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涛的传奇人生:“举重若轻”创大业

温州商报 2018-10-16 22:41:00
从一名举重运动员到创办实业的企业家,后来涉足政界,为民营企业鼓与呼。

  郑胜涛讲述人生四段传奇经历

  结束了运动员生涯跑业务,为什么在牢里担惊受怕地待了69天?人生第一次创业刚起色,创业伙伴为什么全跑光?温州第一次由民营企业家身份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和管理自己的企业又有什么不一样?

  6月8日,市区新城,郑胜涛家。他向我们娓娓讲述自己人生的四段传奇经历。

  “感谢你们陪我一起唤起回忆。”采访结束,郑胜涛起身送我们到门口道别。

  郑胜涛:1952年出生。神力集团董事局主席,原举重运动员,曾任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

  练举重不怕苦反倒很快乐:

  “13岁因为电影喜欢上举重,靠朋友每天送一瓶牛奶撑了4年”

  2000年,郑胜涛(左)为奥运冠军占旭刚颁发奖金。当年,神力集团出资150万元设立光彩神力报国奖,激励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5块金牌的中国举重健儿。

  小时候每个人都会问,长大了想干什么?我没想到会做运动员,也没想过当商人,那时候想当个军官,这是梦寐以求的,从小看解放军叔叔就是一种很高大的形象。

  小时候没有电视机,偶尔看电影的时候,会断断续续看到新闻纪录片里有一些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在上世纪60年代一些亚洲运动会上,我们破了很多亚洲甚至世界纪录,其中就包括举重。印象很深的是,叶浩波打破了一项抓举世界纪录,过程中有一把失败了,第二把成功了。当时成功以后,多少人人拥抱欢呼,多少国人激动得流泪,中国人破世界纪录,非常罕见。

  那时候13岁,看了之后觉得举重很有意思,就开始感兴趣、关注、研究。那时候温州人家里,只要有中堂的都挂一对吊环,好像非常流行,还有一担石担(中间是木头或竹子,两边是石头,是原始的杠铃)、石锁(石头雕得像锁一样,中间一个把手,也就是现在的哑铃)。我家没有,就到别人家去练,练了几个月,可以把石锁扔起来打转,掉下来的时候抓住把手。后来到了省专业队集训,接受了一些专业训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举重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吃了很多苦,过程中不是很轻松,但是心情非常愉悦,因为喜欢,一个星期有两天不练就不习惯。枯燥可以磨炼意志,训练的时候离出成绩其实是很远的事情,都靠意志在支撑。

  那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营养跟不上。我家里人口算多一点,每次回到家里,能有两三个青菜就不错了。还好有个朋友,家里养奶牛。我们在东门训练,他住垟儿路口,走走要20分钟,但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冬酷暑,他都让弟弟送牛奶过来,一斤瓶(类似挂盐水那种瓶子)用橡皮箍起来。到了冬天,就用一个破棉袄裹起来,揣在怀里头送过来。尽管只是一瓶奶,但是他坚持送了4年,基本上都不收钱,我有钱就给一点,没有钱就没有给了。那时候营养都靠这一瓶奶,其他都是泡饭和青菜。

  这是我非常热爱的事业,但是好景不长。大概在1974-1975年,上头有人说,拳击、举重、摔跤是野蛮运动,结果全国这些运动全部取消,运动员全部回家。直到改革开放开始,国家队到省队才慢慢恢复组建。

  莫名因“投机倒把”入狱:

  “在里面待了69天,被吓到了。监狱里只有一份报纸,我天天念报纸讲故事”

  结束了举重运动员的生涯,认识了一些朋友,开始跑供销,主要做电焊机、建筑用的振动器、砂轮机、汽车配件、阀门、印刷包装机械等。那时候是短缺经济,是卖方市场。你是卖方的同时也是买方,因为原材料都是计划的,非常紧张,你要是走点后门塞点东西,风险很大,最大的罪名就是投机倒把。

