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2

满满干货!育儿专家告诉你,抓住“儿童敏感期”,这样育儿才科学!

来源:温州网作者:张湉2019-05-31 17:27:00

  育儿,可以称得上是为人父母的“终身大事”,不少家长为此操碎了心。但你可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存在着不少“敏感期”,如果能把握住这几个关键阶段,家庭教育事业将事半功倍,孩子的各项能力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孩子的“敏感期”有哪些?家长应该怎么抓?常见的教育误区又有哪些?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温州新闻网记者特地请来高级儿童能力测评师、高级心理沙盘咨询师、全纳科学育儿教育研究院高级讲师兼督导琴心分享她的育儿心得。

  Q:琴心老师你好,能否先为我们科普一下什么是“敏感期”?

  A:“敏感期理论”是由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最早提出的。这个理论提出的最大正面影响就是让父母看到孩子成长的合理性,营造一个合适的家庭环境,允许他们探索的愿望,接纳那些看起来是调皮任性的事情,加以“引导”(注意是引导,而不是放任!),而不去做那些违反孩子天性的事儿。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行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家长更懂孩子。

  关于敏感期的概念,有很多版本,这是我比较认同的: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说通俗一点,孩子这段时间,就喜欢做这方面的事或者就喜欢以这样的方式做事。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会尤其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学习生活非常高效。

  Q:不同年龄段的敏感期有哪些?其中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得知道的敏感期有哪些?

  A:这个问题可以说也是有很多不同版本,国外流行把它分为31个,也有分的更细的62个,还有更夸张的200多个的,这就有点过度解读敏感期了。

  我比较认同国外最常见的说法——11个敏感期,再和31个敏感期结合起来一起解读,当然即便是这11个敏感期,每个敏感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也有不同的说法。

  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的敏感期并不是单独一个个出现的,很多时候是重叠的,敏感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因为孩子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有个体性。但是确实其中有几个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特别重要,比如0--6岁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尤其是一岁以内的比如四个月的抬头及八个月左右的爬行,因为这个跟孩子的前庭觉的发展息息相关,前庭觉也被喻为“学习之根”,它跟孩子学习能力中的专注力发展关系密切。

  又比如0--6岁的感知觉发育的敏感期,尤其是0-12个月触觉发展的敏感期,它对孩子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情绪控制力有特别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全感和情商。很多孩子胆小、怕生、粘人、怕痛、怕黑等表现,就是因为小的时候“触觉失调”。

  又比如4-6岁时孩子的污言秽语敏感期,也称诅咒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强烈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尤其是一些在大人看来不文明的语言,如“臭大便,屁股,小鸡鸡,大坏蛋,打死你”等等。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显得大惊小怪,甚至批评指责打骂,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做了负面强化,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亲子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时“假装”没有听到孩子这句话,冷淡忽略多次之后,孩子就会因为没意思、无聊,不再说这些“没有效果的话”了。另外可以伺机加以引导,如睡前各自感觉好的时候找孩子聊聊,问问孩子,说这些不文明的话是不是让你感觉很舒服?如果很想说,适合什么场合说?家长还可以购买相应绘本如《都是放屁惹的祸》《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在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讲讲演演玩玩,让孩子释放掉内心的小压抑,满足其敏感期的心理需求。

  再比如2-3岁的秩序敏感期,这里的秩序感是指孩子做各种事情时都有一套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在重复这套规则的过程中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中”,而这种控制感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孩子有的时候发脾气,就是因为这种秩序感被打乱带来的沮丧和不安。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那时我儿子才4岁,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自己从我包里掏钥匙开门。有一次我接着电话忘了这茬径直开了门进去,结果娃哭得撕心裂肺,怎么解释安慰都没用,最后没办法,我把钥匙放回包里,让娃掏钥匙—开门—进门—还钥匙,按平时步骤原原本本重来一次,娃才破涕为笑。

