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市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年来,我市每年近一半日子属于霾天,2012年市区灰霾天气为159天。
温州网讯 连日来,“霾”这个字眼频繁跃入市民生活中。即便昨天这般晴朗天气,十面“霾”伏的局面仍挥之不去。截至昨晚10时,市环保局四个监测站公布的实时数据显示,均为中度污染。据悉,目前霾天尚靠目测,气象部门目前已经启动建设市区灰霾监测站。PM2.5数值由环保部门监测。
随着前几日冷空气南下,一度传言霾将被驱散。但市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上周二至周四伴有明显雾霾天气。上周五至昨天,即便冷空气来了,仍无法将霾驱逐出境。我市内陆地区白天能见度不足5公里,早晚则只有1公里左右。
“冷空气虽频繁,但强度不够,难以驱散,仍有霾残留难消。”气象人员如是解释。气象部门预测,今天起至1月30日,我市出现雾霾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1月31日以后,雾霾天可能再度来临。
去年近半日子为霾天
“霾的天气现象事实上经常发生,不算新鲜事物,只是市民这段时间突然关注度颇高。”市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年来,我市每年近一半日子属于霾天,2012年市区灰霾天气为159天。
搜索温州都市报的气象预报消息,多年前,本地媒体就对霾的天气屡有发布。
而近段时间市民对霾的关注度高涨,或与我市去年开始发布PM2.5数据有关。
PM2.5数值攀高,意味空气中粉尘含量骤增,这是形成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霾的形成还包括其他原因,比如PM10等。
“市民或许不会天天关注PM2.5数据,但气象部门一发布霾的天气,让大家自然而然联想到PM2.5,进而发现空气质量不佳。”相关人士介绍,或许这是近期市民谈“霾”色变的重要原因。
市区正在建灰霾监测站
对于霾的监测,永嘉、瑞安两地已建成灰霾监测站并试运行,能更精确监测霾的发生,并有助于积累资料做分析研究。
市区也已启动这套系统的建设,但目前仍靠肉眼观测,判断是否属于霾的天气。
在温州这种地理环境下,因夏季多台风,霾的“存活率”不高,较容易被驱散。其他季节,霾则进入“适应期”。
霾的出现,往往对应空气质量指数的下挫,“中度污染”、“重度污染”频频刺激着市民的眼球。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分析,在天气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空气质量主要受到空气污染排放物总量的影响。首要污染物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和秸秆、木柴等的燃烧,以及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源直接排放的颗粒物。
雾和霾有什么区别?
气象专家介绍,雾和霾都是一种低能见度的天气,雾是指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并非污染现象。霾主要由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即空中悬浮着大量细微颗粒物。
市气象部门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我市出现的大雾天气多为“平流雾”,即暖而湿的空气做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由于温州东面是广阔的海洋,又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为平流雾的发生提供非常有利地理环境。
近段时间,市区也同时处于霾的笼罩下,灰尘粒子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因此这种天气现象,实际上是一些雾霾混合物,称为雾霾天,早晨相对湿度较高时是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后又转变成霾。记者胡建国 吕进科 通讯员王海东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温州空气 雾霾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