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看瓯海:打好“五张牌” 推进高质量发展

温州网 2018-08-01 09:29:00
重点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打好科教、高铁、产业、生态、健康这“五张牌”,加快打造“科教新区、山水瓯海”。

  温州网讯2003年以来,瓯海区始终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方向,立足体制机制、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城乡协调、山水资源、两地互补、政府建设、科教人文等优势,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情况,结合发展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经济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城乡面貌改变、群众生活改善。

  瓯海作为温州大都市区的核心城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瓯海区委书记娄绍光介绍,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全区上下将进一步凝心聚力,推进新时代瓯海高质量发展,重点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打好科教、高铁、产业、生态、健康这“五张牌”,加快打造“科教新区、山水瓯海”。

  打好“科教牌”

  提升高质量水平

  瓯海区集聚了全市最丰富的科教资源,温州高教园区,7所高等院校集聚在此,是浙南闽北赣东唯一的高校群。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温州市第一个引进型、实体性的公共科研教育平台——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浙江省首批开展试点建设的科技大市场,共有科研院所20家、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13家、众创空间20家。

  结合科教人文优势,瓯海正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推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联动发展,仅2017年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76项。

  娄绍光表示,当地以“科教牌”提升高质量水平,围绕“大学城城市转型、科技成果高度转化”两个目标,正在以高标定位打造高教新区,开启“国际大学城”建设步伐,并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学城联动。

  具体规划包括,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中院等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系统创新体系,全面加强校企对接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通道。发挥高教资源的溢出效应,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高质量教育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在瓯创业、居住,带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撬动瓯海新一轮发展。

  打好“高铁牌”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瓯海区拥有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温州动车南站坐落在瓯海潘桥,金丽温高速、甬台温高速、104国道等重要交通干道在区内交集,境内有4个高速出口,瓯海大道、温瑞大道两条市区主干道在梧田交汇,10月份即将通车的S1线横穿瓯海全境。随着S3、M3线等交通轨道布局建设和杭温铁路、金丽温高速东延等项目的加快实施,瓯海的交通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连接长三角、对接海西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利用温州动车南站在瓯优势,瓯海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成功列入PPP项目,在全国城镇综合开发PPP项目中排名第8,在浙江省位列第3名,是目前温州市最大的城镇综合开发PPP项目。

  高铁新城项目位于瓯海区西南,涵盖瓯海区潘桥、娄桥、郭溪三个街道的部分村居,总规划范围14.3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99.88亿元。

  高铁新城建设,按照高标准的建设要求,正全力推进,届时,一座集现代商贸、智慧物流、品质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枢纽新城,将在瓯海崛起。建设同时,当地已着手积极导入各种新兴产业业态,以提升高铁区域的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打好“产业牌”

  提升现代化体系

  15年来,瓯海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立足该区轻工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成功荣获中国锁都生产基地、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浙江瓯海眼镜)等称号。

  而在工业发展平台打造上,整合扩容提升50.5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成功创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2个、市级特色小镇3个,促进传统制造向时尚智造转型升级。

  全力推进鞋革、服装、眼镜、锁具等传统轻工业转型发展,围绕眼镜产业出台了“十条新政”,规划建设中国眼镜小镇;锁具产业,率先实现智能化转型;皮革产业,通过“低端淘汰”“重组转型”,实现了产业华丽转身,打造了巨溪国际真皮大世界,5年内将实现市场交易额达500亿元。

  瓯海建立了“亩产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整治“四无”企业24736家,关停取缔率全市第一,逐步搬迁改造限制发展区范围内工业企业1800家,收储土地和整体“退二进三”700亩以上,共19个工业区块启动搬迁,其中5个工业区块完成搬迁。

  加快推进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发展,打好“产业牌”,切实提升现代化体系。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眼镜小镇,提升眼镜产业市场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加快建设智能锁具小微园,推动向高端智造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皮艺古镇,推动皮革行业从低端生产向时尚贸易转型,力争打造温州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打好“生态牌”

  提升城乡风貌

  瓯海区山水资源独具特色,瓯海景区面积占全区面积41%,泽雅千年纸山、大罗山和塘河组成“两山一水”地域文化。

  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美丽瓯海,全力推进“五水共治”,连续三年荣获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在泽雅、瞿溪、丽岙等5个镇街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获得“省级生态区”、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积极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以“打非、整治、严管、入园”为重点,瓯海电镀园区外的电镀生产车间全部关停,引导企业从108家整合优化为32家,成功打造全省示范电镀园区,全区219家重污染企业减少到41家,基本解决七类重污染行业环境污染问题。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累计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锅炉853台。通过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6.9平方米提高至17.6平方米。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城乡风貌,瓯海区致力打好“生态牌”。一方面,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生态为本、产业带动、文化挖掘、党建引领”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的建设,深化“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等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加快高品质“山水瓯海”建设。按照“连片开发、项目捆绑、方案审查、刚性指标、招标落地”的模式,特别是将安置房与出让地块捆绑,将山水特色融入城市肌理,走出“大建大美”新路子。

  打好“健康牌”

  提升城市竞争力

  瓯海区境内还汇集了全市最高端的医疗资源,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以及市人民医院娄桥新院、市六医、市七医、市中医院均落户该区。

  全面承接“健康温州”战略,为打好“健康牌”,当地充分挖掘5大省市级医院的资源集中优势,大力培育医疗康养、健康智造产业。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生命健康小镇出炉,打造高端医疗康养综合体,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38亿元,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4亿元的温州健康产业创新中心项目,下步将与海南博鳌一龄集团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区域医疗康养中心核心区。

  同时,以集中供养为平台,该区筹划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利用民间资本建设一批高端养老项目,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医养护在瓯海”品牌。

  秉承温州敢于先行先试的改革传统,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老一辈瓯海人树立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新路子。近年来,瓯海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列入全国改革试点。如何打好科教、高铁、产业、生态、健康“五张牌”,瓯海路径已明晰,秉承改革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瓯海真正打造成为支撑温州大都市区的重要“一足”,已然可期。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金朝丹

  报道组:周乐光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