  当然,并不是说要让我们事事迁就孩子。但至少,如果我们理解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就能够在孩子因为秩序感受到破坏而沮丧时,抱着一颗理解的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你这熊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这段时间,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小习惯的同时给孩子定一些规矩让孩子来遵守,利用孩子这种内在对秩序感的需求,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秩序感。

  还有2-3岁时孩子处在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孩子会变得特别小气自私,什么都是“我的我的”,遗憾的是,我经常看到有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大方点”,要“乐于分享”。哪怕自己的孩子其实还太小,根本还没有做好分享的准备,最后往往迫于压力或被父母忽悠几句稀里糊涂地就顺从了。这样的分享,是成人强迫的分享,不是真正的分享。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允许孩子“自私”,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而去入侵孩子的界限。

  还有以下几个敏感期简单了解下:

  音乐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孩子开始对音调,节奏,韵律有了初步概念。

  书写敏感期:与我们想的不一样的是,孩子对于书写的兴趣是早于阅读的。在这段时间,孩子喜欢用笔写一些有规则感的东西,与精细动作敏感期和秩序感相呼应。

  阅读敏感期:与之前语言敏感期不同的是,这里说的是孩子读书的兴趣。之前孩子对阅读感兴趣,是处于学说话的本能。阅读是一种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爱阅读,而之前你并没有经常给孩子阅读,那么现在是你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后一个机会。

  空间认知敏感期:这段时间内,孩子的认知从二维拓展到了三维,会对拼图,迷宫、地图、乐高等游戏产生极大兴趣。

  Q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个别敏感期该怎么办?是否还有机会补救?

  A: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在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但现实却是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通常都处在学习压力下,既得不到6岁以前来自父母的宽容和疼爱,又得不到成人有效的帮助和引领。

  比如刚上面说的爬行敏感期,有些孩子因为用了学步车或因为保护过度或其他原因而错过爬行期,也就是孩子坐着坐着就起来走了,有些家长还以此为傲,认为自己孩子发育方面优于别人,殊不知缺乏充分有效爬行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前庭系统发育不良,进而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及肢体的协调能力,日后往往过于好动、专注力差、心散易跑神、学习效率低下。尤其是到了学龄期,特别是小学中高段特别明显,而这个时候让孩子再去爬行是不大现实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形式,给孩子加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比如动态的趴地推球、推小车、滑板滑梯等游戏,去有效刺激孩子的前庭系统的发育;静态的注意力桌面训练游戏,比如舒尔特表,目视追踪,数字划消等,通过小集体形式,让孩子在PK中逐渐提升注意力的稳定度,注意力的广度,注意力的分配及转移等等,潜移默化中固化孩子注意力习惯。

  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家长也不要去过度解读敏感期,让其成为自己育儿的负累,成天焦虑自己的孩子,生怕错过敏感期输在起跑线上。当我们可以不去敏感地分辨孩子到底属于哪个敏感期,我们的放松会给到孩子更多的空间,我们的信任也会给到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Q:您刚提到感统训练,感统训练是什么?正常孩子有必要参加感统训练吗?

  A:听起来感统这个词很专业,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生活无处不感统。感统,即感觉统合,也叫感知觉统合,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身体的感觉接收器,也就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觉),接收到外界的刺激,经过大脑神经中枢的整合,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就是“感觉—知觉—认知”的过程。而如果大脑神经无法正常的将感官信息整合到一起时,就会带来身体运动、感觉运动的不协调,认知语言的不成熟,社会性的不健全,心理发育的迟缓,我们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顾名思义,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训练就是感统训练。和蒙氏课程里的感官教育一样,感统训练也是基于孩子敏感期理论基础。有句话这样形容,身体发育需要食物,感统训练或游戏就是孩子大脑发育过程中的食物,也叫“感觉餐”。