  那时候就天天跑物资公司。供销员做了七八年时间,很多人劝我下海,我还没有底气。我认为,下海创业要掌握三件事,有拿得出来的产品,有打得开的市场,有一定的资金。未来的路还不清晰,所以我一直按兵不动。在厂里做到代厂长的位置,一直稳稳当当,大家也非常信任我。

  直到1983年,厂里出了问题。那时候打一张介绍信,这个厂子的产品借给那个厂子,那个厂子的产品借给这个厂子,是很正常的事,有的时候就还,信用关系非常宝贵。刚好我们有批业务,因为上海的生产厂家机器故障维修,临时买不到要加工的半成品,所以去别的企业借过来用,打算到时候再从上海买回来还给他们。我们把这批半成品加工后卖掉了,成品和半成品差价有五六倍,卖了1万多元。结果刚好那段时间遇上工作组检查,向别的厂子借的产品还没来得及还上,说我犯的是投机倒把。所以,我“进去”了。

  在我前面有个先例,东风电机厂有个“飞马牌”供销员陈瓯江被枪毙了。在里面的时候,大家都说,郑胜涛是第二个陈瓯江,都是一个厂出来的,指控的金额也都是1万多元。这我肯定被吓到了。但我始终坚信我自己没事的。

  那时候,在监狱里还有很多强奸犯、小偷。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会问:“小涛,你‘吃’了多少进去?”他们跟监狱长的观点不一样,他们感觉投机倒把比别的犯罪要好一点。那时候在监狱里只有一份报纸,我天天给他们念报纸,讲故事。

  然而,后来罪名怎么套都不对,因为工作组指控我诈骗的对象是我大舅子,我也没有跑,也承诺了要么还钱要么还货,更何况我的货品是经过加工的,产生了附加值,投机倒把的罪名也套不上。结果在“里面”待了69天后就放我出来了。

  监狱里出来刚一个星期,我原来的公司东风电机厂马上叫我去出差。当时还光头的,戴着帽子,前面挡住了,后面是光头。那时候,光头很稀罕的,别人看着不一样,铁定里面出来的。那一年也恰好全国开展严打运动,在贵州和成都开展销会的时候,警车哗啦哗啦地过来。我想想都后怕,要是早半个月开始严打,我可能很悬很悬。

  创业起步却遭散伙:

  “正式注册企业的那天是12月26日,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但是创业刚有些起色,伙伴却跑光了”

  1984年我开始创业。结果两个伙伴一点资金都没有,就去朋友那边借了3000元起步。好在印刷包装机械的产品技术有了,就去各个省的印刷包装机械厂把合同先签过来,再考虑把产品做出来。除了3000元,就靠社会上的朋友资源,谁家有电动机,谁家有合适的钢材,我就先借过来,先把第一批货发了,再把钱还上,之后第二批、第三批就可以滚动了。

  当时,注册企业是很难的,就在小南机械厂挂靠了一年,直到1986年正式注册了鹿城印刷机械厂。拿到证的那一天12月26日刚好是毛主席生日,这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是一种精神上的动力和安慰。

  我们当时要参加广东佛山的机械装备博览会,为了赶制参展产品,都住在租来的厂房里,技术团队五天六夜没睡觉,我也三天三夜没睡觉。硬赶赶出来,三四天时间运到广东,没想到那次产品的展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听到有老外说:哎呦,中国人把这个机器做出来了。

  那是一种薄膜分切机,当时好的榨菜等商品外面都是这样的包装,需要机器把印着图案的薄膜切开来,还不能把图案切掉,其中的关键就就是一个自动跟踪系统,这个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我们的产品获得了部里(包装总公司属于部一级)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创办不久的民营企业拿这个奖,让很多民营企业有了信心,比如山东一家民营企业,开始做我们的下游,薄膜切出来以后他做成袋子,慢慢地延伸出产业链。那次展会上,好几个家厂来抢那个机器。尝到甜头以后发现,产品创新对企业发展真的有好处。

