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黄华 瓯江口北岸的一部大书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曹凌云 2014-10-08 09:56:47
核心提示:我这一次去黄华不是为了吃王鱼,而是觉得这个瓯江口北岸的古镇,一定蕴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查看评论
站在黄华客运码头上,只见大大小小的船只在瓯江上来来往往。
黄华海防哨所的女兵,个个英姿飒爽。

  温州网讯 很多人去黄华,是为了黄华的美食——王鱼。黄华王鱼来自近海,瓯江水与海水的交汇处,鱼肉细腻鲜美,当地的烧法也讲究传统,已是远近食客追逐的对象。当地人也有叫王鱼为鹞鱼的,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叫法,却叫了几十年。

  我这一次去黄华不是为了吃王鱼,而是觉得这个瓯江口北岸的古镇,一定蕴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到了那里,曾经在黄华镇工作过的乐清文联副主席蔡乐孟和退休教师朱志浦两位先生,已等候我多时了。

  南来北往的舟楫,伴随黄华人一生的回忆

  蔡乐孟是我的同行,一见我就开始介绍黄华,2012年,黄华镇改成两个社区,为黄华和长岐社区,但在许多人心目中,黄华还是一个集镇,一个不冻、不淤、不冲的自然深水良港。70岁的朱志浦一辈子生活在黄华,教书几十年,说起黄华更是充满激情,他强调,黄华的历史就是瓯江口的历史。

  晚清民国期间,黄华已是著名的商埠,开辟有到洞头、状元岙的航船;民国四年建上岩马道,民国九年建黄华马道,与新加坡、日本、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与地区通商,与厦门、福州、南京、青岛等主要港口有频繁的商业往来。朱志浦说:在黄华,上岩商行享有盛名,解放前后有咸货行、南货店、布匹店、洋油铺和洋火店。而黄华马道成了温州地区的货物中转站,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从玉环、宁波等地购进水产品,从福州、青岛等地购进副食品,从上海、南通等地贩来棉花、棉布等,转手批发或零售给乐清和永嘉、温州市区等地的商贩和顾客。同时把温州各地的货物远销广州、厦门、南京和台湾等地。客运业也同时发展,直通玉环大麦屿、洞头、平阳的南麂、温州市区。

  老朱把我们带到黄华客运码头,他说:这里的码头,是黄华的一个标志,伴随着这个城镇起起落落的每一个日子。让老朱料想不到的是,1980年下半年开始,“走私”吸引了那么多人,黄华一度成为走私市场,手表、录音机、电视机等货物新颖而别致,很受人们喜欢。当时黄华几条闹市街道两旁都是琳琅满目的摊铺,街上人满为患,挤都挤不进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柳市电器行业开始兴起,跑业务的人要送礼,走私货物是首选礼品。1993年6月,这里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汽车走私事件。后来,很快就被打击了。而这几年,客运码头展露出久远的岁月之迹,一派冷落。

  江风撩起了我们的衣角,水面起了波浪,码头上停泊的几只渔轮在风中摇动。客渡售票处张贴着“客班一览表”,标着到大门、鹿西、灵官等地的班次,候船室里没有几个顾客。在客运码头的附近,更是日渐人稀的货运码头。

  在蔡乐孟的记忆里,黄华沿江一带,更是红红火火的造船基地。在黄华造船业兴起之前,是拆船业,精明的黄华人从废弃的旧轮船里发现了生机,他们从长江、钱塘江那里买来旧轮船,拆成零部件,再卖出去,赚了钱。后来,他们又发觉造船比拆船更好赚钱,就投入资金组建造船厂,从造木帆船开始,到造机帆船,再到钢质船;从单一的干货船发展到一级游轮、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多用途船;从几十吨小船发展到万吨巨轮。蔡乐孟回忆,2004年他在黄华镇工作时,黄华的诸多造船厂已能制造万吨级巨轮,在上岩到岐头的4公里沿江地带,有船台40来个;2008年和2009年,是黄华造船业最辉煌的时期,10多家船厂在沿江同时制造60余艘巨轮,那气势是何等壮观。但是,前些年,由于陆、空交通的快速发展,造船业犹如眼前这瓯江潮水一样涨落,发展得快,衰落得也快。而现在,黄华已没有多少人以港口和造船为业了,他们走到全国各地,有的漂洋过海去了国外,去寻找新的事业,从外面带回来财富,也带回来开放的思想和创业的意识。瓯江边的黄华造船厂还在,龙门吊还高高地矗立着,却是一种萧条得让人唏嘘的景象。

