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女子民兵连指导员王翠香:橄榄绿的路

来源:作者: 2015-05-12 11:19:12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叶英儿

  在洞头岛的大街小巷、海港渔岙,每当身穿橄榄绿军装佩戴先锋女子民兵连臂章的女孩子走过,人们便会报以钦羡的目光。橄榄绿,多么迷人的色彩!先锋女子民兵连,多么光荣的连队!今天,我要介绍一位选择了橄榄绿人生之路的巾帼英雄,她,就是先锋女子民兵连的现任指导员——王翠香。

  在练兵场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王翠香。她身材娇健,眉目清秀,一身迷彩服,衬着嘴唇上略施的口红,显得端庄文静而又干练刚毅。这位温州市十佳女性、十佳优秀青年、全省民兵预备役工作个人标兵、省委、省政府的三等功臣、省人大代表,没有一丝矜持与高傲。在训练的空隙,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

  投身连队

  1978年的夏天,王翠香刚初中毕业,正为自己的未来考虑着,是继续升学,还是拜师求艺?正在这时,女子连指导员陈玉兰来到了她的家,拉着翠香的手端详了一会儿,热心地问她要不要参加女子连。王翠香没有回答,其实她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该不该从此离开学校生活,在她那纯真的岁月里,读书是她梦寐以求的事。翠香的母亲却非常乐意,连声代女儿回答:“怎么不想呢?当女民兵好哩。你要是不来,我还要送她去呢!”王翠香的妈妈是女子连出来的老民兵,那当兵的岁月是她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历史,这位平凡的母亲对她的后代寄予莫大的希望,希望她的女儿能接过她手中的钢枪,英姿飒爽地守卫海岛,为洞头的国防建设作贡献。就这样,年仅16岁的王翠香成了女子连的一名战士。

  进了连队,便是训练,女子连的训练是非常严格、十分艰苦的。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执著的追求,王翠香豁出劲地拼了。训练是全军事化的,强度很大,一招一式都要合乎规范。刺杀练习,姑娘的力气不大,在用枪的时候,出枪慢,力度不够,看上去软不拉叽,动作不规范,只得练了一遍又一遍,累得腰酸手软。射击中有一项速射项目,一分钟内连续射完40发子弹,平均1.5秒钟射一发,中间还要侧身装压30发子弹,动作稍不到位,或者是用力不够,就会出现卡仓现象,那么整个成绩就泡汤了。这个项目的训练,单是压仓技术,就累得翠香精疲力尽。为了尽快掌握要领,她常常在半夜里偷偷练,练得手指流血,指甲撕裂。最后往往是领导下命令强迫睡觉了才人眠。那些日子,她很想家,但为了学好本领,她很少回去。除了练射击,她还参加了游泳训练。那时的洞头,女子游泳还是个禁区,面对家里人的反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敢为人先的女子连还是勇敢地迈出了闯海的第一步,王翠香是女子连第一批被选中学习游泳的。那时训练的条件很差,没有教练,没有救生器材。女民兵们动脑筋、想办法,把两根长长毛竹绑起,一来做救生用,二来当训练器材,下水时趴在毛竹上,双手紧紧抱住毛竹,两脚“扑嗵扑嗵”打起水来。也不知咽下多少苦涩的海水,晒脱了几层皮,王翠香和姐妹们终于学会了游泳,掌握了海上作战的基本本领。

  在女子连,王翠香迅速成长。入连后一年,她任班长:又一年,她被提为排长;不久,又成了响当当的神枪手;6年后.她被推荐任命为指导员。娇小的渔家姑娘,几经摔打,终于交硐英姿飒爽、叱咤演兵场的指挥员。

  军事比赛是女子连常抓不懈的一项任务,也是对民兵们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的整体素质的考验。有一次,女子连参加军区比赛,预选赛中遇到了瑞安队。比赛项目是对抗赛50米、150米、250米不同距离,分别采用卧姿、跪姿、立姿三种无依托姿式,每人5发子弹。真是棋逢对手,比赛到了最后关头,瑞安队和洞头队各还有一个靶,双方又都只剩下一颗子弹。而这时,瑞安队已在速度上占了先。如果双方都射中或都射不中,瑞安队将在时间上取胜。洞头的最后一站是王翠香,全部的希望都在她这一发子弹上了!王翠香临阵不慌。她知道:这场比赛,不仅是比军事技术,更是比心理承受能力;这最后一枪,并不是孤身独弹,她的身后,是整个女子民兵连!她飞速而又沉着地瞄准,仿佛溶进了母亲的期待,连队姐妹的嘱托,观礼台首长的期望。枪响,弹飞,靶落,“中啦!”人群中一阵欢呼,而瑞安队的最后一发子弹却没射中目标。观战的人们顿时议论纷纷,说:“还是洞头女子连厉害!她们的指导员射中了靶子。”

  取胜并非偶然。这优胜的奖旗,凝聚着王翠香和连队姐妹多少心血,多少汗水!人们喜欢说:“宝剑锋从磨砺出”。如果说,王翠香是锋利的剑刃,那女子民兵连就是坚硬的磨石!