  这个机器出来之后,北京公安部101研究所和北京的邮票印刷厂来找我。他们当时使用的一款七色一雕的机器是由捷克生产的,是在解放初期引进的。现在他们要换配件,然后再造一两台“半台组建”,比如三色、四色一雕的机器,所以找到我们。我一看这个技术,肯定我们这批技术人员没有办法做到,然后就去找上海的“星期六工程师”(在国企捧着铁饭碗尚觉“吃不饱”,每逢周末到外地挣外快的的工程师),最后请来5个工程师、2个高级钳工,7个人去把他们机器全部拆出来研究。

  我们回到温州在杨府山租了一个厂房,然后“照样画葫芦”,他们的技术很先进,我们只能做得一模一样,还没有创新的经验。等我们试验成功,当时对方厂长来验收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厂房这么简陋。

  后来他们来试色,做出由亚洲第一台七零一雕机器印制的纪念邮票,给我们一摞,其他的全部带走。这种是纪特票(纪念特种邮票),比一般的邮票印刷工艺要难很多,因此价值很高。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们的机械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公司的发展一路遇到很多困难,第一个关口就是创业刚有起色,伙伴跑光了。主要是理念不同,我希望发展要有积累,每次获得的收益要留一部分给接下来的发展,但是他们两个人觉得没钱的都能做起来,少留一点就可以的。第一年赚了十几万,三个人分完后留了三万。第二年赚了四十多万,我说不要分光,他们不高兴。第三年差不多一百万,分完他们就走了。结果,他们俩出去,干了两三年就关了。

  民营企业家“当官”:

  “超过1/3的时间在工商联,仅接待考察团一年有500多批,应酬最多时一天跑6场”

  从企业家到市工商联主席,一开始有点手忙脚乱。当时领导找我谈话,说至少要有1/3的时间花到这里面。其实,我很愿意为大家服务,说土一点就是给大家捧场。只要企业找到我们的大事小事,能做就做,能汇报就汇报,所以实际上花的时间远远不止1/3。

  我当工商联主席的时候,各地都组团来温州考察招商,这时候就必须我们出面,他们也喜欢工商界的人士来对接,所以我天天有应酬。对他们来说,是难得来一次,对我们来说,是一天接待好几次。记得应酬最多的一次,是世界温州人成立大会,包括需要参加的大型活动,一天总共6场。首场在江心屿设宴,我至少敬酒100杯,然后马上赶到电视台参加服装节颁奖,那时候天气算热又不是很热,西装拎在手上跑。又赶了两场活动,接着还赶了两个饭局。

  那时候一年单单是工商联接待的考察团就有500多批,市里就更多了。有时候同一天来三四批,我就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同时也可以给他们搭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这个他们也能理解。当然不可能每次都能集中到一个地方,“不礼貌”的事情总是会发生,没办法也只能喝酒,喝了几杯大家就说算了算了,也理解了。

  超过1/3的时间在外面,对你企业有没有影响?那肯定有,但只要企业的成长没有太大困难,做得稍微小点也无所谓。但是,我能为大家提供真正到位的服务,就很有意义。再说,工商联本身是一个服务机构,是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又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这些职能就很重要,现在更越显重要。所以,我很乐意做这个事,而且我也很愿意交朋友。

  “我在接班中更理解父亲”

  “文艺女生”郑西纳接掌神力集团10年

  郑西纳:1980年出生。郑胜涛长女,复旦大学EMBA工商管理学硕士,现任神力集团执行总裁。

  在郑西纳的成长记忆中,父亲在家中陪伴的日子是可以数清的。一张父亲背身喂她吃饭的照片,是父女少有的留影,一封父亲写给她的信,每每读到就潸然泪下。

  一直憧憬成为教师的郑西纳,在毕业的那一刻却选择走进家族企业,肩担起父亲奋斗了30多年的事业。在接班过程中,她越来越理解父亲身上的种种责任。

  为家族事业放弃教师梦想

  郑西纳喜欢演讲、朗诵、唱歌,在学校的时候更是班里的文娱委员,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比赛。“我原来挺喜欢当老师的,喜欢跟文艺沾边的活动。”成为教师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与她的开朗性格密不可分。

