日至22日,在瑞安渔潭中村(今属瓯海区)灵佑殿主持召开中共浙南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永嘉、瑞安、平阳、乐清、玉环、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永康等县的党代表和工人、妇女、游击队、红十三军的代表共25人。会议通过了组织问题、农民运动、妇女问题等决议,提出了“发动地方暴动,夺取地方政权和一省胜利的前途”,选举产生了中共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组织委员曹珍、宣传委员赵胜、军事委员陈文杰、农运委员应焕贤、工运委员朱绍玉、妇运委员杨德芝、委员兼秘书金缄三。
中共浙南特委的成立,是浙南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之一,为后来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地址:瓯海区仙岩街道渔潭村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坐落在洞头区北岙街道海霞村,1976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40多年来先后荣获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国家级金名片,是广受省内外游客喜爱的红色打卡点,是广受省内外游客喜爱的红色打卡点。

2020年,建连60周年之际,该馆在建筑主体、布展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场馆现建筑面积约2282平方米,分设三层6个展厅,依托建筑空间形态,结合数字媒体、视听科技与互动技术手段,展现海霞女民兵的红色文化脉络,突出全沉浸、全景式的互动体验、感官体验。



走进序厅,可以看见一尊雕塑、一封贺信、一部专题片。循着地上时间的编码,仿佛走进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峥嵘岁月。

海霞之魂展厅陈列的是国家领导人关于民兵的重要论述节选,记载着几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


海霞之路展厅由“霞出东方”“霞映海上”“霞光满天”3个部分组成。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整齐地陈列在橱窗内,成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历史发展的记录者;墙面上一张张老旧的照片,则诉说着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不同时期的成长与辉煌。



海霞之星展厅介绍了女子民兵连的典型人物、所获荣誉。女子民兵连数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并先后获得了85枚奖章、120张奖状、125面锦旗以及200多本证书。



海霞之光展厅由“播撒尚武风”“打造金招牌”“情怀伴终生”3个部分组成,全面介绍了洞头全区以海霞命名的各类城市建筑、活动场馆和公益社团,展示了女民兵弘扬海霞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事迹。
“风雨伴征程,岁月显丹心”,这是写在尾厅区的结束语,是对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历经65年磨砺以来的最好诠释。

地址:洞头区北岙街道海霞村
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

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位于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原建于1997年,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题写馆名。建馆后常年对外免费开放,是温州乃至全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窗口,在永乐大地发挥着红色教育的重大作用。2007年4月,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并于2009年6月陈列布展完工。新馆落成占地6.1亩,总建筑面积1920 平方米。近年来,持续对展厅开展数字化提升。



永乐总队纪念馆陈列展览主要分为建党历程、抗日烽火、解放风云、老区新貌四个展厅,全面详实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乐清(括苍)党和游击队进行长期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乐清人民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进行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纪念馆收藏展出了大量反映革命斗争的实物、史料,共计图片500余幅、实物100余件,并运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动态景箱、雕塑、沙盘模型、动漫视频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将革命旧址、日军暴行、主要战斗等场景加以复原,利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制造出逼真效果,使展览更加具有立体视觉感、艺术观赏性、参与互动性和宣传教育功能。另外,纪念馆还配有能同时容纳100余人的多媒体室,可用于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廉政警示教育以及其它各类红色教育活动。

扫码进入
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
全景VR
地址: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
瑞安烈士陵园、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
01
瑞安烈士陵园

瑞安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区西观山公园内。1982和1991年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扩建后的烈士陵园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陵园的整体布局是:东首为正门,高7.5米,宽3.2米,门楣正中刻有“瑞安烈士陵园”,门两侧石柱刻有“瑞城育英灵长夜血碧,安邦仗劲旅花朝日红”对联一幅;西首是梯形烈士墓,计有120穴,现安放着90位烈士的忠骨,墓的靠山墙刻有毛泽东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陵园正中是烈士纪念碑,高14.5米,碑体上刻有“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北首建有烈士碑廊,刻有碑记和英烈名单;紧靠正门的东南侧,建有一幢两层建筑,上层作为陵园管理办公用房,下层是陈列馆,分四个时期展出瑞安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
瑞安烈士陵园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2
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

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位于西山烈士陵园内东北侧,于2002年正式开馆,2005年列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2013年列为瑞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列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列为温州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该馆是由瑞安籍100多名志愿军老战士,历经千辛万苦筹集资金,跑遍千山万水收集史料创建的全国首个民办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这些志愿军老战士对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满腔热情,不计个人得失,自当教员,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多次亲自组织青少年学生到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以亲身经历的珍贵史实教育后人。