  1995年5月,国防部长迟浩田、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等亲临女子连视察,并亲眼目睹了王翠香、杨海英指挥,32名女民兵参加的军事表演。那天雨下得很大,而4个表演项目——100米胸环靶精度射、重机枪连射、空中汽球和碟子射击,这些平时难度就不小的项目,在风雨交加中更增添了困难。可是王翠香、杨海英她们指挥若定,女民兵们胸有成竹,枪响靶中,弹飞碟碎,精度射l0发子弹平均95环,重机枪30发子弹连射平均280环,女子连在风雨交加中创造了连队射击最新记录。表演获得圆满成功!当满身泥水的王翠香拿着靶纸精神饱满地等待首长检阅的时候,迟浩田部长亲切地递上了毛巾,又招呼县人武部的领导:“赶快烧姜汤,不要让她们着凉!”

  一路下来,迟部长滴酒不沾。看了女子连的表演,他开戒了,破例为女子连举起了酒杯,连声称赞:“英雄连队,后继有人啊!”这是对王翠香和新一代“海霞”们的最高奖赏!当王翠香走进女子连的军营时,不但接过了钢枪,也接过了缀满荣誉的连旗,她愿意用生命,使钢枪更加锃亮,战旗更加鲜艳!

  默默奉献

  22岁那年,王翠香结婚了,第二年当了母亲。就在这时,王翠香开始考虑退连了,她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做个贤妻良母,好好照料丈夫和孩子。然而就在这一年,女子连整组,连队将重新任命指导员。经过推荐,王翠香榜上有名,然而王翠香以自己带兵没经验为由谢绝了。老指导员陈玉兰还是看中了这棵好苗子,认为王翠香年纪轻,担任过女子连的排长,军事技术过硬;工作拿得起,放得下,有胆量、有魄力,有这样好的条件,应该挑起女民兵连的大梁。于是她语重心长地劝说起王翠香来了:“翠香呀,你不会当指导员,我可以教你;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我帮你解决嘛。”翠香的父母也劝女儿:“孩子呀,你安心去连队工作,家里的事有我们哩。”婆婆与丈夫也表态了:“翠香,你去吧,我们支持你去连队工作!”还有什么比领导信任、亲人理解更感动人的呢?就这样,王翠香当上了女子连的指导员。

  为了便于民兵工作,她动员丈夫把家从胜利岙搬到连里。丈夫长年出海捕鱼,年幼体弱的儿子只好托付给两鬓霜白婆婆。紧张的训练与忙碌的工作,使她常常好长时间不能照看只有三四个月的儿子。一次,孩子感冒,咳嗽不止,王翠香匆忙回家看望儿子,谁知儿子竟然认生,不让她抱,这使王翠香内疚和不安了好久……有时实在没办法,就背着儿子上训练场,忍看儿子在草地上爬,受蚊叮虫咬。丈夫捕鱼回来,她要和丈夫一起赶紧将鲜活的鱼虾挑到市场上卖个好价;有时连队工作忙,实在脱不开身,只好眼睁睁看着丈夫辛辛苦苦捕来的海鲜成了“臭鱼烂虾”。

  1987年8月,这是个难忘的日子,王翠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军英模大会。这一天,人民大会堂富丽堂皇,灯光辉煌。代表们以雷鸣般的掌声,迎来了邓小平及中央首长的接见。此刻,王翠香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是拼命地鼓掌,双手拍得通红……大会期间她接触了一些英模代表,他们有许多来自老山前线。那位在战斗中失去双眼的战士,由他的妻子搀扶着,缓缓走过人群;那位坐着轮椅来的英雄,素不相识的姑娘为她献上爱情……人残了,志不残,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奉献着。这不是神话,这是活生生的现实。王翠香感动了。她觉得,与这些英雄们比起来,自己还差一截呢!还有什么比这些在硝烟中冲锋陷阵的战士更可爱?还有什么比这些如花似玉姑娘的无私奉献更崇高?“把他们的精神带回去,带给女子连,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王翠香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此,王翠香更是一门心思扑在女子连的工作岗位上,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连队建设,献给了海防事业,这一干就是二十几个年头。

