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口新区:城市触角,向大海延伸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曹凌云 2014-10-08 09:58:21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瓯江口新区,已经成为一片创业的热土。

  温州网讯 晨曦映照在江水上,江面浮漾起一层淡淡的朝雾,而后又泛起一抹金色。瓯江口新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赶了个大早。对于这片区域,我十分熟悉傍晚的情景,那是十年前我在龙湾工作之时,常常要到灵昆岛开展一些文艺活动,直到夜幕降临,深蓝色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滩涂,恬静而又神秘。而在朦胧的堤岸上,隐约有山丘一样的弧线和暗影,如果开车前往,就发现原来是规模宏大的垃圾山,发出刺鼻的气味。

  而我这一次来,垃圾山早没了踪影,变成了一片创业热土——人们正想把这里建设成为一个充满都市活力的滨海宜居城区。

  我来到瓯江口新区管委会,外宣办主任陈春东迎接了我,他带我参观了瓯江口新区第一期建设工地,介绍商住、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用地的大概位置,然后拿出一张总体规划图说:2003年4月9日,温州半岛工程正式开工,省市许多领导到场,附近也有村民前来争睹盛况。在人们兴奋、疑问和想象之时,开工的礼炮响起。其实,这还是瓯江口上一部建设乐章的前奏。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半岛工程,现在已经进入瓯江口新区建设时期,我们要在龙湾区灵昆岛东侧到洞头县霓屿岛西侧的滩涂上,建南北两条围涂大堤,北堤长14.5公里,南堤长23公里,把灵昆岛与霓屿岛连成一片,两岛之间可围涂13.2万亩,使温州的城市触角伸向蔚蓝的大海,从滨江城市向着美丽的滨海城市迈进。春去秋来,11年过去了,“一期”3.6万亩目前已经围拢,并且开始进行半岛起步区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

  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塔吊高高耸立,工程车来往频繁,工人们顶着日头挥汗作业。在瓯江南口大桥工地现场,我们见到了南口大桥项目书记邹小刚。这位2004年从家乡重庆来到温州的工程技术员,先在龙湾码头,而后又到乐清七里港,2012年10月从事南口大桥项目。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瓯江口新区建设。他说他刚到温州不久,就约同伴去灵昆看看,那时的瓯江口新区一带是一片滩涂,一眼望过去空无一人,只有芦苇和杂树丛生,江风很大,江面雾霭,自己有一种身处天涯的荒凉感觉。现在,瓯江口新区已处于一幅蓝图到现实的蜕变之中。瓯江南口大桥计划明年年底竣工。

  瓯江口新区每天都在变化,也每天都在长大。陈春东说:在全面铺开“一期”建设时,同时启动“二期”的一些项目施工。当然,低碳和绿色是它的关键词。总占地约20万亩的瓯江口新区,生态环境发展用地就占将近一半。未来的瓯江口,依然是碧水环绕、鸥鹭翩飞。

  这瓯江口区,江南的富庶之地,不仅吸引着殷实生活的村民和精明能干的商贩,也吸引着研究地域文化的学者。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侃,这几年经常带着研究生,一次次行走在瓯江口两岸,叩问着瓯江口区的历史,这里的沧桑与巨变常给他带来研究上的灵感。

  这段时间,张侃教授背着肩包来到龙湾,主要做滩涂围垦和江海开发的调查。我向他询问瓯江口的历史,张教授说:公元前11世纪左右,瓯江口仍为海湾地形。瓯江从南北两支入海,北支沿今瓯江河道入海,南支从今黄龙山南下,再经帆游山和头陀山之间以南入海。“瓯居海中”的地理面貌极为显著,犹如郭璞注:“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也。”温州人居住在海湾与海峡之间,从今瓯海南白象到瑞安塘下之间是一条海峡,拐弯处是古代著名的“帆海”。帆海位于大罗山西脉帆游山与吹台山东脉头陀山之间,大罗山是这片海洋中最大的岛屿,此外还有盘石山、黄石山等众多小岛屿。5世纪左右,受气候小周期影响,海面下降,加上瓯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下泄,顺流而下,导致河口淤积速度加快,江流与海流共同作用于平原成陆,瓯江平原慢慢淤积到今状元一带。唐代后期,瓯江南岸的海岸线已经退到今龙湾永中以东,大罗山东北面平原大致成形。

  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瓯江口新区这样一个沃野千里之地呢?张侃教授说,这是因为灵昆岛是由沙滩堆积而成的岛屿。灵昆岛原来是江中两个名为单昆、双昆的孤山,明隆庆年间(1567-1572),二山面向海洋的东侧淤积成两片滩涂,百姓在此垦田数千亩。到了光绪年间,两个沙洲完全连成一片。此后,沙洲继续向东扩张,至解放前面积比以前又扩大一倍,现在依然还在向大海延伸。这些伸向大海的湿地,仿佛就是瓯江生生不息的象征。沧海桑田的奇观将继续呈现。

  大江奔腾、浩浩荡荡,我们站在瓯江南大堤上远望东海,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最终就是从这里流入大海,这里,也就是瓯江的归宿,是地球上一条银色飘带的终点。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