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有个“石头村” 历经1200多年依旧保存完整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郭乐燕 虞佳琳 张陈晨2016-05-24 06:45:00
核心提示:库村作为泰顺乃至温州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在历经晚唐、五代、宋、元、明、清1200余年的发展后,至今风雅依旧。
查看评论
整个库村仿佛是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 陈蜜 摄

  温州网讯 文泰要建高速了,这个消息让库村人都很欣喜。村党支部书记包国福手里攥着几座主要宅院的钥匙,领我们去看库村,言语间是希望这个藏于深闺的古村落,能早一点被开发、利用,从而再得以保护。

  泰顺县中北部的筱村镇库村依山傍水,村后的青山似屏,村前的流水如带,有着如此风水布局的千年古村落,可能会让人联想起享有盛誉的南宋徽州宏村。但她比宏村年代更加久远,始建于晚唐时期。

  相对于泰顺旅游赏廊桥、泡氡泉的盛名在外,占地9.7公顷、古民居67栋、总建筑达3.7万平方米的库村,作为泰顺乃至温州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却籍籍无名,在历经晚唐、五代、宋、元、明、清1200余年的发展后,至今风雅依旧。

  包国福一路讲解。他说,散落在库村各处的古井、卵石地铺、悬鱼、雕花、珍贵匾额等历史文物,如果没有讲解,游客可能一个转身,就错过了一个故事。

  历经千年

  唐宋遗风无可复制

  在库村村口,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溪边几幢临水而建的三层楼木头大屋,在整个古村落中独树一帜。库村建在缓坡上,沿着库村青石铺就的小径,“石头村”的风貌渐渐显露出来。

  库村始于晚唐,包氏和吴氏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家族,两个大族的先祖——唐朝进士包全和吴畦相继归隐白云山下,建房开田,耕读传家,先后创建了三个书院。深厚的家族文化,让后人带着满腹经纶走出山林、登上仕途。据县志记载,唐五代两宋时期,本境考中文武进士共有82位,而单单库村的吴氏后裔,在两宋就占了19位,更有流传千古的宋进士“三友”吴阳、吴泰和、包湉。

  千百年来,两大旺族在此繁衍生息的同时,也留下许多极其珍贵的人文古迹。在世英门前,只见门楼以浅浮雕修饰,石柱、石梁、石楣、石瓦叠砌。“这里是吴宅和包宅的分界点,现存的世英门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重修,是浙南石门楼建筑的经典。”包国福指着门楼前空落落的石墩说:“这里原本是一对拴马石,属明朝文物,可惜几年前被盗了。”

  库村有“石头村”的别称,整个村落仿佛就是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包国福带着我们穿绕于井巷之中,随处可见高高的鹅卵石墙分隔成各自庭院,与温州众多的古村落建筑风格迥然不同。村中“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等三合院式二层木构建筑,是库村古村落里典型的古民居。推开“食德堂”的木门,宅院由门楼、前庭、檐廊、厅堂、后院组成。木质门框的额枋之上,斜撑着一块木牌子,横书“外翰第”三个金字。据房主人介绍,他的高祖包涵是清同治年间的岁贡,属清朝外放的翰林。而门楼边的青石质圣旨牌,更是见证了家族的荣耀往事。

  事实上,在当下滚滚的城市化浪潮之中,如今的库村依然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村落。如今的村落里,依旧生活着100多位库村后人,多以老人为主。他们一直坚守着祖辈留下来的土地,内心深处保留那份引以为豪的家族往事,却也只能眼看着老屋不断地走向破败,甚至倒坍。

  包国福介绍,库村人历来重视保护这片祖宗遗留下来的财产。即便眼下农村拆旧建新渐成风气,但库村也始终坚持旧村不动、旧屋不拆,而将新村规划在旧村外围进行建设。

  抢修保护

  整体开发其路漫漫

  “像库村这样1200年的古村,就算没有人为破坏也抵不过岁月侵蚀。”包国福告诉记者,他眼里的库村保护,最起码是让库村老宅、鹅卵石挡墙不至于坍塌。好在近几年随着当地政府的重视,库村的村落保护工作,也开始有了起色。