  她在思索着,她在追求着。可是由于长期只顾连队顾不了家,原先支持她的丈夫迷惘了、发怒了,他不能理解妻子的情怀,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捕来的海鲜因来不及卖出而一次次变成一文不值的臭鱼烂虾。一场不可避免的家庭风波即将爆发……

  1990年,女子连建连30周年的庆典前,为了展示新一代民兵的风采,女民兵连集中进行强化训练。时值盛夏酷暑,气温最高时达40℃,每天总有几个人中暑、晕倒,被送到医院……面对坚强的女民兵们,王翠香总是竭尽全力地给予关爱与呵护,象对待自己亲妹妹一样爱护她们,关心她们,使她们战胜了生理上、心理上的重重困难。而面对着亲人,她又不得不割断那份缠绵的感情。在强化训练时,王翠香带队练越野长跑,半个月三过家门而不望一眼。她知道自己那才五六岁的儿子正在家里因找不到妈妈而哭闹,操劳的婆婆正望眼欲穿盼望她能分担一点家务。然而为了女子民兵连,为了使连里的每个女民兵安心训练,她便什么也顾不得了……

  高强度的训练,家是顾不了了。不料,“后院起火!”王翠香的爱人终于发起了牛脾气,吵着要离婚!“离婚”,这两个字从他的口中出来不知是第几遍了,都是年老的婆婆给顶回去的。然而这一次翠香也顾不了许多,凤眼一瞪,脱口便出:“离就离吧!”结果,满城风雨!是啊,谁不祈愿生活幸福、家庭和睦?谁不希望夫妻恩爱、长相厮守?但是,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王翠香心中的砝码,当然地倾重于事业。“离就离”,这涩口的话语,对王翠香来说,何其沉重,又何其无奈!可是,她义无反顾,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心中那份执著的追求,为了女子连这面鲜红的旗帜!

  还是小姑、姐夫、婆婆深明大义,对翠香的爱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婆婆的一句话,说得他心火顿息:“傻孩子,这样的媳妇,你再上哪儿找噢!”最终是,云散日出,风平波定。夫妻不但和好如初,而且全家人还约法三章:全力支持翠香的工作,不管是开会,还是训练,只要是女子连工作需要,都无条件给予支持;家里的事情,由家里人帮助解决。就这样,王翠香在另一个“演兵场”,面对家庭风波这个非军事科目,以她无私奉献的人格力量,得了个“满堂红”。

  不过,谈起这些,王翠香坚毅的脸上常常流露出无限的歉疚,她总说欠家里欠孩子实在是太多太多……

  1994年8月,十七号强台风正面袭击洞头。接到抗台抢险命令后,王翠香和连长杨海英率领女民兵们十万火急前往后海对虾塘抢险,投入加固塘堤的战斗。这一天恰逢农历七月十五,是大潮汛。台风肆虐,潮水猛涨,险情加大。女民兵的任务是把石子、沙子装进编织袋,供前沿的男同志填补塘堤。狂风刮得人轻飘飘地失去重心,铲子比平常似乎重了许多。沙子倒还好装,雨水一浸,容易铲起来:铲石子就不同了,任怎么用力,也只能铲起小半铲,刚一抬手,又被狂风刮翻了。前沿吃紧,女民兵发急。干脆,王翠香带头,指挥女民兵用双手刨起石子来。角石戳到皮肤,钻心地痛,女民兵没有一个退缩!王翠香和女民兵在狂风急雨中整整坚持了5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王翠香一身泥水一身疲惫地回到家时,等待她的,不是热汤热饭,而是令人心碎的场面:她家放养的鱼苗,被台风刮得一干二净,荡然无存,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丈夫身体不适,心有余力不足地躺在床上叹气!翠香心一酸,正要动手整理屋里被台风打碎的玻璃和瓦片时,又接到村民李大霞家房子将要倒塌的险情。她二话没说,抛下自己的家,又去帮助大霞搬家转移……

  贴心姐姐

  今年是女子连建连40周年。女子连经过了新一轮的整组,面貌焕然一新。全连85名女民兵,来自5个乡镇,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人员新、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是今年女子连的特点。为了抓好新战士的思想工作,使女民兵们牢牢凝聚在女子连这面鲜红的旗帜下,王翠香使出了浑身解数。

  整组任务完成后,女子民兵连便投入了集中训练。为了适应新时期民兵高素质的需求,这一次的训练,新科目多,强度高,难度大,这无疑是对年轻新战士的严峻考验。几天下来,她们有的手肿,拿不住东西;有的腿痛,不能走路;有的腰酸,难以运动;有的臂软,拿不起盾牌。特别是那些刚出校门的女民兵,大多没吃过什么苦,身经这样高强度的训练,累得精疲力尽,叫苦不迭,吃饭时,眼泪掺着饭粒一齐咽进肚里。

