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道情筒 一副竹简板 静待“莲花”开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华晓露2016-01-13 09:11:57
核心提示:一支二尺八寸长绘有龙纹的道情筒,一副三寸长的竹简板,两个莲花艺人走街串巷击节甩腔肋唱。曾经这是温州独具特色的说唱曲艺。
查看评论
2014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展演国家级传承人戴春兰表演温州莲花。
2015非遗薪传浙江省曲艺展评省级传承人林彩琴演唱温州莲花《不肯出院》。

  温州网讯 一支二尺八寸长绘有龙纹的道情筒,一副三寸长的竹简板,两个莲花艺人走街串巷击节甩腔肋唱。曾经这是温州独具特色的说唱曲艺。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温州莲花不仅反映了温州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独特个性,也反映了温州人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今,温州莲花日渐凋零,戴春兰是唯一一个国家级传承人。

  莲花不能成为绝唱,静待“莲花”开。

  两个人一台戏

  温州莲花,由温州道情演变而成的曲种,是位列温州鼓词之后的浙南第二大曲种,流传于温州市(包括所辖各县)以及台州、丽水的部分地区。因其甩腔有“哩啦哩”、“二龙山”、“腊子梅”、“妙乐番”等和声,民间习称“唱哩啦番”。其中有只唱不说的“大莲花”、“小莲花”、“对口莲花”,也有说唱兼备的“讲唱莲花”。

  温州莲花有传统长篇书目五十余部。题材有与佛道教义有关的,更多的是世俗故事、民间传说,包括《高机与吴三春》《黄三袅与林宝郎》《刘文龙》《双江渡》《赐金牌》《九曲伞》等。

  “莲花都是以温州本地方言演唱的。”戴春兰介绍说,演唱时一般为两人坐唱,称为双档,也有三人演唱。主唱者手持道情筒,另一人手持简板,击节甩腔肋唱,称为“下手”。莲花曲调相对简单,以上下两个乐句为基础,构成单乐循环,曲体多为五声音阶,每句后面都甩有唱腔。

  “语言贴近了,这种艺术形式也就跟百姓贴近了。”在戴春兰看来,温州莲花之所以深受民众欢迎,是因为有自身特点。其一是莲花艺人两人就能唱一台戏的“生、旦、主、仆”,这就决定了艺人应该具备戏剧表演的多种技能。并能用文学、音乐、动作、表情等塑造人物形象,以环境、场面做烘托,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二是温州莲花传承历史久远,至少从有记载的东瓯王时起一直流传至今,历时2000余载;三是词文内容丰富,涉及风俗民情诸多领域;四是乐器简单,唯一支道情筒,一付阴阳板而已。

  温州莲花在清末民初时非常兴旺。但凡逢庙会、佛诞、集市、小儿对周、老人做寿等节庆,便邀请莲花艺人身穿道袍、头戴道巾演唱。当时,温州莲花演唱分“坐台”和“排街”。在庙宇、祠堂或茶馆酒肆里登台演唱者为“坐台”。“排街”即游唱,两个艺人挨家挨户,一人拍打道情筒,一人打击阴阳板进行演唱。

  新中国成立前,莲花艺人都是走街串巷或在渡轮上卖场为生,地位卑微。新中国成立后,温州曲艺中鼓词发展迅速,莲花、道情、花鼓相对疲软,除了民国时期留下的几位“遗老”外,基本没有新的从业人员增加。其中,徐邦忠、吴文高、徐顺俭被尊称为“莲花三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朱翠月、陈春华、叶昌松、卢碎头等从艺人员让温州莲花风靡一时,后来市场日渐萎缩。

  莲花曲音不绝

  上世纪五十年代,戴春兰的出现,使温州莲花峰回路转。

  戴春兰,1944年出生,是温州市区西门浦桥头人。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弹唱,上世纪五十年代拜陈春华为师,学习莲花。短短三个月,她就学会了《高机卖绡》 《双仙斗》等七、八个曲目。师徒搭档,在温州市区各个书词场亮相。戴春兰纯熟的唱词、悦耳的嗓音吸引了许多观众,一时人气大旺。1958年,她与陈春华合唱的《高机卖绡》获浙江省首届曲艺会演一等奖。同年,师徒拼接该曲目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曲艺会演,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在中南海合影留念。

  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地方曲艺,温州莲花也处于停滞状态。戴春兰与陈春华被下放到制革厂当工人,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演出,但经常一个人偷偷练习。文革结束后,戴春兰又重拾莲花。这一次的重出,戴春兰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莲花,她在演唱时加入了琵琶,让人耳目一新。

  “艺术源于生活,要创新才能发展。”戴春兰认为,莲花是原生态唱腔,琵琶、二胡这些民乐音质接近人的嗓音,而且贴近老百姓,多一些新鲜的伴奏,能让莲花焕发新的生命力。

  此外,戴春兰还在唱词中融入新的唱法,增加了通俗易懂的台词。“莲花原本就是说唱艺术,通过表情、唱词和群众交流,好懂了才有人听。”戴春兰说着说着便唱起了《珍珠塔》选段《方卿后见姑》:“人难欺,马难骑。”“出了你这个讨饭人,祖公不积德。”“石板也有翻身日”……

  戴春兰的这种唱法深受百姓喜爱。2008年,她被评为浙江省非遗项目传承人,继而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难言之苦

  与众多非遗项目一样,莲花也面临着传承无力的尴尬境遇。戴春兰坦言,她也曾经想过让莲花像鼓词一样,通过积极改变叙事方式与现代传媒相契合,录制音像制品,使这一地方性口头传统突破传统流传范围,实现跨时空和更大范围传播,探索一条产业化道路。但是,仅凭一人之力,无法成事。“说到底,还是后继无人的问题。”戴春兰深深叹息。

  据统计,温州地区的莲花艺人约10名(其中还包括花鼓传承人),专门唱莲花的艺人不足5名,平均年龄45岁。

  在戴春兰看来,莲花意味着温州千年来民间大街小巷传唱的曲种,没有天赋、没有热爱很难坚持。“只要有人跟我学,我就可以免费教,可惜没人要学。”戴春兰甚是无奈。

  “温州方言是莲花的基础,没有方言,哪来的莲花?”戴春兰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成为现在年轻人的首要沟通语言,方言被忽视。即便大家意识到传承方言的重要性,也很少有人深入学习、研究方言。而莲花用到的方言除了日常用语外,还有一些俚语或生僻用语,没有几十年的功夫不好掌控莲花。

  谈及莲花前景问题,原温州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沉老先生曾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温州莲花》中提到,莲花前景不容乐观除了方言日趋萎缩外,还有其他两个原因。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多,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文化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多元文化伴随的现代意识使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隔阂加深,渐行渐远;二是温州莲花演出环境日见逼仄,捉襟见肘。莲花必须要有可供演出的场地,当今莲花极少在书词场演出,只有一些弘扬乡土文化的晚会上才能见到莲花的影子。

  沈沉感叹:“明天的莲花将会怎样——恐怕谁也无法回答。”

  “我老了,渐渐也唱不动了,真担心莲花会失传。”戴春兰说,现在她只要一有空就会录光盘,把唱腔留下来是她唯一能做的事。

  非遗进行时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我们“we”App下载close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