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温州公务员考试:36人取1人 辞职比例非常低
核心提示:今年招考岗位比去年增加了69个,但报名人数比去年实际报考并缴费人数减少2338人。
标准放宽了,
程序透明了,
打分公正了,
公务员队伍仍然是座坚固的城,
尽管城内的人吐槽没名堂,
城外的人却视其为一种娇嗔。
一张报纸,几杯清茶,
人浮于事是误读还是公共认知?
百折不挠,冲锋陷阵,
图的是认可还是安稳?
36人中只有1人能翻入“高墙”,
真正出城的又有几人?
城里城外,
各有各的焦灼和竞争。
温州网讯 前天8时30分,一上班,市中院工作人员厉超桌上的电话响起,是本地媒体记者想要采访当天上午开庭的一个案件。“时间太紧了,我马上帮你联系,稍等稍等。”厉超赶紧找到审判员:“郑姐,你看,记者要到庭审现场采访,这事行不行?”用电话回复记者的间隙,他手头的键盘没有停下,要搜索整理上一个月市中院发表在中央、省级媒体的报道。这些活,头绪多又繁杂。厉超去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市中院,学法律专业的他理想是当一名法官;目前在市中院办公室从事新闻宣传、代表委员联络等方面的工作。
截止到本月12日下午5时,2014年全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工作结束,据统计,今年招考岗位比去年增加了69个,但报名人数比去年实际报考并缴费人数减少2338人。
公务员考试要历经报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各环节都是如何进行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公务员考录交流处本周梳理分析了我市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一些变化,并首次向公众披露。
考生:报考条件放宽不少
身高体重户籍放开
变化一:录取方式
2002年至2007年,我市各级机关公务员录取是按专业进行考录的。2008年开始,全市按职位进行招考,公告里公布具体单位和岗位,考生根据自己的学历、专业等寻找对应的符合职位要求的岗位进行报考,报考单位和岗位目标明确。
变化二:放开户籍
2007年以前,各县(市、区)户籍的考生只能报考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公务员;2007年,鹿城、瓯海、龙湾三区户籍考生可互报。2008年起,全市放开,温州户籍的考生,都可报考各市直和县(市、区)符合职位条件的岗位。
2011年,为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吸引人才到温州工作,我市部分职位面向全国全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温州是省内首个向全省放开户籍要求的城市,此后录取的公务员中,约有6%是温州以外户籍。
变化三:体检标准
十余年前,市区一位姑娘因为身高差0.5厘米而与公务员岗位失之交臂,她向媒体投诉:难道我矮一点就比高一点的人工作能力差?然而在当时的考试制度下,由国家层面制订的体检标准中对人民警察有明确的身高、体重要求,各执行单位对该名考生同情之余却也无法改变其不被录用的结果。
2005年,《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颁布实施,现在,除特殊岗位,体检标准已经放宽到“能够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取消了身高、体重对公务员录用的限制,并明确除招录特警职位外,其他公务员职位均不做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等,我市公务员录用体检定点医院也增加到6家。除基层执法人员、特殊岗位外,其他岗位一般不作性别要求。
考试:程序更加严格公布每个环节
记者在市人力社保局看到,公务员笔试工作手册和面试工作手册一年比一年厚,市人力社保局公务员考录交流处处长庄加灵说,这表明考试程序越来越细,越来越严格,每个环节都在网络上公开。
记者了解到,最近5年的公务员招录岗位中,法律专业及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最多;其次是文秘岗位,当然,文秘岗位并不单一针对文秘专业考生,中文、新闻等相关专业也可报考文秘岗位;财会岗位数排名第三;接下来的梯队是不限专业、经济管理等。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胡正长认为,公务员招考岗位不存在热门冷门之说,每年考生构成不同,提供的岗位也有变化。考生往往根据自身条件和目标去报考相应的岗位。各单位根据人员梯队、建设需要、工作规划和任务设置、自然减员等情况,在编制空缺的前提下,提出招人计划。
最近5年(2008年~2013年),全市参加“四级联考”考生人数22.3万人次,平均每年有4.46万人次参加考试。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