  我们站在黄华码头,见大大小小的船只在瓯江上来来往往。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瓯江总能以无穷的能量,源源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新的财富和新的机遇。在黄华人的个体生命中,这滔滔的江水,南来北往的舟楫,一定伴随他们一生的回忆。

  罪恶的战争遗迹,已被历史的云烟掩埋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朝历代,黄华为军事要塞。据《许公堡记》,“黄华一镇,尤为温郡要地,岛夷入犯,必经之道。”清代称黄华关。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9年4月,日本侵华军舰进入了瓯江口,19日下午3时,侵华军舰炮轰黄华,这是乐清第一次遭受日军侵略者的炮击。次日,日军出动军机轰炸长岐,这也是乐清第一次遭受日军的飞机轰炸。

  我们拜访了93岁的张建超老人,他耳闻目睹过侵略者在黄华的暴行。他说,1940年前后,日军多次从瓯江口发炮射击黄华,战机也从空中轰炸,黄华的百姓只得白天弃家逃到远离瓯江口的村庄,晚上趁天黑回家。1944年9月,瓯江口成了敌人的重要封锁地段,黄华沦陷了。日军用军舰巡游,探照灯照射,还在黄华、岐头山上修建临时坑道、战壕和防空洞。据张建超老人回忆,为了修军事基地,日军强行组织百姓为其干活,挑担、挖坑、扛木头,如果不服从,就要被吊起来狠打,还被灌冷水,让军犬咬,轻者皮肉受伤,重者折磨至死。日军还在黄华三村祠堂设立慰安所,从温州等地抓来二三十名女子充当慰安妇。

  年轻的张建超被日军抓去扛木头造防空洞,被编在一个小组里,20多人。一些粗壮的树木一个人扛不动,要两个人抬,大家排着队,喊着“一二一”,扛慢了也要被毒打,还要下跪。小组里有一个跛脚的村民走慢了,日本兵过来打他,还要他双腿跪得整齐,跛脚的怎么能跪整齐呢?那村民就被打得惨叫。当年张建超20岁出头,至今70年过去了,说起这些,他仍记忆犹新。老人回首往事,愤怒不已。他还说:日本部队里,有一种“挂皮刀”的士兵,态度温和一些,我也有胆量跟他们用书写文字进行交流,才知道他们来当兵之前是读书的学生。我问其中一位:你什么时候走(离开中国)?他回答:要听天皇的命令,天皇不命令我们回去,我们就不走。张建超有一次还碰到一个日本“傻兵”,主动过来跟他一起抬木头,这木头一头粗一头细,“傻兵”要抬粗的那头,张建超就抬了细的那头,一路都很轻松。后来张建超得知,“傻兵”是因为做错了事,挨了“挂皮刀”士兵的批评,就用抬木头来表现自己,结果又挨了“挂皮刀”士兵的批。

  但是,老人也哀叹国民的劣根性,他说村民普遍胆小怕事,见到日本兵就吓得要死,往往是两三个日本兵在村里走动,全村几千村民都要逃跑。泱泱华夏,国耻难忘。

  离开张建超老人,我们去寻找日军在黄华留下的罪证。开车去炮台山,拐上一条斜坡路,据说附近就有日军修建的防空洞。我们寻找了一会,却没有找到,同行说防空洞被乱草掩盖了。烽火在这里淡去之后,春风秋雨,时光飞逝,渐渐的,一切罪恶的战争遗迹,已经湮没在历史的云烟中。解放后,这里建起了我们的军事机构,上世纪五十年代,黄华海防民兵哨所设立。

  海防哨所建在炮台山最高处,环境清幽,三面见江,视野宽广。“365天,24小时,坚守在瓯江口。”这是我们作客黄华海防哨所时,听副哨长黄燕华说的一句话。黄燕华带领我们参观了她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她说:哨所有10个编制,其工作主要是海防侦查与观察,防敌内潜外逃,2000年改编为女哨员,执勤、训练、学习、生活,都是正规的军事化训练。除了这些工作,她们还要协助附近驻军搞好内部防务,参加当地义务劳动与抢险。我在哨所里见到了6位姑娘,她们都20来岁,精神焕发、英姿飒爽。我问她们是否觉得辛苦?她们说: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她们说得并不虚空,巾帼不让须眉,爱军习武的青春,真的是一道人生靓丽的风景线。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