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活化石”不能绝响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陈思义/文 苏立锁/摄2016-01-15 09:39:25
核心提示:瑞安高腔在舞台上已绝唱40多年,瑞安著名高腔演员瞿积柳的嫡孙瞿金华,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把高腔搬上舞台
查看评论
为了将高腔传下去,“阿柳班”的传人瞿金华(后排拿稿者)组织人员排演了高腔代表作《雷公报》。
“帮腔”(最后排4位立者)是高腔的特色,演员前面唱,“帮腔”后面和,听着很热闹。

  温州网讯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1980——1981年间调查统计,中国有317个剧种,其中就有瑞安高腔。被称为南戏“活化石”的高腔,是汉族四大戏曲声腔之一,源于南戏,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

  瑞安高腔在舞台上已绝唱40多年,瑞安著名高腔演员瞿积柳的嫡孙瞿金华,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把高腔搬上舞台。

  作为瑞安人,这几年我特别关注瑞安高腔,关注瞿金华,做了不少调查研究,也发出了一些呼吁。

  和别的戏班一起演出,一定要高腔班先“开锣”

  瑞安高腔起源于明末清初,与福建屏南县的庶民戏属于同一个品种。屏南县陈姓家族世世代代演唱四平腔,清道光、咸丰年间组建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班,一年中有半年在温州演出,戏班中有很多瑞安籍艺人。瑞安人还自建了大玉麟班、阿柳班。听说,后来就这样确定了剧种名字:瑞安高腔。

  有一个顺口溜:“阿柳班,阿柳班,戏笼自担担,吵锣自敲敲,唢呐只一支,铜锣用脚踢。”这里说的“阿柳”就是瞿积柳,瑞安仙降下林村人。“阿柳班”演高腔,道具简单,转台方便,演员不多,戏价便宜,这有点挪揄口气的顺口溜是见证。

  从前温州有“一高二昆三乱弹”之说,有俗语“高昆乱弹,和调讨饭”,从中可见高腔在温州传统戏剧中居首位。温州有一个戏俗,如果高腔班和别的戏班在一起演出,要待高腔班先“开锣”,然后别的班才“开锣”演出,可见同行对高腔的尊重。高腔与乱弹大多合班演出,乱弹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它的剧目组成中就有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时调、滩黄等多种声腔。如今瞿金华的飞云瓯剧高腔剧团也是以演乱弹为主,偶尔演高腔是为了传承,想救活地方稀有剧种高腔,尽一份高腔传人的责任。

  高腔最大的特点是“一唱众和”:演员在台上演出时,如果是一句七个字,句尾一字或三字由后台或乐队帮唱,同时打击乐帮扶。帮腔有时翻高八度,尾音往往呈下滑音,人说是“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戏曲专家刘国杰在《论高腔音乐》(载《音乐研究》1995年第2期)里说帮腔是一种既经济又有艺术效果的手法,还打了一个比喻:“高腔中的帮腔,如同一条晶莹洁白的珍珠项链,中间串进了几颗琥珀珠,显得格外耀眼。又如同一篇散文,中间引用几句古典诗词,读来兴味无穷。”

  “阿柳班”第五代瞿金华说:“不能让高腔在我们这一代就没了”

  “阿柳班”有哪些故事?

  第一代瞿老五。瞿积柳保存的一只清咸丰年间的戏笼是他爷爷瞿老五的,距今已有150多年。瞿老五兄弟六个都演戏,可以说是一个家族一个戏班。一次在邻村四甲演出,瞿老五只管在家里喝酒,到“头通”开始才跑过去演戏。那天演的是《单刀赴会》,他演关公。由于来不及化装,只把眉毛一刷就上台了。他本来打个咳嗽脸就红,再加上喝了酒,还是很像关公,这事被传为梨园佳话。第二代瞿步中,演花旦。一次去海岛演出,他是掌班,不料“行头”都被海盗抢去,他受了刺激不久就疯了。

  第三代瞿积柳,个子不高,七八岁时跟父亲学习高腔,上台演戏。十七八岁时就做了掌班,通高腔、昆腔、乱弹,嗓音高亢,扮相俊美,能演好几个角色,终身为戏忙碌。

  第四代瞿汉岳,没有学演戏,只掌班。第五代瞿金华,16岁从父亲手中接过掌班,组织乱弹戏班到各地演出。瞿金华中学毕业时祖父瞿积柳在办班教戏,他就去学戏。我第一次去下林,正赶上瞿金华请了师兄师妹来,藏身乡下,高温天气赶排高腔戏,个个汗淋淋。瞿金华说:“不能让高腔在我们这一代就没了”,我深受感动,呼吁要关注瑞安高腔。每次去看高腔戏必定带上摄影师朋友苏立锁或者刘峰,给高腔留下一些剧照。他们聚住一起排演高腔戏不容易,像黄宗生几人是从温州过来的,人一散,照片就拍不了。