  据包国福回忆,从2001年以来,县里陆陆续续投入200余万元资金,用于修缮。“每年不多的经费,都花在宅院顶瓦及构建、鹅卵石挡墙应急性修复上。”尤其是2013年,泰顺对县级重点村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作,用县农办下拨的100万资金,对库村67座宅院中的50余座进行了屋顶瓦片抢修及加固处理,库村才不至于显出颓势。

  对库村在内的古村落保护,有识之士已经呼吁了很多年。泰顺县文保所党委书记张俊多次造访库村,他告诉记者,库村古村落中,明清之前的古建筑就有19座,主要历史遗存还包括吴畦园陵、世英门、清阴井、古戏台、牌坊和古树、古道等。村中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等古民居为三合院式二层木构建筑。巷道中间用大卵石,两侧用小卵石、块石铺砌,整洁古朴,其中唐代的吴宅街150米、宋代的世英街220米、宋代的包宅街120米,是典型的山区水港古民居建筑,显示出结构严谨,布局讲究,制作精细。库村早在2006年就入选为我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但由于泰顺古民居古村落量多面广,每年虽有大笔经费投入,但往往只起到了抢修性保护,尚未形成着眼于长远规划的重点打造。

  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之间如何平衡?张俊主张“修旧如旧,而不是大量现代化改造”。他举例,比如库村内,老街、古戏台、书院、民居普遍保存较好,只需原样保护的基础上,引导街边商铺重新开张,在民居内规整摆放生活用具,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生活状态,而不是雷同的仿古建筑。当然,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上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村落外围的建筑也要做相应整改。

  资源整合

  库村开发恰逢其时

  从2006年就入选为我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村镇,10年时间的几百万投入,对库村的保护来说,微不足道。对库村的开发利用,更是杯水车薪。

  “库村历史悠久,但和很多成熟的古村落作比较,体量上还是相对较小。但是,在筱村境内除库村之外,还有徐岙底、东垟等多个古村落,还有文兴桥等古廊桥。”筱村镇副镇长王珊珊介绍,随着2012年筱村镇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已连续3年举办“古镇文化节”,且均以库村为主会场之一,借机扩大其旅游知名度。与此同时,筱村镇高标准编制了《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让库村的保护利用,从村级变为了镇级。

  除人文景观之外,目前,距离库村不到两公里、投资达3.45亿元的南浦溪景区,已于去年5月正式动工,投资1.5亿元的筱村公社旅游开发项目已经签约。“这些借助自然风光的旅游项目成熟后,势必会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旅游圈。”王珊珊告诉记者。

  今年,库村作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有可能获得5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启动古村落及周边综合环境整治、门口洋老街仿古立面改造,建设“印象库村”博物馆及主出入口标志性景观打造等工程。“经过这几年的修修补补,库村暂时还不会倒。只是很多老宅的二楼已经脆弱不堪,要对屋内的构建进行修复,估算每座宅院平均需要十万元左右投入。”

  “库村以及周边古村落的保护开发,起码要上升到县级层面。投入资金也不是几百万,而是在合理规划和整合周边资源的基础上,以需定量。”该县某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泰顺要吃生态饭,旅游业的发展就势在必行,而搞旅游,只要大投入才有大产出,库村民居的钥匙,至今还挂在村支书的裤腰带上,是令人失望的。

  库村的保护与整体旅游开发之路走得并不轻松,但包国福的心里早已无数次憧憬:“也许5年后,这里的交通环境就会有大的变化,来的人自然也会多。”包国福盘算,在这之前,村口临水的几座老屋需重点修整;原来粮站可以开辟为展厅;村内的电杆电线最好都入地;还需整理绘制一份库村文化旅游地图……

  这些大小事情,五年能不能做成?又能做成几件?包国福心里并没有底。

扫描下载“我们”APP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拜尔口腔医院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