扫码进入
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
全景VR
地址:瑞安市玉海街道西山公园内
中共浙南特(地)委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地旧址群

194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正式宣布成立,中共浙南特委书记龙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郑丹甫为副司令员、胡景瑊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支队、一个独立大队、一个警卫大队。同时,中共浙南特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浙南特委”)改称为中共浙南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浙南地委”)。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与浙南地委机关驻地同设在板寮村。浙南游击纵队的成立,标志着浙南游击战争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这支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留下的人员和长期坚持浙南斗争的干部为骨干,以根据地的共产党员和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浙南武装队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紧密配合解放军主力作战和解放浙南全境的主力部队。


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群,位于瑞安市桂峰乡板寮村。为纪念浙南特委及浙南游击纵队的丰功伟绩,1993年,中共瑞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桂峰乡板寮村原浙南特委机关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的左后方50米处修建了总占地540平方米的浙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亭园,纪念碑亭落在其正中,纪念亭的左侧建有《浙南周报》纪念碑牌,纪念亭的右侧建有浙南特委书记兼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龙跃夫妇墓。1999年又修复了中共浙南特委机关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共7间两层房,楼上摆设着浙南特委、游击纵队领导人龙跃等使用过的床、办公桌椅等实物,楼下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纪念馆”进行布展,布展面积达200平方米,展出400多幅图片及文字说明;在旧址的左前方50米处修建了张爱萍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旧址”的题词牌。2002年,板寮村村民自行修缮了当年游击纵队指战员居住的2幢20间两层民房。2008年,桂峰乡政府又开始修复当年游击纵队的练兵坊。以上共5处纪念建筑物,构成了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群,总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
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群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瑞安市湖岭镇金子山村
永嘉革命历史纪念馆

永嘉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永嘉县东城街道屿山公园,占地面积3152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纪念馆前是花岗岩石铺设的可容纳千余人的广场。

广场东侧是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5.5米、宽3米,碑体以蟹青色磨光花岗岩石贴面,碑体正面中间黑色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永嘉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方刻记全县586名革命烈士英名,背面镌刻着纪念碑碑记。

广场西侧安放着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温州支部的创始人谢文锦烈士的铜像。
纪念馆分6个展厅,共展出照片、图表425幅,革命文物及复制品100多件,生动地反映了永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斗的光荣革命历史。



展板内容翔实,展出形式多样,有主题油画、大型浮雕、硅胶仿真雕塑和场景复原制作等项目。纪念馆还运用了多种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如以多媒体声光电的形式来展示当时的战斗情景,以电子虚拟翻书的形式展示我国强大的国防事业,以点击触摸屏的形式来查询馆内的布展内容,以投影的形式来放映红十三军专题史等。纪念馆以传统展示与现代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了观展效果,进一步弘扬了红色历史文化。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宣传中共永嘉历史及中共永嘉光荣革命传统的重要窗口,是开展红色旅游和社会科学普及的主要阵地。近年来,纪念馆着重加大对外服务力度,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每年接待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全县中小学生和日常来馆参观观众达10万余人。


扫码进入
永嘉革命历史纪念馆
全景VR
地址:永嘉县东城街道屿山公园
红十三军革命活动旧址群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胡氏四份宗祠,坐落于永嘉县五尺乡五尺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合院式木构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正是从这里举起革命的大旗。

为充分挖掘永嘉的红色资源,深化党性教育红色品牌建设,永嘉县于2018年启动红十三军教育基地建设,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7770平方米,主要包括展馆部分约1690平方米,公共区域二楼约740平方米,附属楼约5340平方米和室外景观建设等,集展示教育培训、会议办公、景点观光、住宿饮食等功能于一体。



2019年,浙南红军小镇第一期项目投入使用,主要包括红十三军纪念馆、红十三军纪念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红军历史教育馆四个部分,分别坐落在红军广场周围。



▲广场剪影

扫码进入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全景VR
地址:永嘉县岩头镇五尺村
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在浙江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共浙江省一大的冠尖会址就是上图一幢5间2层木结构的楼房(俗称新楼),坐北朝南。此处基本保持原貌,呈现出革命老区厚重历史的独特魅力。

▲马头岗会址



马头岗和冠尖山两峰对峙,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两地中间隔着凤林溪,相距约3.5公里。马头岗会址是山间一幢9间木结构平房。西间曾作为刘英办公室与宿舍,东首阁楼顶上有一小门,可通后山。屋前涧深岭陡,屋后古松参天,不远处还有一个秘密山洞,可容纳多人。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省一大陈列馆


