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建成吨粮田 试水农业“全产业链”助增收增效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在瑞安马屿垟下村,新建成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已于本月正式投用。“哪种农药低毒无残留,哪款新型农机适合我们用,以后都能在中心得到解答。”在马屿经营源田家庭农场的项伟章告诉记者,自家“天井垟”大米也已摆上中心展示厅,由“瑞安淘”代为上网销售。作为瑞安农业“两区”建设的抓手之一,类似的“一站式”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已在瑞安12个涉农镇街建成,意在试水农业“全产业链”模式。
农业“全产业链”,目前被大多数人定义为从田间到餐桌所涵盖的多个环节构成的产业链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首先需要“硬件”支撑。2011年至今,瑞安市财政安排农业“两区”专项资金1.99亿元,并整合部门各类资金3亿元,带动民间投入1.2亿元,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42万亩,各类现代农业园区30个。其中,天井垟粮食功能区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十大示范区之一,梅屿蔬菜产业示范区被授予省级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功能区内服务有保障,我们种田省工省力,效益也越来越好。”种粮8年的大户洪义荣说,今年自家早稻亩产525公斤,晚稻亩产保底600多公斤,能实现“吨粮田”的目标。据悉,总面积2.93万亩的天井垟粮食功能区内,已基本实现“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田成方”,并通过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等,年均亩产达吨粮,比区外增产10%以上。传统涝区成为万吨粮仓之后,种粮大户注册的“天井垟”牌大米,还进驻到了多家超市及粮油销售店,上市第一年的销售量已达200多万公斤,今后还将借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电商销售。
在梅屿蔬菜产业示范区,由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实现了“种苗繁育、标准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市场批发、电子商务”的一条龙运作。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秘书长雷大锋告诉记者,社员种植的大棚番茄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做到了标准生产、农资供应、技术培训、产品检测、品牌销售“五统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追溯到产地。外地客商也不用再进村入户询价,在梅屿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就能统一按等级竞价收购,再发往上海、杭州等全国13个市场。据瑞安市农业部门统计,7390亩示范区的蔬菜年均产量达3.8万吨,亩均产值1.38万元,实现了产值“亿元区”。而亩均纯收入达6827元,比周边同类单位亩增收1610元。
为了破解“菜贱伤农”的问题,瑞安市还通过打造“网上菜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电商平台“好派多”与当地多家合作社及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天两次直接从田头采摘进货,即时下单后两小时内送达,开业一年多就拥有两万多名会员,每天销售额近3万元,成为目前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网上配送菜市场。该市“瑞安淘”农产品电商平台,为32家农业企业的290多种商品上网吆喝,打造不落幕的“网上农博会”。瑞安华盛水产品加工厂的“华盛渔加1号”,不仅开创了海上直接加工海产品的先例,企业今年3月26日还与阿里巴巴聚划算合作,在国内首创时鲜水产品线上销售,正式销售启动后仅32秒,1000份限量虾皮便被抢购一空。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