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之古堰画乡

来源:温州网作者:金晓飞2016-04-25 11:49:00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目的地6

古堰画乡

第一次带着相机去丽水“古堰画乡”采风,就喜欢上这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不止一次来过这里,曾经和女儿在这里扎过帐篷,甩过秋千,在古堰上溯溪而行!每年孩子 一放假,我就带她去体验这个农家山水乐园。故地重游,依然对这里有深深的眷恋,青山依旧,香樟繁茂 ,千年古堰,堰水奔流。

汽车从丽水碧湖下高速行驶一会儿就到了大港头镇,沿着小路走到江边,不知不觉到了古渡口,远处是若隐若现的群山,江水轻轻地拍打着鹅卵石铺成的堤岸,一叶扁舟孤寂地泊在岸边。那棵巨伞状撑开的古樟树和那座斑驳的双荫亭勾勒出大港头这个名埠最为古旧风貌的画面,从古渡口往西延伸着一条深入镇里的古街。

 

这是一条临水而建的古街,应是当年小镇最繁华的场所吧!临街的木板壁门窗开着,杂货小店依次排列,依稀能发现古时这里人流、物流涌动的繁荣缩影。古街的一面是临江而建的木结构小楼,在那挑出水面的阁楼上,推开窗子就可欣赏美丽的瓯江。小楼之间有众多的小埠头,它们从古街沿楼脚伸入江边,与古渡口一起架设了瓯江通往 古街的通道。这精致的所在吸引着一批批画家、摄影家慕名而来,进行着如痴如醉的创作。

我们坐上画舫前往堰头,荡漾在青山绿水间,心情不自觉地变得飞扬,两岸的芦苇随风摇曳,深处双手夹岸鼓掌欢迎我们,一会儿便到了堰头村。这条水路是古堰和画乡之间的点睛之笔。

行不多时,便到了“通济堰”。据碑文载,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这个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 成。它的古老历史可以与我国四川成都都江堰、陕西泾阳郑国渠、广西桂林灵渠和宁波鄞州它山堰四大古水利工程相媲美;比西班牙的爱尔琪拱坝还早1000多 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拱坝。

在堰头村古堰画乡景区入口处,发现竖有“千年古樟群”的石碑,标示着古樟树的数量共10株,苍劲挺拔,遮天盖地,绿荫浓郁,树龄均在百年以上,不由得对古樟树肃然起敬。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我以前走过全国许多地方,没有见过数量这么多、保存这么完好的千年古樟树,真让人大开眼界。

 

顺着松阴溪旁的古街一路走来看来,映入眼底的古樟、古坊、古村落与潺潺溪流交相辉映,给人第一感觉是她的 气质非凡,这里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的清代古民居挑檐画栋,显得古色古香,拐进一条小巷,仿佛就是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在砖木结构、硬山顶式的清 代“南山映秀”民居里,精致的木雕窗户和屋椽,古朴的条石门槛地面以及光着膀子靠在躺椅上看书的老渔翁,让我的快门无法停下来,真是一派充满野趣的瓯江渔 樵耕读图。

午饭后我们一班人马泛舟古堰,去全方位地看看这一脉的青山秀水,时不时有一两只竹排从身边掠过,蓝天白云倒影在一池的碧水中,特别心旷神怡,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宋代诗人晁公溯把《通济堰》很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站在拱坝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天空中一束射光把浪涛滚滚的堰坝照 得晶莹剔透,不时有水珍珠跳动在拱坝上,似乎在诉说着千年沉淀的历史。

第二天天没亮我就背上相机来到江边。天遂人愿!昨晚的一夜雨使得江上晨雾弥漫,雾霭中,飘来晨捕的渔舟,吱呀吱呀的摇橹声由远及近,船头隐约可见蓑衣斗笠打扮的渔夫……“雾锁寒江舟行早”,好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长卷!

古堰画乡,曾经有过日竞千帆的古代繁华;如今千帆过后,洗尽铅华,从容而静谧;山与水、人文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塑成了它的丰润妩媚、精美绝伦。

饮食特色

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菜系,比如食用菌,笋,溪鱼火锅在当地比较有名,有野生溪鱼(银鱼、黄刺鱼、鲶鱼等),农家土鸡蛋、土鸡、土鸭、野菜、家酿。最有特色的当推以昆虫为食材的两道菜:烤松虫和油炸知了。

路线

自驾金丽温高速, 丽水南山高速口下向走53省道景宁方向——大港头镇。从大港头镇到碧湖镇沿50省道丽水至松阳段行车,经堰头村时停车即到。

附彩图: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曾建琼|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