  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或误解,都会产生一些排斥心理,很自然的就联想到接受感统训练的孩子都是有毛病、有缺陷的孩子,那么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就会想我的孩子很好,没什么问题,不用接受这个训练。但实际上,我们几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只是程度不同,有些并没有特别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比如在我们身边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玩游戏一学就会,电脑甚至比自己用的还溜,可是学习上却显得很吃力,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磨蹭、写字倒差笔、计算马虎......还有些孩子害羞、胆小、敏感、爱哭或者脾气大、爱打人、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比较差,经不住批评和挫折,不管老师谈话家长责备就是不见成效,有些急性子的家长还会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打骂、威胁,造成孩子的身心伤害,反而加重了孩子的问题。虽然孩子的这些问题往往是不同原因引起的,但大多数是因为感统能力不足所造成,这就须要根据孩子的问题轻重来进行相关专业训练,而不是简单的谈话就能解决的。

  Q:在您日常工作中,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通常有哪些

  A:家长咨询最多的是学龄期孩子的行为问题,一是幼儿园阶段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些就好了,所以抱着侥幸心理,殊不知教育没有回头路,错过了就很难弥补。另一方面,现今的幼儿园崇尚快乐教育,没有学业负担,但步入小学阶段,孩子的问题和不足开始显现出来,家长随之焦虑。

  通常,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会受两方面影响,一个是能力,一个是态度。能力方面,就是家长需要进一步去客观地了解孩子各项能力发展水平,比如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思维发展水平、触觉系统的完善与否等等,这个可以找寻专业机构通过科学的能力测评客观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如果一个孩子的专注力水平弱,专注的时间短,父母再多提醒批评都没有用,反而会让孩子自我评价过低,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从根源上去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是态度问题,有些妈妈过于强势,习惯性地沿用自己父辈训诫教导的教育方式,在沟通时总是对孩子习惯性的命令批评、指责和唠叨,在学习这件事上无意中给孩子设置了障碍,让孩子觉得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妈妈的事,让孩子把学习与不开心、痛苦挂钩,从而让孩子变得被动、逃避、磨蹭。

  那么该如何避免呢?家长要调整好以下两个心态:一是允许孩子某方面不完美;二是允许自己的孩子暂时落后,有了这两个接纳的心态后,家长才能不过于焦虑,在面临问题时,做到坚定平和地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共情同理,让孩子觉得被尊重被理解,从而赢得孩子的心。记住,别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而要拿孩子的今天跟昨天比。

  Q:除此之外,家长常见的教育误区有哪些?

  A:误区一: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留下心理隐患。

  比如孩子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比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误区二: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充分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松一碰即可溜出很远,这使得孩子没有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通常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另一种情况是,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孙子不用爬,直接走路!”他们不知道,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误区三: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重视,听之任之,上了小学面对孩子的问题又过分焦虑,一焦虑就容易去控制孩子,引发孩子抵触心理,消极应对,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误区四、总是害怕孩子有情绪,一味试图阻止或否认。

  我们的情绪不曾被父辈接纳过,所以我们也是潜意识里抗拒孩子的情绪,一旦有情绪,我们就会对场面有失控感,我们会焦虑不安,所以很容易就会沿袭父辈一样的模式,简单粗暴的处理孩子的情绪。

  其实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但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 “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伤心”,这句话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

  一些家长常教育男孩“男儿有泪不轻弹”,殊不知男孩如果在儿童时期释放悲伤或者愤怒情绪时常被阻止,慢慢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该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所以进入婚姻后,他通常无法对妻子表达爱意,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影响婚姻品质。

  孩子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要鼓励接纳孩子真实流露他的情绪情感,这也是孩子情商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引导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并温和引导孩子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孩子便能吸收到父母全程体现出的温和而坚定的爱意,去发展自己的爱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和孩子共情同理并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解决的过程,学会了这招,我们已经可以成为孩子的半个心理疏导师了。

  当然,共情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就可以,还需要父母们有耐心,有技巧地帮助孩子慢慢提高,于此同时,父母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就是在树立榜样,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