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浙江省委书记王芳回忆温州模式
核心提示:
我对温州是有感情的。从1965年到“文化大革命”被打倒,我曾代理温州地委书记。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都情有独钟。
1966年5月以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温州成为重灾区,国民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在温州较早出现,经过漫长曲折之路,温州走上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快车道。
当我再次踏上温州这块土地时,世事沧桑,令人感慨万千。这时,温州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温州人发展自己的机遇到了,各种市场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越搞越大,成了全国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市场又带动了企业尤其是集体和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温州经济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芳/文
省委的初衷提“温州经济格局”为好
1978年后,我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温州,温州犹如枯木逢春。城市中的街道作坊、农村中的乡镇企业,遍布城乡多个角落的个体劳动者、民营企业、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浩浩荡荡的劳务输出大军走遍大江南北……原来不合法的现在合法了,原来不敢干的现在敢干了,原来躲躲藏藏的现在可以公开、大胆地干了。
温州人敢为人先,甩掉了思想包袱,勇敢地投身到商品经济的海洋中去。他们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也创造了诸如股份合作制、联户经营等新鲜经验,在全国产生了轰动。于是,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纷纷到温州来参现、考察,一时之间形成了温州热。北京、上海等一批理论、新闻工作者,也纷纷到温州来调查、开研讨会、写文章。上海的《解放日报》最早提出了“温州模式”的提法。中共浙江省委的意见是,提“温州经济格局”为好。不过,模式就是一种形式、格式,不是说它是完美无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提“温州模式”也未尝不可。
书记的困惑
温州出路在哪里
“温州模式”是温州的人民群众创造的。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温州人搞改革是逼出来的,生产积极性是党改革开放政策解放出来的,还有温州人经商是具有历史性的。温州几百万人挤在一个狭小的地方,过去与内地交通十分不便。但这个浙南沿海城市依靠自己一个不大的港口,历史上一直与中国第一经济大城市——上海往来很频繁。从这里走出去到海外经商谋生的人在浙江也是最多的,他们从上海、从海外学习并带回了经商和生产技能,不少人能在家庭小作坊里生产精巧的小商品。如当时制作皮鞋的原料牛皮是十分紧缺的,他们能够把一张牛皮用手工分割成薄薄的好几层,再衬上硬纸板,做成一双双式样各异、十分好看的皮鞋,由儿童妇女到车站、码头去兜售。
搞家庭经营,个人发家致富,这在当时只有“一大二公”才是社会主义的“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是不允许的。“文化大革命”前我在温州工作时,也领导割过“资本主义尾巴”,但越割它长得越快,越割人民越穷,怨声越大。温州人聪明能干,不怕吃苦,要摆脱贫穷、追求富裕,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如何正确引导温州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在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情。左了,打击群众积极性;右了,要犯路线错误。这在当时,是一个让我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解放十多年了,不少群众连温饱都没有得到解决。温州的面貌同解放初比起来,并没有多大变化,生产没有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没有很好改善。这同我们党搞革命的目的是不相符的。出路在哪里?这是不能不让人深思的问题。
面对各方质疑
省委全力支持温州新路子
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温州碰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世纪80年代初,我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主要领导职务,温州,自然成了我最关心的地区之一。
人的思想认识是需要有个过程的。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人大胆支持,有人谨慎赞同,有人强烈质疑,以至坚决反对,特别在干部队伍中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一些干部认为温州的做法有搞资本主义之嫌,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他们对温州人民改革、创新的举措,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横加指责,甚至压制、刁难。为此,我有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统一我省各级干部的认识?怎样教育我们的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对待新生事物?
在1984年12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上,我们让温州市长卢声亮作《民办工业的发展给温州城乡增添了生机》的发言。他指出:民办工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办工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大力扶持民办工业的发展;要为民办工业正名;要为民办工业落实政策;要为民办工业提供服务。我认为这是符合本地和浙江实际的。这说明,中共浙江省委对温州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从一开始就是全力支持的。
老同志的担心
温州模式带来的后果
1985年,中顾委一批老同志来温州参观后,到杭州来和我交换意见。他们一方面肯定了温州的做法搞活了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又不无担心:这样做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吗?这样搞下去的后果如何?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都认识不清的问题。那时,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领导来过温州(后来,除台湾省之外,全国各省的党政干部都去过温州)参观考察,影响颇大。我们要对这些省市的领导负责,温州的做法究竟怎么样?如果是对的,会产生好的影响,是对全国的贡献,如果错了,这个责任中共浙江省委挑不起。
老同志们建议省委能组织一个调查组,对温州的做法进行深入、具体、细致的调查,然后以中共浙江省委的名义给中央写一个报告。这样做,一方面,中共浙江省委对温州的问题有详尽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也有一个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我党组织原则的要求,地方发生的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汇报。如果是我们错了,可以及时得到纠正。如果中央肯定了温州的做法,则我们更加理直气壮。
书记挂帅
省委调查组来温调研
我认真听取了这些老同志的意见,觉得他们的意见很有道理,也十分中肯。他们担心的问题我也深深思考过,温州的做法是错还是对,要中央直接回答是不可能的,因为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温州的做法,就是一种积极大胆的探索。中央已经把政策交给我们了,就看我们敢不敢实践,敢不敢创新。
应该说,我对温州的情况是清楚的,心里是踏实的。我到省委重新工作后,温州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是我去得最多的一个地区。担任省委主要领导后,我每年总有两次到那里搞调查研究,温州市委也总是及时向我汇报各种情况。在中共浙江省委领导和支持下,以袁芳烈为书记的市委一班人以及后来的市委领导,在那里干得不错,温州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省委为了更加具体地掌握并深入研究温州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温州的工作,决定让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荣飞同志去温州挂职任副市长。
在何荣飞将去温州上任的前几天,我在杭州大华饭店约见了他。我给他布置了任务,告诉他,你去温州必须将温州经济格局作详细的调查研究,要有理有据,然后直接向我汇报。何荣飞同志告诉我说,他已抽调了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两位同志,和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在职学习的同志,组成共一二十人参加的调查组,这次和他一同出发去温州。
调查组在温州调查了大约一个月左右,何荣飞同志回来过一次,向我作了汇报。我听了汇报以后,觉得调查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再提高。于是,决定组织中共浙江省委调查组,抽调了省委政研室主任马瑞康、省计经委朱家良、省工商局局长曹天玷等同志,由我亲自带队于1985年8月赴温州调查。
王芳率队的此次温州之行,得出怎样的结果?他在温州市科、局以上干部大会又是如何表态?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