  然而高考之后,郑西纳没有考虑报考教师,而是填报了国际贸易专业。“我知道父母期盼我能到企业里接班,而且我也是家里的长女,要做的事相对来说要比妹妹多一点。”说起当时的选择她脸上很平静,却能在眼神中看出她对教师职业依然向往。

  “董事长女儿”的头衔是光环也是压力

  2002年大学毕业后,郑西纳花了整整六年“辗转”于企业的各个基层岗位,做过房地产推销员、外贸业务员,也在机械厂、锁厂的车间里待过。当问到会不会因为“董事长女儿”的身份,而在心理上产生区别时,她坦然说一开始会有,尤其别的员工也会这么看待你。但是,自己要很快认识到进入企业的目的,特别是你作为销售人员服务客户时,谁知道你是董事长的女儿,如果你摆出高傲的姿态,影响的将是整个公司的业绩效应。

  她回忆当年刚参加工作时,跟着销售人员外出跑业务,在一起卖房子的过程中体悟到,与人交流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心理,知道客户对我们楼盘的真实评价,才能做好企业的上层布局。在基层接触以前从未接触的事物,抛开身份的光环去和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她在收获经验的同时,看到那么多为企业发展而努力的员工,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又加重了。

  在不断磨合中接过企业接力棒

  2008年,郑西纳正式进入了神力集团管理层任职,而她首先要负责的项目就是精密机械。在这个男性居多的行业中,一个在这方面所知甚少的女生“空降”到项目组当掌舵人,她内心难免有些抵触情绪。

  但天生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很快沉下心来,不懂就请教公司的“元老”,有空就翻阅以前的资料,尽量让自己在决策的时候不出错。然而年轻人总有“冲动”的时候,有次她发现一位老员工在处理事情上存在问题,她就在会议上当面指了出来。“我现在回想,或许可以再婉转一点,应该多听听父亲的意见,会处理得更好。这些老前辈对公司其实怀有着很深的感情,很多也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10年时间,她在磨砺中成长接班,这期间父亲给了她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越来越深地融入企业,看着父亲30多年积累的“一砖一瓦”,她现在能理解当年父亲为何只留给她一个模糊背影。

  用新生代的视野带领企业多元化布局

  早在1998年神力集团就确定了“一业为主,拓展两翼”的战略方针,在发展精密机械的主业基础上,开发房地产和发展高科技产业。而郑西纳的走马上任,需要给“一主两翼”赋予更深的内涵。

  这两年,郑西纳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集团多元化投资业务上,科技、金融、教育是她目前的主投方向。“我们有团队开展项目尽调,妹妹也会帮我一起看一些项目。”所有她接触的项目,都会详细考量是否拥有完整的团队、可靠的领导者、较好的技术或模式等。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妹妹与她形成了优势互补。近期,她筹备在上海投资建设一所国际化的高端幼儿园,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注入到这个项目之中。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她还学习儿童心理学,也不断地外出学习进修,在“充电”中更好地发展事业。

  接班10年的郑西纳,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沉淀与坚韧,身处快速更迭的时代,她相信从父亲身上继承的勇气和乐观,能让未来遇到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父女问答

  郑胜涛:现在我为女儿“打工”

  郑西纳:感谢老爸允许我“犯错”

  父辈这样看二代:

  

  记者:你现在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郑胜涛:退而不休,公职上算退了,事业上没有退。现在在神力集团管的少了,弟弟、女儿和女婿都有不同的分工。我现在给女儿“打工”,为她负责的各类投资项目打前站。

  记者:接班过程中,是不是会产生一些理念冲突?

