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咕咕溯潮来!洞头向海而兴雕琢美丽大花园
温州网讯 你听过大黄鱼的叫声吗?
秋夜,皎洁的月光洒在海面上,翻滚的海浪一遍遍拍打着礁石,海风中夹杂着寒意。在洞头鹿西岛,突然间,“达达”的马达声划破天际,平静的海面上卷起白色浪花。
渔船驶抵深水网箱区域,大黄鱼的捕捞作业开始了。在捕捞队员“一二三”整齐的口号中,直径十多米的大网快速收紧,黄鱼慢慢浮出水面。“咕咕咕……”大黄鱼的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像极了青蛙叫,仿佛在歌唱着一曲海上夜歌。刚捕捞上的黄鱼,通体金黄,只听见“唰”的一下,成网的黄鱼被倒进冰块里,立刻冰冻,以锁住外表的金色和肉质的鲜嫩。
据文献记载,16世纪的中国已大量捕捞大黄鱼。温州人对于黄鱼的追求更是到了极致,有着“无黄鱼不成宴”的说法。在吃黄鱼时,温州人讲究顺食之美,热汤鲜甜入腹,嫩肉碾碎在舌尖,入口丰润滑舌。这般下肚,便是大写的饕餮人生。
早年间,渔民们采用敲咕作业,不分老幼一网打尽,过度捕捞使得野生黄鱼如今难觅踪影。陈世杰是鹿西岛上的第一批渔民,见证了渔业捕捞的辉煌。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以入股的形式,集资买下洞头第一对钢制渔轮。“第一年出海捕捞,就挣了7000元,不仅回了本还赚了钱。”23岁下海打鱼到57岁退休,陈世杰家中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他的记忆中,鼎盛时期,岛上渔轮的数量达到114对,几乎是家家户户出海打鱼,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简单粗放的“靠海吃海”,很快就造成渔业资源快速衰竭。随之而来的延长禁渔期、捕捞数“断崖式”下降,渔船数量大幅减少,迫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今年“十一”前夕,黄鱼岛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祥武,将深海养殖的大黄鱼带到了“第六届浙江农民创富大赛”的现场。凭借这条“黄金鱼”,鹿西黄鱼岛智能生态渔城项目拿下了大赛唯一的金奖。
这条大黄鱼的背后,是洞头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的行动自觉。
“从海洋捕捞到深海养殖,与其说是替补,不如说是人们懂得自然遵循的结果。”鹿西乡党委书记陈志华一语道出渔岛巨变的深刻内涵。当地从投资2.3亿元建设栅栏式透水生态海洋牧场——鹿西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到黄鱼岛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建设大型生态智能渔城以及即将上马的远海装备养殖等,一个可持续发展、人与海洋和谐的“蓝色粮仓”走向重振。据洞头区农业农村局统计,去年该区养殖业总产量达2.82万吨,产值4.72亿元。
如今,洞头人以“退养还海”守住的碧水蓝天,正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
2018年,在鹿西岛上开出第一家精品民宿的石献珠,尝到了生态的“甜头”。拥有8个房间的木子里民宿受到游客们的追捧,就连过年期间也是“一房难求”。借助“黄鱼岛”、鸟岛和花岛的“金名片”,鸟“鱼”花香的鹿西岛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小镇,相继开出60多家民宿。与石献珠一样,岛上的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制作的农副产品热销,年收入高的超过10万元。
从卖渔品到卖风景,把一产的鱼卖到二三产、提高鱼的附加值,在鹿西,一个巨大的渔旅融合产业呼之欲出。
向海而生的洞头人,比任何人都明白自然的意义。面对这份珍贵的“馈赠”,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每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
在去年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洞头东岙村沙滩的整治前后对比图惊艳亮相,将众人的记忆拉回到2016年。这一年,洞头入选全国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试点。依托“蓝湾整治”,如今的东岙村,开出的民宿和农家乐达到100家,渔民们的老房子较整治前增值20倍。
“‘石屋’变‘银屋’,‘黄沙’变‘黄金’,栽花种树造沙滩,小渔村变成大花园。”在市生态环境局洞头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旭阳看来,专注保护、修复和提升,依托海洋经济打造的全域大花园,激活了沉睡的资源。49个古渔村经过生态化改造,形成了13个精品民宿村。2019年,洞头区村经营性收入增速全市第一,年收入“百万村”近六成。
最让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李昌达欣喜的是,经过近8年的增殖放流,海洋部分资源得到了恢复。在一些岛礁的周边,几乎绝迹的野生乌贼出现了踪迹,还能产卵繁殖。
晚霞映红了天际,海面上波光粼粼。边上的渔民正将成捆的羊栖菜种苗投入到大海中。待到来年丰收时节,辛勤的劳作将换来鼓起的“腰包”和美好的生活。大海静静地滋养着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积蓄强大的力量,铺就绿水青山的“金”光大道。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孙余丹 张琳 报道组 黄家驹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