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于2007年8月3日建成开馆,占地面积约10亩,总投资500多万元。2017年上半年开始,平阳县有关部门投入3000多万元,对省一大陈列馆进行了扩建和提升,新馆占地面积8864 平方米,建筑面积2290平方米,2018年初完工。陈列馆分一楼、二楼两个展厅,展厅为2667平方米。


陈列馆由第一展厅“追溯历史、年代风华”和第二展厅“继往开来、扬帆潮头”两部分组成,陈列内容丰富,教育主题突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VR、声光电、三维成像、雕塑、图文等技术,打造出一个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课堂”。

扫码进入
省一大陈列馆
全景VR
地址: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和马头岗村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群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小宫庙)
1935年11月7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泰顺县泗溪镇白柯塆村小宫庙成立。临时省委成立后,以鼎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下辖浙南特委、浙西南特委和闽东特委等党组织,领导浙南、浙西南、浙东和闽东地区开展革命斗争。而今年,正好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90周年。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纪念碑
小宫庙旁边的这一个个阶梯,寓意着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拾阶而上,上方矗立的是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纪念碑,背面篆刻的是1935年召开会议的概况和成果。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旧址附近建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共2层,设置2个展厅,文物展厅共展出各类文物百余件,图片展厅展出图片400多幅,拍摄有中国第一部全景反映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浙南游击战争历史的纪录片《挺进师》,完整呈现历史原貌。纪念馆被列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温州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需要有人去记录、铭记、传承,这也是我们认知世界底色、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纪念馆中珍藏着的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史料、一件件实物……这些红色印记,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英雄主义气概,这是永不会磨灭的东西,是属于民族的记忆。

扫码进入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全景VR
地址:泰顺县泗溪镇白柯湾村
朱程故居

朱程故居坐落在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这里群山环抱,景色秀丽,村后山峦起伏,活像一头侧卧的巨狮,人称内山为狮穴,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这里距矾山镇中心约3公里,距福鼎大路乡约1.5公里。
1974年,中共平阳县委将朱程原住宅命名为朱程故居。现朱程故居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朱程故居为单层木结构二进式平房,系朱氏祖居家业,一正厅两厢房,现左厢房为朱程纪念室,长约10米、宽约3.5米,陈列着朱程烈士生平事迹和照片以及朱德、彭德怀写给朱程的信,还陈列着原冀鲁豫军区政委崔田民等同志的题词及烈士遗物。
近几年来,中共苍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拨专款修缮,现故居有朱程半身铜像、物品陈列室、朱程文化广场、碑坊和两个纪念亭等。



2015年9月28日,距故居约1公里处,中共苍南县委、县政府在朱程文化广场举行朱程铜像揭幕仪式。该铜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协会会长曾成钢设计,重7吨,高3.4米,安放在2米高的花岗岩石基座上,铜像基座正面镌刻“朱程”两字,背面刻有朱程生平简介。

地址: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
铁军将才——朱程
朱程(1910—1943),字公行,苍南县矾山镇人。他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5月回国。
“七七事变”后,朱程投身于晋冀豫抗日战场,任河北民军十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9月,率部投奔八路军,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1943年夏,调任冀鲁豫军区新五军分区司令员。抗战的6年(1937—1943)中,他率部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
1943年9月28日,朱程在山东曹县王厂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1月18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为朱程举行了追悼会。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在悼词说:“朱程同志的牺牲,使我中华民族失一将才,边区部队失却了一位良好的指挥员,我党损失了一个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干部!” 并写下“铁军将才”四个大字。
朱程被载入《全国百名抗日英雄谱》;2014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著名抗日烈士和英雄群体名录。
这份红色地图上的足迹,
由血汗踏出,用信仰照亮。
它丈量了我们从绝境到新生的征程,
也铺就了如今的安宁与繁荣。
这足迹,它从未停止,
未来,也将由我们继续向前延伸。
来源:天地图温州
原标题:看地图,学党史!《2025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地图》正式上线!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张振丰与赴先进地区学习干部座谈交流
要闻07-01
-
外迁置换、原拆原建两种模式推进 鹿城房产“以旧换新”向您征求意见
社会07-01
-
青少年近视可精准预测!温医大眼视光发布AI近视预测模型
社会07-01
-
七年耕耘技能与学历双丰收 温州中本一体化首批学生毕业
科教文体07-01
-
济南园第十次参加园博盛会:一园泉水映 万象烟火生
社会07-01
-
沉浸剧、油画展、军旅研学……温州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
科教文体07-01
-
“壹战成名”3X3新赛季开幕 百支球队争夺“街BA”冠军
科教文体07-01
-
看地图,学党史!《2025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地图》正式上线!
打开地图看温州07-01
-
温州至广州今起“一日七飞”
社会07-01
-
温州本周晴热唱主角 最高气温35~37℃
社会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