  所有这些,都被细心的王翠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连队小憩时,她便耐心地开导起她们来了,向她们讲述老一代民兵是如何刻苦训练的,讲述连队涌现的神枪手、特等射手的军事技术是如何过硬的;讲述台湾地区新当选的头目是如何鼓吹“台独”谬论的……通过国防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女民兵们的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出现了尚武爱连、争当先进的好风气。为了使训练开展得更有成效,王翠香和连长杨海英还在连队开展了军事竞赛,班与班比,排与排比,极大地调动了女民兵练武积极性。她们全身心投入训练,谁也不愿服输。

  “察言观饭”,是王翠香带兵十几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吃饭时,只要她看见哪个女兵饭量少了,就知道她可能“卡壳”了,不是身体不行,心情不好,就是思想有疙瘩。对病号,王翠香总要去嘘寒问暖,关照连队做对她们胃口的饭菜;对心情不好的女兵,王翠香就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去开导她们;对思想有疙瘩的,王翠香主动与她们谈心,讲连里的规章制度,讲连队的光荣传统,鼓励她们坚持训练,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王翠香常说:“这些女兵在家有父母呵护着,在连队更应该有人关心她们,这是我这个指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天到晚,王翠香总是将自己溶于女民兵之中。白天,与她们同吃饭,同训练,同甘苦;夜晚临睡了,还要到女兵们的寝室查查房,问问好,看看人员是否到位,看看是否按时熄灯,按时睡觉。女民兵感动了,在她们心目中,女子民兵连是她们又一个温暖的家,王翠香是她们共同的知心姐姐。

  在训练场上,王翠香是如此投入,而在个人的情感上,她又一次牺牲了自己。就在王翠香一心扑在训练场期间,她那得了重病的父亲病情恶化!由于训练太忙,王翠香没能回家看望。等她抽空匆匆回去时,父亲已经不省人事,不会说话,不到两天,便溘然而逝。在父亲弥留人间的最后日子里,当女儿的没能跟他说上一句话,这是何等的遗憾,王翠香沧然泪下!办好丧事,她又匆忙赶回训练场,由于心力交瘁,她人瘦了,嗓子哑了。人武部的领导和连队的姐妹们都劝她回家休息,可王翠香说什么也不干,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她用顽强的毅力忙碌在训练场,用她的话说:“这连里的每个女兵,就象自己的亲姐妹,怎么也放不下心。”这一干就是一个来月,没能回家看母亲一次,与她共同分担失去亲人的悲伤。

  这就是王翠香,一个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女性;一个视连队如家、爱兵如姐妹的好指导员。

  不辱使命

  王翠香作为新时期的女民兵代表,被选为第八、第九届省人大代表。王翠香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在抓好连队建设、做好本乡人民武装工作的同时,真正履行一名人民代表的职责。她经常走村串户,了解社情民意,体察百姓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在渔村的码头,渔民的船头,渔家的灶头;在修船的渔民中,在补网的姐妹群里,时常可以见到她的身影。她也因此赢得渔村群众的尊敬和信赖。

  调查视察、撰写议案,是人大代表的基本功,王翠香下了不少功夫。大至关系全县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小至渔村百姓的吃水、渡埠、鱼货晒场等,都进入了她的议案。她所在北沙乡的东沙港,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港口,前些年由于规划、资金等原因,一直得不到综合开发,群众反应强烈。去年二月,在赴杭参加省人代会前夕,她多次和乡党委、政府领导深入调研,多方奔走,倾听渔民和群众的意见。之后,和与会的其他洞头代表共同向大会提交了议案,要求把东沙港升为一级渔港,并要求省政府转报列入国家农业部的建设计划,以期争取上级的进一步支持,更好地开发利用东沙港,进一步完善北沙乡乃至全县的渔业基础设施。今年,她又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建设及海岛电力建设项目的有关议案,争取上级的支持,使洞头这个海岛县在“海洋世纪”里有所作为。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就是省人大代表王翠香;干什么事都讲认真,任什么职都要尽责,这就是女民兵连指导员王翠香。

  合上采访本,我告别了王翠香。几天来,王翠香如春风催花的话语,依然响在我的耳边;王翠香那一身橄榄绿,仍在我的眼前闪现。橄榄绿,这生机勃勃的色彩!橄榄绿之路,这忠诚与奉献的人生之路!愿王翠香在这条橄榄绿的人生道路上,步子更加坚定,事业更加辉煌!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