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阳,遇见向往的小康
温州网讯(通讯员 杨洋)时间是万物的尺度,丈量着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的步履。在中华大地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上,蕴藏着一个个地区、一个个市县艰苦创业的不懈努力。
素有“浙南红都”之称的浙江平阳,如何从昔日贫困的小县城发展成繁荣开放的新前沿?如何实现城乡面貌美丽蝶变,书写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时代答卷?从农业农村,到民政民生、住房保障,再到医疗、教育,把笔头和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我们用数字、案例,记录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业农村:振兴乡村奔小康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方式、农村扶贫帮扶机制得到了大变革。多年来,平阳以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工作为“纲”,优化帮扶政策、集中帮扶力量,逐步实现了产业项目精准到村、政策资金精准到户,让农民在奔小康的大道上越跑越远。
2015年,平阳实现“欠发达县”摘帽,同年消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从此进入减缓相对贫困的新阶段。2020年,平阳将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4500元以下纳入困难群众帮扶对象。
“在扶贫产业项目方面,平阳县帮扶重点已由‘带动帮扶制’升级为‘整乡抱团制’,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平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投资1400多万元的“腾蛟镇十村联建礼品加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1300多万元的“青街畲族乡九村抱团纺织包装项目”已完工交付,投资2700多万元的“麻步镇生猪养殖折股量化项目”将在年底前完工投产。此外,还有凤卧镇的红色旅游民宿发展项目、怀溪镇的工业厂房折股量化项目等多个扶贫产业项目即将下达立项计划。
“‘整乡制’抱团综合扶贫呈现多点开花态势,所有项目收益资金的30%由村集体收入、70%用于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努力再通过5年时间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整乡制’抱团扶贫项目。”该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平阳已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约7800万元,积极试点和推行“整乡制”抱团综合扶贫项目,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抱团”效应逐渐增强,接下来,平阳将全力打造低收入农户以发展农业和参与工业、服务业就业为基础,村集体收益分红为补充的保障收入格局。
民政:“互联网+救助”打造“中央厨房”
▲平阳麻步镇养老服务中心
“以前我不懂救助政策,也不会申请救助。谢谢你们在工作中找到了我,帮助申请低保,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日前,得益于“码上救”平台,平阳县凤卧镇内塘村肢体二级残疾的郑大爷被发现符合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政策,当地救助部门立即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从今年6月起,他每月可领到保障金804元。
这是平阳 “互联网+救助”零跑项目,实际运转的一个案例。
当前,社会救助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碎片化现象,平阳县出台《平阳县推进“码上救”平台建设 深化社会救助“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整合各部门救助政策,依托省社会救助平台和县大数据平台,建立“码上救”社会救助模块,自动收集因病个人自负费用达到2万元以上、因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新办残疾人证等数据信息,实现“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救助事项智能联办、救助范围扩面拓展、救助退出动态管控”。
2020年,平阳进一步创新联办工作机制,整合民政、社保、残联等10部门21项社会救助事项在一个平台,通过平台分类推送至各相关救助部门,直接同步办理相关救助事项,变群众多头跑为部门协同办、依申请办理为直接兑现,实现社会救助“应救尽救、无盲区、全覆盖”。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浙江省民政厅全面深化改革及数字化转型第二批试点项目。
2020年1月-5月,该平台共办理民政、医保、教育等社会救助47500人次,支出3316.51万元,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疫情期间,平阳县为困难群众每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400元,累计支出资金706.2万元,同时,分三次为该县困难群众(特困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免费赠送口罩31.88万只。
住房保障:托起百姓“安居梦”
安居,才能乐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平阳县住房绝大部分虽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平阳不断探索,加快山区异地扶贫搬迁、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旺庄村位于距离平阳县山门镇中心10多公里的山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村,户籍人口286户1028人。村民大多以从事农业生产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是山门镇7个省级扶贫重点村之一。村内建筑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危旧房,每年台风季,山区经常发生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016年作为农村危旧房整治试点村,该村按照“集中拆除、整村搬迁、异地重建”的总体部署,开始整村下山搬迁工作。
2018年11月,该村180户村民陆续搬入安置房,首个搬进新家的郑书竹难掩喜悦之情,他说,他们一家人每天都很高兴,大儿子已经住进新房子,他自己和二儿子的两套房子正在装修,很快也能入住。郑书竹一家原先住在山上,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镇上。
▲平阳县鳌江镇车站大道两侧高楼林立
据了解,通过城中村改造,该县三年共拆除整村82个、30221户、441万平方米。同时,2019年以来,平阳棚改项目开工1609套,基本建成402套,竣工402套,交付402套;共建设安置房项目57个,15488套,完成投资23.54亿元;共启动老旧小区改造4个,完成3个(剩余1个因为条件不符暂停实施)。
医疗保障:让全面小康有“医靠”
▲平阳县人民医院新院
完善医保惠民政策。包括全面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出台《平阳县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衔接办法》,医保制度不断实现纵向统一;完善大病保险政策,起付线由3.26万降至2.35万,封顶线由32.6万提高至35.2万,报销比例为60%,向贫困人口倾斜,起付线降至1.175万,取消封顶线,报销比例为65%,突出托底作用。
落实医保精准扶贫。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出台《平阳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范围由住院费用调整为年度基本医疗费用。医保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因病致贫人员救助起助金额由3万调整为3.6万,救助比例由分段比例20%、40%、50%调整为统一比例50%;落实困难群体100%救助,入村入户进行医疗救助政策宣传,对照名单一一核准救助对象,建立常态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医疗救助100%;上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功能,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将救助资金发放环节前置,上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系统,推进医保延伸医院办,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位一体“一站式”结算,惠及2万多特困、低保、低边人员。
据悉,2019年至今,平阳县医疗救助对象住院待遇享受1.2万人次,政策范围内基本统筹支付8029.59万元,支付救助资金2533万元,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7%;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经过多年攻坚,平阳县义务教育质量稳步向前,高考第一段上线率连续15年位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得到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平阳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打造“教育高地”,是平阳坚决守住民生底线、立足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
▲平一中全景
立足“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定位,平阳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型,目前平阳已拥有各类优秀教师2651人,占该县教师总数27.3%以上,居温州前列。
据了解,今年平阳新增56所“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实现全县11所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学校全覆盖。如梅源中心校就有两所强校与之结对,一所是县内(鳌江小学),一所县外(宁波奉化实验小学),通过强校带动小规模学校发展;实验中学与闹村乡中学进行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实现了线下线上协同帮助。
近年来,通过深化社会力量办事业改革,平阳还引进落地了一批优质民办学校,建成投用平阳建兰学校、平阳佳诚高中等名校。涌现出了新纪元教育集团、爱绿教育集团等6个从平阳起步走向全国的民办教育集团。
“十三五”期间,平阳公共财政教育投入87.612亿元,累计谋划教育项目127个。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61个,开工建设36个,完成教育投入25亿元,平阳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