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增寿:公有制的守护者 创国企辉煌

2018-05-01 16:09:00
他是温州、浙江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明星企业家,率先扛起国企改革发展的大旗。其一手创办的东方集团曾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标杆”。

  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闻名全国的浙江温州,有一位国有企业的当家人铿锵有力地宣称:“ 我就是不信国有企业搞不好! 我干不过私营老板,那还算什么共产党员!”他就是原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滕增寿。

  滕增寿1956年入党,十六岁就出席了浙江省第一届劳模会。

  滕增寿:我把生命交给企业支配了

  1984初,组织上派滕增寿到国营温州玻璃建材厂(浙江东方集团公司的前身),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当时该厂只有100多人,21.7万元固定资产,年产值44万元, 亏损欠债40多万元。 滕增寿在第一个职工大会上宣布:“我当厂长的任务是六个字:为企业,为职工。”接着他提出“一大三好”的奋斗口号:大干社会主义,让职工吃好、穿好、住好。又提出第一阶段具体目标,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三个一流”:把工厂建成温州一流企业,搞出全国一流产品,职工生活达到温州国营企业一流水平。他向职工表示,为了实现上述奋斗口号和具体目标,我坚决做到一不为官,二不为名,三不为利,四不怕死,我把生命交给企业支配了。 职工们含泪拼命鼓掌,大家说,企业有救了!

  滕增寿说到做到,从1984年至2004年卸任,他每天早晨5点半上班,干到晚上9、10点钟下班,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从不休息一天。 1995全国开展学习孔繁森,他在职工大会上表示:“我学孔繁森的行动是:精神永旺,廉洁终生。”从此,他就住到厂里来,很少回家,把全部精力心血都扑在搞好国有企业的事业上。同时,滕增寿还带领职工冲破种种阻力,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超前的改革, 硬是使企业于1984年扭亏为盈,利润超过1983年产值,1985年的利润又超过1984年产值,第三年就成为全市税利大户。五年时间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并于1988年在温州市率先成立集团公司,实现了“三个一流”的目标。

  八十年代末,温州有家最大的亏损户──国营温州造船厂,全厂2000人, 欠债4500万元,六年时间换了四任班子,搞了四次承包,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退休工人因多年领不到退休金,成群结队到市政府门口静坐请愿“要饭吃”,造船厂成为温州市最大的包袱。

  滕增寿深感痛心,在与班子成员商量后,他向市领导要求兼并造船厂。经批准后,滕增寿带人到造船厂开了三十多次座谈会,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征求治厂对策。职工反映了一大堆问题,其中第一个拦路虎是厂里有个厂霸,会武术,在社会上有恶势力,有一定社会关系。他办了私人车队,把厂里的汽车放到露天,任其雨淋日晒,锈掉烂掉,用厂里的水、电、设备、材料维修自己六辆私车,跑运输,赚钱给自己。全厂职工敢怒不敢言,历任厂长不敢惹他。职工们说这块骨头啃不下,别想救活造船厂。滕增寿决定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劝滕增寿犯不着冒这个危险。

  滕增寿说:“ 温州市还有没有比我滕增寿更不怕死的人? ”他派人送去最后通牒:限他六天搬走。厂霸先来软的,滕增寿不吃他那一套。厂霸请出机关干部讲情,滕增寿也顶了回去;厂霸又来硬的,扬言我就不搬,看你怎么办!滕增寿比他还硬:“第六天上午如果车还不开走,统统砸碎。你敢纠集恶势力来厂闹事打人,我就敢正当自卫,毫不留情!”厂霸胆怯了,第六天清晨四点钟,只得把六辆车全部开走,把东西搬得光光的。职工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滕增寿因势利导,提出“用主体厂的优势去克服造船厂的劣势,启动他们的优势,补充主体厂的劣势”。这一优、劣势互补形成的辩证的兼并思路,当年救活造船厂。第二年技术改造大投入,当年技改,当年接业务,当年投产见效,投入产出1:6,造出了浙江省最大吨位的船舶,后来还为德国造了多艘3400吨多功能集装箱货轮,创造了浙江省造船行业“九个第一”,从全省造船业排名末位一跃成为榜首,年年上台阶。

  随后,集团又相继兼并了温州市8家亏损、困难的国有企业, 都是当年兼并,当年扭亏,年年兴旺发展。 几年来为这些企业还清了全部旧债,安排了3000多人就业,确保了2000名退离休人员安度晚年。同时,又创办了4家高新科技企业和一所高等院校,使企业发展成为横跨建材、造船、化工、机械、装潢、电镀、灯具、房开、教育、三产等十大行业的立体型集团公司,15年来企业资产、产值以年均68%的增幅高速发展,被列为全国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和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独到的“用人之道”,得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到“东方”视察,问他怎样才能当好国有企业的厂长,滕增寿说:“一要有永远当被告的准备;二要有永远同困难作斗争的准备;三要有为公办事永远不为个人留后路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勇挑重担,激流勇进,荣辱不惊,义无反顾。”总书记表示赞赏。

  滕增寿常说,国有企业当家人,仅有报国之志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得有出众的才华,果断的魄力,做到德、才兼备。滕增寿有独到的“用人之道”。他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巧妙地融于一体,确立了“记人之功,忘人之过;用人之长,帮人之短;要换思想,不要换人”和“用对才华,用足能量,论功重赏”的“用人之道”。

  滕增寿的人格力量和科学的用人策略,重用了各路人才,建设起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党委全体领导成员以滕增寿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一系列指示,武装头脑,树立崇高理想。同时,经常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置身于职工监督之下。15年来没有一个领导成员跳槽,没有一个人干第二职业,大家都忠于“东方”,学有专长,20年来位班子成员中,人人有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2位。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下的有9位。他们或分管一个片,或分管一条线,人人干得舒畅,干得出色,其中有9位同志分别荣获过市、省、全国的先进模范荣誉称号。“东方”党委已连续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好的班子,带出了一支好的职工队伍,滕增寿靠了他们,得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膝增寿领导团结一班人,紧紧依靠全体职工经过十五年呕心沥血实践,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答卷:正如200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对一份材料的批语所说:“浙江东方集团公司的实践证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企业照样可以搞好。……我们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和起用滕增寿这样的优秀经营者”。

  76岁的滕增寿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条新闻是:他走了。这位国企改革的先锋人物,见证温州国企改革历史的风云人物,因肺癌医治无效,走完了自己最后的人生。他没有留下遗言,也没有交待后事。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