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所依”如何破局

来源:温州网作者: 徐振宇 2014-10-30 15:15:18
核心提示:国内养老公共服务的缺失、配套政策未能匹配、养老产业仍有待发展等问题,让社会在应对养老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也让悲剧一再上演。
查看评论

  前两年央视推出的系列节目《我的父亲母亲》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80岁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感叹道:“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记者沉默了一阵,问起原因,这位老奶奶说:“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接着说道,“恨不得快点去死。”

  这个片断在两年前曾让无数年轻人汗颜和落泪,也让媒体从业人员在重阳节集体尽孝,用当天的各大版面探讨了国人养老问题。两年后,一则“嘉兴男子父母亲因无人照顾双双气绝身亡”的新闻让空巢老人再次引发热议。截至10月30日,这个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达到1800多万。

  据钱江晚报报道,硕士毕业后小陈在上海工作,因为工作忙,平时很少回家。“不过,小陈每周末都会打电话回家,因为母亲得了老年痴呆无法交流,小陈通常会和父亲聊些家常。 ”但这个月有两周父亲没有接电话,第三周当他匆忙赶回家中,他看到了可能让他悔恨终生的一幕,“父亲全身赤裸趴在地上,母亲仰面躺在床上,都已没了气息。”

  我们该责备这位在上海打拼的嘉兴青年么?网上对小陈的批评此起彼伏,但也不乏声援。有读者说道:“当下年轻人如果不竭尽全力于职场,恐怕工作都会丢失,还奢谈什么情感交流。这个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更加难受。”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高房价、低工资,社会加诸青年身上的压力,最终都将由老人来承受。如果生活令年轻人自顾不暇,即便“常回家看看”的口号喊得再响,也不过是一句空谈。

  小陈的悲剧只是个例吗?去年中秋,洛阳市瀍河区法院老家属楼里,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死在了出租屋里,遗体已经发生腐烂而他们的三个儿子仍不知情。(《大河报》)

  这些悲剧似乎都在提醒我们,年轻人还没做好应对父母老去所造成的问题。那么当地政府呢?在钱江晚报的报道中,“直到昨天下午记者去采访,烟雨社区党委书记滕希华还不知道这对空巢老人夫妻去世的消息。”当记者问道,社区人员口中的定期探望定期是多久时,未能得到确切回复。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亿老年人口数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各自的总人口数。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也能排世界第四位。老人群体的日渐庞大,青年不停涌入一线城市,让中国正成为一个“空巢大国”。嘉兴老人在家中孤独地死去正是这股老龄化浪潮所带来的问题之一,但国内养老公共服务的缺失、配套政策未能匹配、养老产业仍有待发展等问题,让社会在应对养老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也让悲剧一再上演。

  逝者已矣,但悲剧带来的关注和讨论能转化成解决养老问题的社会力量吗?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