  郑胜涛:理念上的不同意见肯定有,我会把他们年轻人定位在发展新的项目上,交给他们的事情,我都不管,彻底授权,哪怕做错了私下慢慢交流。我们公司不存在接班不接班,而是一种家族分工问题,分工做好了,班也就接好了。新的时代不能一味用老的经验去要求他们,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记者:如果给西纳打分,100分制你会打几分?

  郑胜涛:70-80分,女性接班创业相对来说难度更大,她要工作也要带孩子,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她希望能多一点时间陪伴,这我很理解。她有自己的想法,喜欢教育就投身做一个教育项目,很认真地在做,我也全力支持她。神力一直“一主两翼”,而且内涵不断丰富,需要年轻人来尝试多元的合作方式。

  记者:对新生代有哪些寄语?

  郑胜涛:以前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吃万家饭,交天下朋友”,是希望你学知识、懂常识、长见识、有胆识,新生代在现有的学识背景下,还是不能忘记“四个识”给人生不同阶段带来的体悟。原来的“四千精神”在新时期也应该有新的理解,“千言万语”用路演的形式面对群体发布项目,“千山万水”用互联网代替人工,“千方百计”要以创新引领,“千家万户”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高端定制。“四千精神”要坚守,内涵也要提升。

  二代这样看父辈:

  

  记者:父辈创业处事,给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郑西纳:我记得,我老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了,但我知道父亲心里一直是有一种缺憾。我印象中记得最深的,就是他有一次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在落款处写了一句——“爱你但陪你很少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老爸其实一直都没时间陪伴我们。作为女儿,我心疼他同时也能理解他。

  记者:你最崇拜的人是父亲吗,你觉得他身上哪些品质是你最需要继承的?

  郑西纳:当然是我的父亲。其实,二代的传承不应该只是体现在产业及物质上,父辈的很多优点更需要我们去继承。比如,我父亲就是一个很有激情也很正直的人,虽然他现在60多岁,但无论对事业还是生活都充满激情。同时,我老爸还是个很有爱心的人,资助了很多温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华福基金会”,与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合作,专为患有白内障的孩子提供帮助。我觉得,这些都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记者:你在创业过程中,父辈给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郑西纳:我的父亲和有些一代企业家可能不同,他不会让我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做,我老爸反而特别支持我,经常会给我提一些中肯的建议,因为他经验更加丰富。哪怕他设想到我可能会碰到问题时,也没有阻止我去做某件事。所以,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允许我犯错。我觉得,允许自己孩子犯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现在我也允许我的孩子犯错。

  记者手记

  允许年轻人“犯错”培育新的创业精神

  35年前,因一场莫名的“投机倒把”在牢里待了69天的郑胜涛,被吓坏了的同时,也给自己今后的行为定下了一个准则:做事要严谨加严谨,小心加小心。

  随后这35年来,无论是初次创业创办鹿城印刷机械厂,还是后来成立的温州市神力机械有限公司、无区域发展的神力集团,及担任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中间虽有各种曲折困难,郑胜涛都以此为准则,一路走来稳稳当当。

  然而,要求自己做事要严谨加严谨,小心加小心的郑胜涛,对于女儿郑西纳,却持着非常宽容的态度。他允许女儿犯错,交给女儿的事情彻底授权,哪怕做错了也只是私下慢慢交流。

  正是在这样的宽容态度下,郑西纳不断尝试做教育项目,做各种投资,尝试多元的合作方式丰富神力集团的内涵。创办20多年的神力有了郑西纳的给予的新气象。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创业精神。在郑胜涛父女的身上,可以看到不同时代温州企业家对于创业精神、创业方式的不同见解,及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在许多温州企业中,父辈让子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创业方向放飞自我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家二代”蜕变为“创二代”,温州人精神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着传承和发展。

  允许年轻人犯错,是父辈的长远眼光和睿智;敢于“试错”,则是年轻人的锐气和对于温州人精神传承的担当。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