  先前高腔没有管弦乐伴奏,温州民间谓之“夹燥搨”,那就没有人听,瞿积柳于1950年改编瑞安高腔,分不带管弦的与有丝竹伴奏的两种,这是高腔的一种改革。

  戏曲专家孙崇涛建议:“要掂量掂量这份‘家底’的分量”

  黄一萍1925年对温州戏剧进行调查,并写成《温州之戏剧》一文,认为:“高腔班,数十年来,均不发达,良以学习不易,薪薄而不能变化。高腔伶人转入他班,几致不能演一戏。且温俗僧道替人度亡,道场之中,每唱高调,故乡人称之曰和尚班,凡新年社戏,不喜雇演,似有顾忌。”这里说的“和尚班”,指高腔剧团因不景气,无奈为去世的人做超度道场,老百姓似有顾忌,就不再请他们来演新年社戏了。

  1925年老祥云班因无法维持生计而被迫解散,湖岭、下林等地的高腔艺人筹资自建大玉麟班,两年后大玉麟班也因演出市场萎缩而散伙。上世纪30年代仅剩一个阿柳班,至50年代也解散了。

  瑞安高腔退出演出舞台已久,存世资料百不及一,现今,这种古老的演唱方式是否还有足够的生命力找到有效的生存空间呢?

  瑞安籍戏曲专家孙崇涛在《家乡戏缘》(载《剧作家》2011年第6期)里说到家乡地方戏艺人时说:

  “瑞安高腔最后班社新祥云最末班主瞿积柳、温昆表演艺术家杨银友、老团长谢金宝等,他们以前都因我的调查研究跟我有过多次接触,如今全都成了古人。我很懊悔当年没跟他们做更多沟通。

  在瑞期间以及回京之后,我一直在探访本文写到的那些人和事的后续情况,盘点时隔数十年后我的家乡戏缘究竟还存有多少未了因缘?

  最先找到的是瞿积柳的嫡孙瞿金华,在宾馆跟他约谈了半天。原来,在瑞安高腔几成绝响的今天,这位中年汉子,端起祖父留下的旧衣钵,在家乡仙降前林一带,苦心经营他的飞云剧团,既演瓯剧,又唱高腔,想让命悬一息的瑞安高腔大地回春。这使我很感动,也感到这事的不易。于是决定带他去温州大学罗山讲堂上亮亮牌,首先让温大师生明白:温州最接近古南戏格范和保留声腔逸响的命脉还在,这就是瑞安高腔。去年11月19日上午,飞云剧团会唱高腔的仅有的五六位演员悉数到场,瑞安高腔唱响罗山讲堂,研究戏曲的温大音乐学院教授初闻乍听,即刻产生浓厚兴趣,便找剧团联络,要求协助他们进行研究。我想作为东道主的家乡政府有关部门,更应该掂量掂量这份‘家底’分量才对。”

  为了挽救濒危的瑞安高腔,瑞安把瑞安高腔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支持整理相关资料和剧本,健全高腔历史遗存档案。通过传承人组建剧团,一边组织演出,一边收集整理高腔戏曲资料,培养瑞安高腔新一代。仙降街道下林文化礼堂以南戏为主题布展,专门设立了一个瑞安高腔展示馆。不时有高校师生和戏曲专家到下林,做一些调查研究,献计献策。瞿金华也非常努力,他说虽然这几年剧团四处演出收入只能支付演员工资,排练新戏、更新设备道具缺钱,他们还是排演了瑞安高腔代表作《雷公报》,我也看了几次,有特色。后台的“帮腔”是高腔的标志,乐队的人以及没有在台上演出的演员,众人齐声和,有板有眼,有时高八度,唢呐也和上来了,听听很闹热,这就是高腔。

  梨园习惯把舞台称作“一亩三分地”,面积不大,奥妙无穷。任何文化的传承都要做到基本元素不能变,真要把高腔传好,要花很大功夫。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我们“we”App下载close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