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超440人 破观念建诚信成关键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 张茵王逸飞 2015-02-28 18:04:33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今年初,著名歌手姚贝娜因病离世捐献角膜的事件,让器官捐献再度成为全社会的关注话题。2月28日,记者从温州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自温州2010年成为人体器官捐献首批试点城市以来,截至2014年底已有440人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温州两经验被评可复制

  在温州,“王志杰”这个名字仍被许多温州市民深深铭记。2013年底,四岁半的志杰因从高处摔下不幸脑死亡。在接受现实后,其父母王清林夫妇决定将志杰的器官捐献。这个湖南男孩,用自己的身体给五位患者带去了重生,也成为温州首例儿童器官捐献者,他的故事也温暖了整个温州。

  “截止2014年底,温州器官捐献志愿者已登记440多份,成功实现捐献24例,为69名器官衰竭重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角膜捐献18例,让36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遗体捐献1例,用于医学研究。”温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高玉凤说。

  2010年,作为全国首批11个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省的浙江,确定温州成为首批试点市。为此,温州专门设立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红会还与当地宣传部、民政局等建立起协调机制,并采取了定期培训、建立信息联络员网络、加强舆论与宣传引导民众等措施,去年温州财政专项拨款40.5万元用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并建立器官捐献专项救助基金。

  短短四年间,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温州迅速破冰,从少人问津到现在平均每年志愿者登记超过百人、器官捐献知晓率达到87%以上,增长率达到100%。

  温州的系列举措,已经逐渐赢得市民的认同。温州市民周俊(化名)告诉记者,温州一直有着“大爱”精神的基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从动车事故时大家踊跃献血,就可以看出。“我和周围的几个朋友商议,如果有一天离开世界,我们会提前捐出器官。”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佳将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温州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上成效显著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当地经济发展较快,温州人敢于闯出去,这座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大;再者温州在政策体制完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捐献体制、信息公开等助推了工作的进展;第三就是社会氛围的倡导,从社会学角度讲器官捐献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人道关怀,社会层面的榜样效应、媒介倡导为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姜佳将说。

  姜佳将认为,在人体器官捐献的推进中,温州建立协调员联络员网络以普及观念协调沟通,以及设立人道救助基金,减免捐赠者相关费用这两项措施,在浙江乃至全国其他地区都具有复制借鉴意义。

  突破瓶颈需破除观念和透明化

  据介绍,由于受传统伦理文化观念的影响,法律上的滞后以及起步较晚,现阶段中国公民器官捐献率仅约千万分之六,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器官移植供需比例大约为1:30。

  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只有约1万人能够完成移植。器官紧缺、供体不足、供需比悬殊,已成为当下制约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留有全尸’等传统观念,目前仍是人体器官捐献的拦路虎。一方面,公众对器官捐献普遍抱有不了解、有抵触、顾虑多的畏惧态度,同时众多患者只能在等待中忍受病痛甚至死亡。”高玉凤感叹,要想改变这种观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加倍努力。

  为给使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得到应有的尊重,心灵得到慰藉,温州在陵园专门建造了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亭和纪念碑,并将捐献者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

  另外一个必须看到的现实是,目前器官买卖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器官捐献事业的公信力。而现行分配机制相对不透明、不公开,宣传较少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也引发了许多民众的“捐献焦虑”。

  对此,高玉凤认为:“在救助标准统一,而且要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器官的使用分配要公开、公正、公平,因为人体器官是无偿捐献的,要经的起公众查证和质疑,建立起诚信防火墙。同时捐献者家属对器官的流向应该有知情权。”

  著名的“博客厅长”廖新波也在近日表示:“器官分配透明化了,起到对利益各方的监督,群众的信心建立了,捐献者得以尊重了,捐献者自然也就多了。一旦捐献的器官多了,不公平的现象就少了。目前,在公民器官捐献体系建设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完)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